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路走措,无人之境的纯净一一走进遥远的地球第三极(34)

杏林之光

<p>1、14:45离开尼玛县城,继续沿S301(有的路段称G317)朝那曲市班戈县方向行驶,全程350km。</p> <p>2、关于S301与G317。S301线即安狮公路,起于那曲市安多,经尼玛、洞措、改则、革吉等,止于狮泉河镇,全长1388km;G317即川藏公路北线,起于四川成都,原止于那曲市,全长2030Km。在十三五期间,将S301部分路段改为G317延伸段,又称G317。</p> <p>3、今天是遇“措"最多的一天,能说出措名者就有8个之多,还有一些无名小措!大措连小措,小措绕大措,真谓“一路走措、措上加措",也着实让我过了一把“措"瘾!如当惹雍措、当穹措、达则措、吴如措、恰规措、措鄂、色林措、班戈措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睱接……</p> <p>4、尽管如此“一措再措",也毫无审美疲劳。因为每一湖泊都有其独特之美,或如绿松石,或似蓝宝石,或像翡翠石,错落地镶嵌在苍茫的无人之境!亦如神之眼泪滴落凡间,纯净无睱,盈盈可亲!</p> <p>5、无论大措小措,每一湖泊都有属于它们的传说,永恒地守护着西藏这片圣神的土地;每一湖泊都有属于它们的故事,也被淳朴的藏民世代相传……</p> <p>6、西藏是我国湖泊最多的地区,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面积238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比北京和上海面积之和还要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达则措</b></p><p>7、15:00抵达则措。达则措位于尼玛县以东一个断陷盆地内,羌塘高原北部,距尼玛县城20km,属碳酸盐型深咸水湖,发源于巴林岗日雪山的波仓藏布。</p> <p>8、达则措湖面海拔4459m,藏语意为虎顶湖。长21.1公里,最大宽16.9公里,均宽11.6公里,面积244.7平方公里。</p> <p>9、水深31.7m,湖水湛蓝,湖心透明度7.2m,东西两岸地势平缓开阔,南北岸则山体陡峭。达则措西面是海拔6350m的木嘎各波雪山。</p> <p>10、湖岸上分布着多条非常明显的同心古岸堤,最高的一条高于现湖面90m,说明达则措在冰河时期无论面积、水深均远甚于当前。</p> <p>11、G317绕达则措东岸而过。</p> <p>12、因在当穹措堵车2个多小时,全天行程计划已打乱,在达则措待了10多分钟,便向60km外的吴如措进发,庆幸的是G317均为柏油路,路况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加之全程不限速,所耽误的时间也一点点赶回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吴如措</b></p><p>13、一路“措踪"复杂,达则措刚过,朦胧恬静、光彩照人的吴如措如约而至,此时已是16:00。</p> <p>14、吴如措位于那曲申扎县境内,属色林措水系,湖水注入恰规措,由扎根藏布相连,两湖之间仅一座小山之隔。</p> <p>15、吴如措湖面海拔4548m,面积342.7平方公里。</p> <p>16、北面是一座山势平缓的雪山,湖畔是天然牧场。</p> <p>17、吴如措如同纯真的少女,成了羌塘高原众多咸水湖中为数不多的淡水湖。</p> <p>18、吴如措静静地躺在美丽辽阔的藏北高原怀抱里,在步步皆措的迷惑和惊喜中彼此静默守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恰规措</b></p><p>19、我们继续沿G317行驶,于16:20抵恰规措。</p> <p>20、G317绕恰规措西岸而过。</p> <p>21、恰规措紧邻吴如措,由扎根藏布相连,两湖之间仅一座小山之隔。</p> <p>22、恰规措湖面海拔4547m,面积88.5平方公里。</p> <p>23、恰规措亦属色林措水系,乃色林措23个卫星湖之一,湖水注入色林措。</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色林措</b></p><p>24、我们继续沿G317行驶,于17:30抵西藏最大的咸水湖色林措。关于色林措将在其后的《美篇》中专题介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措愕</b></p><p>25、错愕又名措俄木,为构造断陷、内陆淡水湖。湖水以入湖径流补给为主,主要入湖河流有永珠藏布和普种藏布。</p> <p>26、错愕也是色林措的卫星湖,与色林措仅G317之隔。G317西侧是色林措,东侧是错鄂。</p> <p>27、错愕位于那曲市申扎县境内。湖面海拔4562m,面积约244平方公里,为微咸的淡水湖。</p> <p>28、湖内水生植物在各鸟岛周围生长茂盛,鱼类资源丰富。常年生活在湖东面桑勒日热鸟岛的鸟类多达上万只,是鸟儿们的天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班戈措</b></p><p>29、班戈措位于那曲市班戈县境内,班戈县名源于该湖名,亦称“硼砂湖"、“傍格湖”。</p> <p>30、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硼砂的著名产地,以盛产硼砂而闻名于世。沿北东一一南西向排列着班戈一湖、班戈二湖和班戈三湖,总面积140平方公里。</p> <p>31、班戈措三个子湖之间有水道连接。班戈一湖湖面海拔4525m,季节性干涸,最大蓄水面积5.4平方公里;班戈二湖湖面海拔4522m,季节性干涸,最大蓄水面积50平方公里;班戈三湖湖面海拔4520m且常年有水,最大蓄水面积80平方公里。</p> <p>32、班戈一湖是卤水湖;班戈二湖是干盐湖,局部已被风沙覆盖,成为沙下湖;班戈三湖成为半干涸盐湖,已形成大面积芒硝沉积。</p> <p>33、班戈措亦属色林措水系,乃色林措23个卫星湖之一,湖水注入色林措。</p> <p>34、湖滨为天然牧场,湖周常有藏野驴、藏羚羊、岩羊和狐狸等觅食嬉戏。</p> <p>35、班戈措是久享盛名、举世闻名的硼砂盐湖,远在公元6世纪就被开采利用,直到公元1563年才从西藏传到欧洲,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硼砂的著名产地。</p> <p>36、50年代曾是西藏第一化工厂,大规模地生产精制硼砂销往国外如前苏联等。有一位浙江籍工人,在三年时间内生产了价值超过6万元的硼砂,被推荐成全国劳动模范上了北京见到了毛泽东主席。但现在停采了,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p> <p>37、21:00抵班戈县城(海拔4712m),入住雪域精品酒店3009房。班戈县隶属于那曲市,因境内湖泊班戈措而得名。地处藏北西部,位于纳木措、色林措之间,海拢4717m。总面积30138平方公里,总人口41579人。普保镇为政府驻地。</p><p>(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