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我和朋友一行六人,乘坐卡塔尔航空公司的飞机到达突尼斯迦太基国际机场,开启了快乐的北非之旅(1月8日-1月20日突尼斯-摩洛哥)。 之一、突尼斯游 位于凯鲁万城东北隅的奥克巴清真寺,又称为“大清真寺”。它不仅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且是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站在十几公里之外,就可遥见大清真寺高耸的尖塔,它已成为凯鲁万的特殊标志。奥克巴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文化、艺术的经典代表作,其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布局精妙。环绕大院四周的连拱柱廊、排排石柱和巍峨的尖塔,营造出庄严、肃穆、圣洁的氛围。 凯鲁万奥哥巴清真寺(突尼斯) 西迪撒哈普陵墓(突尼斯) <br> 公元9世纪,凯鲁万地区缺水严重。彼时天旱少雨,加之该地区又处于海平面之下,用水极其困难。当地人修了15个蓄水池用于解决饮水。<br> 小水池用于储存从山上引流下的水,待通过有一定高度的过滤拱门滤掉沙石,便流入大水池。这样水已基本可以用于生产生活,人们会沿着长方形的堤岸取水。<div><br></div><div> 北非最大的蓄水池阿格拉比特蓄水池,临近还有个很小的蓄水池,这是现在仅存的两个供游人参观。<br></div> 阿格拉比特蓄水池 突尼斯的埃尔·杰姆斗兽场历史悠久,建于公元3世纪初。它是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罗马统治突尼斯近600年,同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突尼斯。罗马人修建的位列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的埃尔·杰姆斗兽场:有高36米,建有500个门,可容纳4万人的罗马大戏院……罗马时代建筑、雕刻、镶嵌艺术之高超、精美,令今人赞叹不已。<div> 望着这古老的竞技场,听着当地导游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讲述,仿佛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古远的过去,眼前的竞技场上又出现了人与人、人与兽厮杀角斗,残忍惨烈的景象……<br></div> 埃尔·杰姆斗兽场(突尼斯埃尔杰姆) 苏塞被誉为“萨爱勒明珠”的艾尔甘达坞伊 艾尔甘达坞伊的傍晚街景(突尼斯) 迦太基古城建于公元前9世纪末期。城市兴建后,国力逐渐强盛,版图不断扩大,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之一。腓尼基人的强盛后与罗马帝国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腓尼基人被罗马人击败。按照罗马元老院的坚决主张,迦太基被罗马军队夷为平地。 迦太基古城遗址(突尼斯) 突尼斯海湾的边上静静的蓝白小镇,在透明的阳光中呼吸出了浪漫的色调。各色的花草,淡淡的点上了眼中光亮的睫毛,轻轻的呼气声中,掩住了惊讶的浮躁,简单而并不华丽的异国风调中掀起旖旎风光的海潮。 远眺蓝白小镇 <br> 这个北非小镇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部,名叫西迪布萨义德。之所以称它为“蓝白小镇”,是因为这个坐落在地中海边峭壁上的镇子,所有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整个小镇是沿山势蜿蜒而上的,布局很简单,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边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白色房屋,也有些小巷从屋子内伸出去。<br> 过去,欧洲的罗马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不断以外来者的姿态入侵,想要占有这片撒哈拉沙漠以北最肥沃的土地;而如今,这些历史上的入侵者,则以和平姿态来此度假,看中的是便宜又休闲的氛围。 蓝白小镇-西迪布萨义德(突尼斯) 之二、摩洛哥游 被誉为摩纳哥百年传统守护神的王宫,所处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在它之前这时曾是1215年热那亚人盖的一座军事要塞。摩纳哥皇宫的正式名称,为摩纳哥大公官邸,是摩纳哥大公国的正宫。建于1191年,原本为一座热那亚人建立的要塞,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外来围困和炮火。遗憾的是我们只能按要求外观。 摩洛哥皇家宫殿(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皇宫外的美丽景观 穆哈穆德五世陵寝墓位于拉巴特市中心,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此墓非同一般的金碧辉煌,木材皆为檀香。 穆哈穆德5世陵寝 哈桑塔是阿尔默哈德王朝於公元1196年所建,哈桑塔保存较好,占地单边长16米,高44米,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传统艺术特色。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哈桑塔(摩洛哥) <div><br></div><div><br></div><br> 乌达亚斯卡斯巴赫城堡古朴厚重的城墙是由巨大的红褐色的砖石砌筑而成的。始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 乌达亚斯卡斯巴赫城堡(摩洛哥) 城堡内的街道商店花园都有,整体是蓝白色调,有点类似希腊的圣托里尼和突尼斯的蓝白小镇,但是这里的蓝,更偏蓝灰和幽幽的感觉。 伊夫圣洛朗花园最初叫马约尔花园,是法国画家马约尔1924年在马拉喀什为自己建造的一座园林别墅。<br> 花园中心是一栋蓝色住宅,四周种植着主人从世界各地精心搜罗的花草植物。画家独具慧眼,将大西洋的蓝色、阿特拉斯雪山的白色及撒哈拉沙漠的黄色和桔红色,这些最具摩洛哥特点的颜色搭配一起,用毕生心血打造出一座色彩艳丽的私家花园。法国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圣罗兰品牌设计师),对这座富有个性的花园一见钟情。<br> 马约尔去世后,伊夫.圣洛朗买下花园,重修池塘和喷灌设施,增添植物品种,令其焕然一新。此后近30年时间里,设计师每年春天都会离开喧闹的时装之都巴黎,隐居于这座宁静而神秘的花园。死后,他的骨灰便安葬于花园一角。 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摩洛哥马拉喀什) 库图比亚清真寺这是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之一建于公元11世纪,有垂直于麦加朝圣方向的17道柱廊。在神龛凹室和它两翼的两跨周圈有采光槽,里面的木结构“穆克纳斯”蜂巢状立体雕饰可以位于较低的位置,这种独特而美妙的设置在以后的建筑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库图比亚清真寺 穿过了海拔2260米的阿特拉斯山口,盘旋在山谷和峭壁之间,一派自然风光尽收眼底。沙漠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远处山丘上一座红色古城—艾本哈度,是最美的古旧村落。古城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砖建成,让人完全体验摩洛哥的红色魅力。 艾本哈度村(摩洛哥瓦尔扎扎特)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250万年以前,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沙漠东西约长4,800公里,南北在1300公里至1900公里之间,面积约9065000km²。沙漠的沙粒中有很多铁矿,其主要以红色的四氧化三铁矿为主,其沙城中含有这些矿粉使之成为红色沙漠。<div> 这里是撒哈拉独一无二的、以形态各异的沙丘闻名,随日出日落而有变幻莫测的美景,成为摩洛哥境内独特的大漠风光,更成为无数人梦中的撒哈拉!<br></div> 撒哈拉沙漠(摩洛哥梅祖卡) 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作为中世纪城市的经典,菲斯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 菲斯古城(摩洛哥) 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的第一位君主非常爱马,在王宫里养了500匹骏马,还特意在王宫附近的粮仓建造了一座可以容纳上千匹马的皇家马厩。<br> 摩洛哥皇家马厩粮仓<br><br> 15世纪,受到西班牙宗教迫害的犹太人发现这个偏居一隅的山城,纷纷选择来到这里避难;19世纪初,当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种族清洗时,又有一批犹太人跑到舍夫沙万避难。在犹太教里,蓝色代表的是天空和天堂。大约从1930年代开始,小城的人们便把房子漆成了蓝色。即便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大部分犹太人陆续离开舍夫沙万,但蓝色这个宗教色彩,依然被保留了下来。 舍夫沙万城 英格丽褒曼主演的电影【北非谍影】里瑞克咖啡馆作为片中的主要拍摄地,原本是一个设计在卡萨布兰卡由导演虚拟出来的场景。然而现在漫步于卡萨布兰卡这座摩洛哥最浪漫城市的街头,据说电影中的瑞克咖啡馆已然经典重现,我们有幸在其内享受一顿西式简餐。耳边伴环绕着漫妙动听电影插曲【卡萨布兰卡】,享受着优雅的服务生周到细致的服务,品尝着美食感觉太好了。 瑞克咖啡馆 哈桑二世国王在位30多年,国王品德高尚,勤政爱民,国泰民安,在人民中极具威望。国王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真主的指引,因此他决定要在摩洛哥这个穆斯林世界的最西部修建一座大清真寺,以感谢真主,并将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至于清真寺为何建在海上,据说是缘于国王的一个梦,梦里国王曾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br> 为实现国王的梦想,摩洛哥举国捐赠,筹措建筑资金5亿多美元,其中3/5是国内外的捐款,其余由政府出资。工程由一家法国公司承包,1987年8月正式动工。3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移沙填海,日夜奋战,用掉了30万立方米混凝土、4万吨钢材和6.5万吨大理石。经过5年的施工建设,清真寺于1993年8月30日建成启用。国王的梦终于化为现实。清真寺从此成为卡萨布兰卡的新标志。 哈桑二世清真寺(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2020年1月秋红枫拍摄于突尼斯、摩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