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贺子珍:弟弟贺敏仁被枪决内幕</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源自:美篇 王南方 谨谢</p><p>今天,和大家分享无产阶级革命家贺子珍大爱无疆的故事。</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贺子珍有个弟弟叫贺敏仁</b></p><p>他1918年出生,在家排行最小。大革命失败后【注】,贺子珍的父母离开家乡永新,那时候贺敏仁很小,就将他寄养在舅舅家。长大以后,贺敏仁追随哥哥姐姐参加了革命,在黄公略领导的游击第三纵队当战士。第三纵队后来扩大为红六军,1934年红军长征北上时,16岁的贺敏仁在红一军团11师某团任司号员。</p><p>他像姐姐贺子珍一样,长得十分标致,人们开玩笑地把他的名字“敏仁”叫做“美人”,小伙子聪明伶俐,但有点自由散漫,平时爱发牢骚讲怪话,也有点骄傲自大,有可能是年龄小,有点因姐姐的身份而觉得高人一等,因而同周围的人相处得不好。</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贺敏仁 严重违纪 被枪决</b></p><p>1935年6月,部队进入毛儿盖藏区,已绝粮多日。贺敏仁饥饿难忍,独自进入喇嘛庙想找供品吃,违犯了军纪。</p><p>当时,红军队伍到达藏民居住地区毛儿盖后,部队明令再三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守民族政策。这时有人报告说,贺敏仁擅自进入喇嘛庙,私自拿去了一千多个银元(花边),师部把他五花大绑要枪毙他。贺敏仁说这是冤枉的,他只拿了百十个铜板。他恳求同他一起参军的一个永新老乡,替他写封信给姐姐贺子珍,反映这个情况,救他一命。但这封信没来得及写,那个团的团长和政委主张给毛泽东发个电报,报告这件事,等批复后再执行。</p><p>那时发电报很麻烦,要先给电池充上电才能发报,有时候充电不足还发不出去。总之,发这份电报延误了些时间。师部政委认为,应该维护红军铁的纪律,一定要马上执行,结果等军委的电报回来,指示要缓期执行时,人已经被枪毙了。</p><p>清理贺敏仁的遗物时,只有一个小背包和一条小军毯,并无银元和铜板。贺子珍得知弟弟被枪决的消息后痛哭了一场,她怕毛泽东分心,直到长征到达陕北后才将此情告诉毛泽东。</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对于这件事 红军中一时传说纷纭</b></p><p>有人认为是对的,应该严肃军纪,不徇私情;有人认为这是有意的陷害,故意打击毛泽东的威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健壮的挑夫,也只能挑七、八百块银元,他根本拿不走一千多银元。况且,他随身就是一个小背包,一条小军毯,真有那么多银元也没处放。同他一起的战士反映,他是拿了一两块钱。因为拿的是铜板,一百个铜板也就值一元钱。对他有意见的人故意夸大了,而领导也没有做任何调查,不等中央批复,就采取了行动。</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谈到这件事的时候 贺子珍态度很平静</b></p><p>她说:“我们一家革命,小妹仙圆被敌人杀害了,没想到小弟敏仁竟死于自己人之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平时,当然可以争个是非曲直,但当时是战争,是红军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不能干扰毛泽东对军队指挥工作的进行。即使是有人有意的陷害,我也要用红军的纪律约束自己,也要用红军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亲人。”</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贺子珍简介</b></p><p>(1909年9月28日-1984年4月19日),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贺子珍与毛泽东生三子三女,李敏是贺子珍和毛泽东惟一在世的孩子。大革命前后入党并投身游击战争,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吉安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建国后,任杭州市妇联主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妇女先驱。1984年4月19日17时17分,贺子珍同志逝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注:大革命失败】</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