<p>图~网络</p><p>配乐~女儿情</p><p>整理编辑~怀念乡愁</p> <p> 一、立意</p><p> 通俗的说就是你这首诗想要说些啥,要表达啥主题。</p><p> 文章的立意,我们在小学开始写作文时,老师就告诉我们,立意要新,要远,要高。这几点依然适用与写绝句。</p> <p> 二、选材</p><p> 和立意一样,小学作文时老师就告诉我们如何围绕主题去选材,过去老师告诉我们那套依然适用于创作绝句。</p><p> 围绕主题选材,所选材料必须为主题服务。</p><p> 下面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看人家是如何围绕主题去选眼前的景,再利用眼前景支撑起主题意境的。</p><p>峨眉山月半轮秋,</p><p>影入平羌江水流。</p><p>夜发清溪向三峡,</p><p>思君不见下渝州。 </p><p> 立意: 惜别情所选意象 -- 月 影 江水 船 三峡</p><p> 由意象构成的意境 -- 山月高悬,影落江水</p><p> 孤帆急发的峨眉山的秋夜图</p><p> 作者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p><p>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p><p>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诗中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p><p> 这就是如何围绕主题去用意象构成意境的技巧。</p><p> 结论:当我们确定好写作目的和主题后,下一步就得围绕立意去选材料。</p><p> 古人说,诗无非情与景也,即用眼前的景抒发自己情感。围绕主题去选眼前的景,所选景物必须为主题服务。再利用眼前景支撑起主题意境。</p><p> 下面俺再谈谈诗歌中两个概念。即意象和诗的意境。</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意象</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简单的说意向的象就是物,意象就是你要寄托感情的物,比如石头、花鸟鱼虫,就是象通俗的说,眼前看的景物</span></p><p> 我们写诗,不能离开写景,通常是借景抒情,对吧。</p><p> 因此这意象概念必须需要大体了解。</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意境</span></p><p> 就是由意象支撑起来的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的最基础元素就是象(景物)。这些,咱们大体了解点就行,以后,咱们还会更深入的去探讨,无需在这纠结很多。</p><p> 主题确定好了,材料也选择好了,咱就得动手写。</p><p> 这时有个谋篇的问题,布局谋篇就是诗的章法,这是咱们的重点。</p> <p> 三、绝句的章法</p><p> 写诗都有章法,章法亦称结构。</p><p> 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p><p> 有章可循,有法可依。</p><p> 章法的作用就是给大家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一个事物的特征。</p><p> 写诗,遵循诗的章法了,写出来的就可以认为是诗,否则就是你自称是诗,别人也不会附议。</p><p> 古诗有整齐划一的形式和文字布局。</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律诗、绝句章法有一个大原则叫“起、承、转、合。”</span></p><p> 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p><p> 就是起承转结构成一个整体。</p><p> 破题要引人注目,这个是首要的,要使读者有看下去的欲望。</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所谓合,就是不能把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span></p> <p>下面具体说说绝句的起 承 转 合 (一)【起】</p><p> 起的法子比较多,或写景起,或者叙事起,或者抒情起,还有明起,暗起,反起,陪起,兴起等等。</p><p> 这些呢,要看什么题目,就预备如何写法。</p><p> 大体的说,起句以写景为多,叙事抒情次之。</p><p> 写景之所以多,是因为因景生情,或借景抒发情怀,或借景怀古。</p><p> 或借景伤今,或借景怀人,初学要巧妙的利用写景在一、二句将时间(切忌直说)场景人物(可用省略主语的办法)施事行为等等做一个简单交代就行。</p><p> 等以后熟练了,可以利用其他法子。</p><p> 如何做一个简单交代?</p><p> 主要是为三四句做好铺垫就行,下面举例李白《送汪伦》和《下江陵》这两首的一、二句来说明。</p><p>李白乘舟将欲行 (时间)</p><p>忽闻岸上踏歌声 (场景与地点的描写)</p><p>朝辞白帝彩云间(时间地点场景)</p><p>千里江陵一日还(施是行为)</p><p>再来看一首明起的例子:</p><p>《七绝•虢国夫人》</p><p> 杜甫</p><p>虢国夫人承主恩,</p><p>平明骑马入宫门。</p><p>却嫌脂粉污颜色,</p><p>淡扫娥眉朝至尊。</p><p> 开门见山,就是明起。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p><p> 虢国夫人承主恩——开门见山说 得到皇帝的恩赐。</p><p> 平明骑马入宫门——承主恩的结果,就是可以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 </p><p> 却嫌脂粉污颜色——从骑马入宫的行为,转向对夫人容貌的描写。 </p><p> 淡扫娥眉朝至尊——合的很简洁,也是对上一句作交代,嫌脂粉污颜色,那怎么办呢?淡扫娥眉,不用脂粉。朝至尊,接应首句的“承主恩”。 而且敢于“淡扫娥眉朝至尊”,更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更表现出了她的受宠之深。</p><p> 结构很明显``跟完美的跳水动作一样,一气呵成。起句直接点题 就是明起。</p><p> 其它的起句方法同律诗基本一致,我们讲律诗时已经讲过了,就不一一例举了。</p> <p>(二)【承】</p><p> 在绝句中是第二句;好的承句一般来说比较少。</p><p> 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写绝句,重心在结尾。</p><p> 诗学概要里说到: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p><p> 承句的主要作用在于连贯气脉,使诗读来应该流畅、酣畅。承句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也对应了上面的“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p><p> 刚刚我们说了起句有多种起法,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其表现力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把过度的任务全部交给下句了,这就要求承句对上句的表现做出修正。或者做出补充。</p><p>如果起句是暗起,承句就担负说明的作用。</p><p>举例</p><p>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p><p>“独在异乡为异客” 这个起句就是暗起,只是说明了作者的处境。在看承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则进一步说明了心境,与上句的关联很紧密。</p><p> 为什么说紧密了?</p><p> 一个人在异乡,总是会想念自己的家乡,一碰上节日这种相思更家迫切 。所以说承句承的相当紧密,上句可以联想到下句。</p><p> 承句要承的贴切,自然。这个理解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这句话说明了承句的写法 。</p><p>还是举例:</p><p>王昌龄的</p><p>《七绝•闺怨》</p><p>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p><p>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p><p> 凝妆,很庄重的打扮。</p><p> 一个年轻的留守MM,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登上高高的翠楼,意在突出“不知愁”,语气流畅连贯,情景自然真切。</p><p> 这个承句就很完美`。</p><p> 写绝句承一定要紧,要巧。一气贯注是承句的最终目的</p><p>诗的气脉是否流畅,描写是否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气贯注是否巧妙。也就是承句用的好不好。</p><p> 古人说过 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p><p> 骊龙非常有趣,借日月精华炼成一个大宝珠,天天把玩,其他没有宝珠的水族就憋着抢,骊龙只好抱紧,但又经常想要炫耀,有时候还故意抛向天空,所以是“抱而不脱”。</p><p> 我们要这样理解 ,承句太紧则表现不出诗的精练,太松则又有脱节,草蛇灰线的作用在于要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p><p>承句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经纬之。</p><p> 诗学概要里还说了;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p><p> 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与渊永超迈之妙。主要的就是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p><p> 什么意思呢 ?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没有生动空灵的感觉 。就是要虚实结合。所以这里就不是技法的问题。这就要求诗人的眼界和手法都要宽,要多样,想象力要丰富。</p> <p>(三)【转】</p><p> 转句,有承上启下之作用,有首尾相连之功用, 要把前面诗句的意境进一步拓宽,要为后面的诗句做铺垫。</p><p> 作用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是指必须转出新意,必须使读者眼前一亮,让读者有读完全诗的强烈欲望。</p><p> 自古论绝句章法者,大部分人的观点都是认为绝句的功夫在第三句。唯有转得好,才能翻出新意来,如此绝句的神韵才能绽放出来。杨载云:“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为顺流之舟矣。”</p><p> 那第三句如何才叫转得好呢?我引用我的好友玫瑰雨的一句话“就是要一二句和第三句离婚,但离后又必须藕断丝连,不能跑的没影,失去他们的感情联系。”也就是四个字哈“若即若离”。</p><p> 转句有多种技巧和方法,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p><p>1、笔尽意不尽,让人悟出不言之言,味出之旨,云外之致。</p><p>《七绝•送魏二》</p><p> 王昌龄</p><p>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p><p>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p><p> 全诗写:在橘柚飘香“江风引雨”之时,作者和友人“醉别江楼”。</p><p> 这时诗人既未接写二人情深意切的难舍之语,也未写离别之景,而是“巧妙地在第三句宕开一笔,精巧虚拟出与友人的别后之景:</p><p> 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愁绪萦怀,辗转难眠,让人悟出不言之言,味出之旨,云外之致。</p><p>2、退一步转法</p><p>《七绝•赤壁》</p><p>杜牧</p><p> 折戟沉沙铁未销,试将磨洗认前朝。-</p><p>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p><p> 怎样呢?肯定又会有另外一种结局:“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个就是退一步了。</p><p> 退一步转法,能够使诗的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p><p>3、反转法——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p><p>七绝•春 思 》</p><p> 贾至</p><p>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p><p>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p><p> 起承“草青花艳,有色有香”乐趣丛生。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即为反转法。 </p><p>4、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这个也是很常用的。扩转法更注重于视野的转变和拓展。</p><p>《七绝•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p><p>杜牧</p><p>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p><p>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p><p> 这个诗前面写实景,后面转到没有看到的虚景。妃子笑,送荔枝的人肯定看不到。作者也看不到,只能是想象妃子见到鲜嫩的荔枝或许会笑一下。这个转法很多的,好多诗都用到了。</p><p> 转要俏、要妙、要新。</p><p> 你看看这个转,转的多突然 却不脱离主题。新诗没改成,跟年轻的姑娘头未梳好比喻在一起。感觉好害羞一样呢 。读来倍感亲切。也就是说,语言断了,但是意思没断。</p> <p>(四)【合】</p><p> 绝句的合句(结句):是诗的宗旨所在,在写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所谓“凤头、豹尾”,就是说起句要尽可能漂亮,结句必须尽可能有力。 </p><p> 结的意思就是收,就是必须使一首诗完整的展示出来,把所有的诗意表达出来。</p><p> 当然,要有余味,但这个余味是在文字中蕴涵的,需要读者体会的。从诗的结构来看,必须完整。</p><p> 合句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是诗学概要的原文。</p><p> 风回气聚,就是要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图画。渊永含蓄,就是要留有余味,如歌唱的绕梁三日一样,不可以太直白而没有意趣。</p><p> 简单的说就是扣到主题上。因为绝句字少,或二十八字,没有更多的文字空间让你去充分地表达你的情感主题,所以必须要做到句绝 而意思不能绝。如何才能意思不绝,那就得在合句抓人眼球,让人读之有味可品。</p><p> 乔修龄答万季野诗问有段话这样说:“七绝 ,偏师也七绝,或斗山上,或斗地下,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者也:”认为绝句是诗中的偏师,要制胜,就不得不出奇,用险招,,也是结句句绝而意不绝的一条法门。</p><p> 绝句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蓄,要做到含蓄,结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首诗,结句抓人眼球的精彩是神来之笔。</p><p>如李白的《五绝•玉阶怨》</p><p>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p><p>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p><p> 五绝与七绝 他们的文理是相通的。全诗在说怨,但偏不说出怨,合句--玲珑望秋月 以无聊凝望的情结,给我们一种悠然不尽的感情上的暗示,幽怨之意见于言外,句绝而意不绝。</p><p> 用这首诗对比下面王昌龄的这首。我们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合句。</p><p>《七绝•长信秋词》 其三</p><p> 王昌龄</p><p>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p><p>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p><p> 这两首诗在立意上都在一个怨字,在表现艺术手法上各有特点,但就含蓄沉稳,把幽怨之情表现的更为动人肺腑来说。却都不如李白写的隽永。原因就在结句上。</p><p>《七绝•长信秋词》 其三</p><p> 王昌龄</p><p>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p><p>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p><p> 这两首诗在立意上都在一个怨字,在表现艺术手法上各有特点,但就含蓄沉稳,把幽怨之情表现的更为动人肺腑来说。却都不如李白写的隽永。原因就在结句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