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果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习惯养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看得见的准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理准备这一幼小衔接里看不见的“功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应该怎么做呢?</p><p><br></p> 1.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期待 <p>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他们进入了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新阶段。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一次考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与孩子一起更平稳更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变呢。</p> 2.多渠道帮助幼儿对小学的认识 <p>1.有意识的和幼儿聊天。</p><p> 聊一聊与小学校园、小学生有关的事情: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做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从正面入手给幼儿讲讲小学的特点。</p><p><br></p><p>2.多些鼓励和赞赏。</p><p> 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中,多给幼儿赞扬和认可,让其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家长可以说“今天玩具收拾得很整洁哦,真像一名小学生。”让幼儿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长大的自豪。出现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给予积极的暗示,如:“宝贝真啊”、“你做得不错,但如果……可以更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p><p> </p><p>3.爸爸妈妈要多向孩子传递正面的信息。</p><p> 比如“步入小学你会学到更多的本领”、“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等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积极面对的心态,不仅有助于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对于他以后面对人生的更多状况,都是有利的。</p> <p> 家长可以和小朋友利用周末或是散步的时间,带幼儿到小学附近转一转,看看小学的大门、教学楼、操场;带幼儿欣赏学校宣传栏里对学校的介绍及获得的荣誉、各种活动剪影、小学生的各类作品等。支持幼儿用手机将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地方拍摄下来,回家时常翻看,让幼儿对成为一名小学生有所期待。</p> 3.倾听孩子的心声 <p>很多家长都觉得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其实这不仅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自己不去思考总是想向大人求助或是逃避问题。幼升小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样尤为关键,毕竟幼儿园阶段都是家长老师包办一切,步入小学很多事情都是由自己来做。如果孩子有一些奇思妙想,我们可以饶有兴趣地坐下来听听他的想法,而不是去否定他这个不存在或是不可能实现。倾听孩子的心声就要让我们做到以平等心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孩子同样能够感受到来自大人的关怀和尊重,自然懂得去尊重他人,与小朋友们和谐友好相处。</p> 4.培养孩子责任心 <p>创造机会,让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p><p> 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心。所以交给他们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双袜子。终于值守时,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相应的评价并指出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p> 5.培养孩子独立性 <p>人生就像一列驶向未来的列车,在一个个转衔的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的人生列车行驶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现在起让我们放松心情,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耐心陪伴,不急不躁,给孩子适应和成长的空间和时间,辛勤耕耘,静待花开。</p> <p>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p><p> 相信孩子,生活小事让孩子自己来。像穿拖衣鞋洗漱清洁,铺床叠被,整理文具,开关门窗,扫地擦桌,等生活技能,都是入学前孩子应该做到的。当孩子在家长的鼓励示范和协助下,最后独立完成时,我长大了,我很能干,这样的美好感觉油然而生。</p><p><br></p><p>2.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让孩子有自主感。</p><p> 感受自己是生命的主人,告诉孩子小学生应该学会自理,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比如晚上睡觉前孩子可以自行安排活动内容,决定各项活动的时间的长短和先后,只要孩子的安排合理,家长就应给予尊重。</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