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h3> 9月,又有小班新生要入园啦!他们带着对爸爸妈妈的眷恋,带着对新环境的好奇,即将走进一个新的大集体。但是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习惯了家中自由的生活,进入幼儿园后,难免会感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h3><h3><font size="3"> </font>为了减轻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症”,从现在开始,家长就要着手给孩子做入园准备了。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加大对孩子生活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在正式开始介绍之前,给大家推荐了一个新生入园能力的小测试,快来试一试吧!<br></h3> 入园能力,宝贝能做到几个YES? <h3>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h3><h3>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h3><h3>3.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h3><h3>4.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h3><h3>5.能用勺子自己吃饭?</h3><h3>6.能向成人表达“大小便”的需求,并能自己穿脱裤子?</h3><h3>7.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h3><h3>8.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h3><h3>9.在家长的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h3><h3>10.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h3><h3>11.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h3><h3>12.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h3><h3>1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h3><h3>14.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h3><br> <h3> 以上问题如果有7项及以上答案是“yes”,那么恭喜您,您家宝贝基本能达到入园适应的基本要求了;如果有7项以上是“no”,别担心,做好下面的<strong>“一心”“四能”“四忌”</strong><strong>准备</strong>,孩子开学后一定会很快适应幼儿园。</h3><br> 心理准备:幼儿园是个快乐的地方 <h3> 心理建设做好了,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兴趣和向往,入园准备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可以这样做:</h3><h3> <b> *获得关于幼儿园的认知。</b>为孩子选择几本关于入园这一主题的绘本,带着孩子读一读,了解主人翁怎样从刚开始的抗拒、害怕走向接纳、融入的过程。比如:《我爱幼儿园》《大卫上学去》《我不要去幼儿园》等。</h3><h3> *<b>谈论幼儿园、幼儿园老师。</b>跟孩子谈论起幼儿园,大人应该尽量轻松愉快,不要说“上幼儿园了看老师怎么收拾你”这类话,让孩子还没去就开始害怕幼儿园。</h3><h3><br></h3> 四种能力:自信面对幼儿园生活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为了让孩子能够自信、勇敢地适应新环境,利用暑期,家长就应帮助孩子养成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br></h3><h3><font size="3"> </font></h3><h3></h3> <h3> 1.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h3><h3> 许多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不能独立吃饭,都是由家长喂饭的。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开始锻炼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了,可以先从用勺子吃饭开始练起,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孩子在幼儿园能够自主进餐。</h3><h3> 2.孩子应具备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h3><h3> 吃喝拉撒是孩子的基本需求,只有这些事情能够如其所愿,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幼儿园这个大环境。所以从现在起,应鼓励孩子积极地向成人表达喝水、如厕等需求,如“我要喝水/多吃一点/换裤子/尿尿/拉粑粑。”</h3><h3><br></h3><h3><br></h3> <h3><strong> 3.养成午睡的习惯</strong></h3><h3><b> </b>幼儿园都有午休的习惯,既能保证孩子下午活动效率高,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对于部分中午没有午休习惯的孩子,爸爸妈妈要帮孩子建立起午休习惯。</h3><h3> <strong>4.与人交往的能力</strong></h3><h3><b> </b>一个守纪律、懂礼貌的乖孩子,不但能够赢得老师的赞许和喜爱,还能帮助他获得小朋友们的认可,收获珍贵的友谊。在暑期,爸爸妈妈们可以借助绘本故事和沟通练习,帮助孩子感受礼貌用语的力量,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h3><br> 四个切记:关键时刻家长掉链子 <h3> 在入园准备阶段和正式入园后,除了孩子要适应幼儿园之外,家长自身还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很多时候,家长担心孩子遭遇入园焦虑的问题,其根源是家长不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在与孩子相处、交流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焦虑感也影响到了孩子。基于此,家长就要做到:</h3><h3> 1.切忌传递焦虑</h3><h3> “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这去幼儿园了看不见我怎么办?”这类语言无法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只是让家长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宣泄。想缓解孩子分离焦虑,首先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焦虑情绪,葆有对孩子的充分信任和支持。</h3><h3><br></h3> <h3> 2.切忌送一休三</h3><h3> 真正入园后,面对孩子的哭闹,很多家长会不忍心。孩子不想去,干脆就不去,上一天歇三天,这样孩子永远也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h3><h3> 3.切忌连哄带骗</h3><h3> 有的父母送孩子入园后,会说“妈妈去给你买好吃的, 一会儿就回来”,结果却消失在茫茫人海,当孩子一盼再盼他们的父母仍然没有出现时,他们只会哭得更厉害,以为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变得更加不安与恐惧。</h3><h3> 4.切忌刨根问底</h3><h3> 家人一天没见到孩子,所以刚接回孩子,就围着孩子问东问西。“老师打你了吗”“小朋友欺负你了吗”“吃饱了吗”……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把孩子往消极的情绪上引导,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忌惮幼儿园的生活。</h3><h3><br></h3> <h3> 孩子每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成长中最好的礼物。我们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但唯有成长需要他自己去感受。孩子入园即将到来,让我们把它当成一次历练,勇敢地陪伴孩子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吧!加油!</h3><h3></h3><h3></h3> 本文选摘《亿童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