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0.7.6~2020.7.24</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时19天的阅读计划,我再次读完吴老师的又一本著作,并顺利书写每一章节的阅读心得。随着一本本书的继续,阅读成为了滋润我精神世界的甘霖……</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吴老师的这本书给我们呈现了21个教学策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关于学生的如:</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i><u>调研学生的策略</u></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i><u>读懂学生内心世界的策略</u></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i><u>读懂学生认知过程的策略</u></i></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关于课堂问题的如:</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i><u>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u></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i><u>设计有效提问的策略</u></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i><u>问题解决的策略</u></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还有……</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 🌱 🌱 🌱 🌱 🌱 🌱 🌱 🌱</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书中的每一个策略,都能激起我的思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效提问</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也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形式有多种,今天吴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是创设问题情境,从五个点展开即创设情境要有情趣、要有生活、要有问题、要有互动 要有文化。我个人认为这五个点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如黄爱华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先是对学生日常熟悉但又不经常留意的新闻播出时间进行提问,再引入观看新闻联播开始的视频,又或是吴正宪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中,让两学生上台演绎“同时”、“相对”、“相距”、“相遇”,这些情境的创设有生动活泼的有趣,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也有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更有启人心智的问题。其次,好的情境创设不光仅仅用于导入环节,比如吴老师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时,比赛情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课中间还呈现了唱“青蛙歌”的问题情境。</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说好的问题情境能让一节课事半功倍,那设计有效的提问也起着同样的功效。一个好的情境创设离不开有效的提问,而富有意义的提问也蕴藏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下,必然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设计也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好的提问是思维的延续,好的教师不会将知识全盘托出,特别是在教学有关“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有心的教师往往会设计出一个又一个让学生自己清晰算法、明白算理、说出本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们也喜欢追问,追问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好的追问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是提问还是追问,“找准时机、直击要害、启人深思”就是好问!</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 🌱 🌱 🌱 🌱 🌱 🌱 🌱 🌱 🌱 </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大二时第一次写教案,我们常会写“使学生……”“培养学生……”老师说这种是错的,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还有在写三维目标时我们时常会弄混淆前两个目标,不清楚到底如何去写。到了大三,有了“课标”的学习作为基础,再加上教材分析以及一些活动的参与,我们对教学目标的书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经过学习,我们知道知识与技能目标常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描述过程与方法目标常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课标”中还详细说明了这些词的意思以及同义词(详细见课标第72面)。知道了正确的用词,在对书上的一节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又慌了阵脚,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熟读课程标准,不清楚这个领域或是这个学段的大目标是什么。当然熟读课标后,你会发现其作用远不止给你提供用词、学段目标、各领域目标等等,课标中还包括对“数学十大核心素养”含义的解释、各领域的目标概括以及实施时的建议,这些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方案。</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那是不是熟读、背熟“课程标准”就能写好“教学目标”了呢?很显然,课标只能作为我们书写时的指导性文件,对具体一课的内容,课标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提示,要解决在书写时做到“心中有数”还得靠对小学数学课本的理解。小学知识虽简单,但课本编排并不简单,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形式遵循同一知识“螺旋式上升”,不同知识“交替式增长”的原则,那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分数的学习在小数的前面?在学习面积时书本是怎样呈现的?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想必对于一名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熟悉小学数学课本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而对于研读和分析课本,也是我们最有效也是最快用来熟悉小学数学知识的方式,如果不研读,你永远不知道“原来你不知道”。</b></p><p><b style="font-size: 18px;"></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在书写教学目标时,我们常会忽略学生,一是因为我们现在还不是正式教师,二是我们对“儿童心理”还不够熟悉,那除了系统的学习儿童心理学知识,前面说的教材分析也是能让我们清楚“学情”的一个重要方式,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了什么,他们的知识基础有哪些。其次,在成为正式教师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如书中吴老师提到的“选择若干个教学内容进行学生前测与分析,进行群体研究,也可以有意识地在班级中选择个别学生进行观察和访谈,进行个案研究;还可以通过作业、课堂观察、课后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研究”等等。</b></p><p><b style="font-size: 18px;"></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总之,教学目标的书写离不开对《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b></p><p><b style="font-size: 18px;"></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br></p> <p> </p><p><br></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好的策略并非单独存在,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书中的21个策略也还只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的冰山一角,但就是这冰山一角激起了我对数学教育的思考意识,就像吴老师在书中所说:有意识就会有发展,就会有超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我真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时,我依然能因为这本书满怀教育的热枕,执着于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span></p><p><br></p><p><br></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下本书再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