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耸的彼岸一一西藏行记

LNJ刘凌

<p> </p><p><br></p><p><br></p><p> 坐上火车去拉萨</p> <p> </p><p><br></p><p><br></p><p> 走进西藏</p> <p> </p><p><br></p><p> 西藏林芝胜江南</p> <p>  一直以来西藏的语境是:高寒、缺氧、路遥,纯净、高耸、伟岸。是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又似乎是难以企及的彼岸。</p><p> 西藏这片高贵安祥天人合一的土地。湛蓝的天空空灵高远,平静的俯视着它虔诚的子民。这块土地总是与信仰相连,空旷寂静的原野,高峻肃穆的雪山,幽深浩瀚的湖泊,是人类庄严情愫的升华之地,是征服世人的向往之地。</p><p> 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此生必去一次西藏,何况已入古稀。 然而一切来得那么突然,6月初我们在忙了一阵家事后,都略显疲惫,一天偶然看到旅行社的一条不起眼的信息( 因疫情还没开放省外游),当时我虽动心,却很明智地打消了此念。数天后又发现下一班西藏游信息,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和先生商量一拍即合(当时还未发生北京新发地疫情)。然而由于我们已达70岁,需要健康体检,并将体检报告要发到西藏。几经周折,终于戴着口罩,手持南京至拉萨的火车票,登上那渐行渐远的绿皮火车,开启美妙、艰辛而又难忘西藏之旅。</p><p> 6.26.出发,于次日傍晚转西宁至拉萨的有氧火车。</p> <p>  第三日凌晨,天未亮我就守候在车窗前,等待着太阳从天际线上向大地播撒光芒,将眼前的景物照亮。此时耳畔回荡着一首高吭悠扬的旋律: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p><p> 渐渐窗外无垠的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清晰可见。惯于拍摄都市小桥流水人家的拍客们纷纷端举着拍摄器,迟迟不愿放下,即便高反来袭,那一幅幅流动的壮美画卷,仿佛是大师手中挥舞的画笔,让人目不暇接的追随着其笔端,唯恐稍众即逝…… 那广袤无垠的荒漠雪山,和映衬着蓝天白云的沼泽水网曲线,让你时尔心旌荡漾,时尔又宁静平和,令人深深的领悟着何为大美而无言。</p> <p>  当列车进入高海拔地区,有人开始经历高反的折磨,她们脸色苍白,头昏呕吐,坐在过道上,一付痛苦无助的表情……当时我们还庆幸,虽有一些症状,还不至于如此。然而,之后我们也终未能幸免真实的、甚至是剧烈的高反痛苦。也许苍天要让你在这块净土上进行一次痛苦的身心洗礼,也许这正是触摸西藏的价值所在。</p> <p>  终于在坐了44个小时的火车之后,6月28日 傍晚(时差2小时,晚9点天还亮着)抵拉萨火车站。疫情中的拉萨火车站,防备森严,出站时的检查耗时更是超出寻常。</p> <p>  出发前就听导游告知,行装要少之又少,在高反的情况下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常常会举步维艰。</p><p> 出了火车站,到停靠旅行中巴车的距离,也不过四、五百米,这简单的有氧慢步,在这里却变得艰难起来,人发飘,腿打晃,气接不上……拉萨的平均海拔也不过3700左右,看来这只是高反的前奏。</p><p> 为了应付高反,入住酒店后不能洗澡。简单的洗漱收拾完毕,已到晚上11点多,这完全改变了我每天九点左右入睡的作息时间,此后每晚十一、二点钟睡觉成为常态,更因高反的折腾整夜不能入睡也成为常态。</p><p> </p><p><br></p><p><br></p><p> </p> <p>  抵拉萨的第二天,行程安排上是去海拔较低的林芝游览两天。</p><p> 扎叶巴寺是去林芝途中的首个景点, 它沿着悬崖峭壁而建,海拔近5千米,是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最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p> <p>  望着蒙蒙细雨中那矗立在峭壁上的寺庙,处于高反状态的我们,大多失去了攀登的勇气。环顾四周,白塔、转经筒这些寺庙的标配引人注目,走到崖边山下诱人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p> <p>   </p><p><br></p><p> 林芝</p><p> 林芝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素有西藏江南的美誉,这里集中了西藏70%以上的原始森林。</p><p> 去林芝要翻越海拔5018米的米拉山口,它是拉萨与林芝的分界山口,并形成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两侧截然不同的地貌、植被和气候。</p> <p>  在去林芝的途中,淅沥沥的小雨和散发性的阳光一阵一阵的,突然车上有人尖叫:“看!彩虹!”这时大家一起隔窗向外张望,并欢呼起来,善良的司机师傅,立马将车子停在一边,让大家下去拍照,也许这是我们一路好运连连的吉祥之兆。</p> <p>  一路颠簸来到米拉山口,近在咫尺的雪山正积雪消融,山口上夺人眼球的除了那标有海拔高度的石碑,就是那带有洁白哈达的三座黑色牦牛石雕。作为藏族历史上重要的图腾崇拜物,在如此高度的山口上,三座牦牛石雕屹立在触手可及的天地间,可谓牛气冲天;那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天接地,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p> <p>  将5013米的海拔高度踩在脚下,将高山之颠的雪团托在手心,这牛气也够冲天的!</p> <p>  第一次登上如此高海拔的山峰,愉悦豪迈的情感主宰着身躯和灵魂,高反似乎荡然无存。其实是心的专注力的转移,是美妙的事物占据了眼耳鼻舌身意,身躯之苦痛的记忆也就暂时未被唤起。</p> <p>  &nbsp;</p><p> 与拉萨干燥的气候相比,藏南林芝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是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除了林芝桃花的盛名,漫山遍野上千种野花生机盎然,有着世外桃源的诗情画意。</p><p> 它平均海拔3000左右,这里有中国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有中国最美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中国最美户外小镇”鲁朗……</p><p> </p><p> </p> <p>  中国十大名山之首的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 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真容难露,可谓十人九不遇,用当地藏族人的话说,“看见南迦巴瓦的真颜,需要缘份、运气和神灵的眷顾。”然而幸运之神却让我们亲见这稍纵即逝的冰山一角。</p> <p> </p><p>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p><p> 这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堪称世界第一大峡谷。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云遮雾涌,波涛滚滚, 气势雄浑。它劈开重重山地屏障,形成青藏高原丰沛的水汽,使藏东南成为一片绿意盎然的高原绿洲。</p> <p>  整个峡谷,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各类生物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互为交错,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亿万斯年奔腾不息的大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p> <p>  有“雪域桃花源”美誉的林芝桃花,可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令人神往。此行错过那春季的桃花,却与夏季的鲁朗撞了个滿怀。被誉为“东方瑞士”的鲁朗是个“叫人不想家”的地方,举目四望,田园牧歌般的风情是那样的圣洁、宁静而富有诗意。</p> <p>  这里是有点阳光就灿烂的云天,在蓝天的映衬下,白云的浓密厚重,形态的多姿丰滿,是在都市中难以寻觅的。</p> <p> 蓝天、白云、青山、绿野,纯净的让你尽情的的呼吸;牧马、栅栏、草甸、野花,宁静的让你放轻了脚步。</p> <p>  望着天边迤逦的云山,足以开拓胸襟,涤尽尘俗之气。</p> <p>  云蒸霞蔚,大气磅礴的鲁朗林海远眺是雪山冰川,近观是碧绿苍翠、林木葱茏的原始森林,加上漫山遍野的各色野花,为林芝的色彩添上了浓重的一笔。</p> <p>  高原上的油菜花 植株矮小茂密,色泽浓艳花期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在林芝随处可见的格桑花,藏民称为幸福花,它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p> <p>  尼洋河是林芝人民的母亲河。当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相遇,便幻化出一幅壮阔而秀美的画卷。</p> <p>  静静流淌着的尼洋河,河流曲线蜿蜒,形成惊艳的高原湿地。</p> <p>  林芝是一首写不完的风景诗,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相比,让你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p> <p>   </p><p> 羊卓雍错</p><p> 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面积675km2,湖面海拔4,441米。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p> <p>  经数小时的车程,就要到达圣湖,下车观景拍照。举目平视,眼前这崇山峻岭让你领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p> <p>  在随处可见的玛尼石堆上系上哈达。</p> <p>  云海茫茫,山峦叠嶂,壮阔的画面,油画般的色彩,让你叹为观止。</p> <p>  站在世界屋脊的高山之巅,豪迈之情溢于言表。</p> <p>  羊卓雍错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尽管当天云层厚重,天空不是那么明朗,但羊湖那特有的蓝,也足以令人怦然心动。</p><p><br></p> <p>  那是白云绿草边宁静的蓝,</p> <p>  那是戈壁黄土旁动人的蓝,</p> <p>  那是冰山白雪下冷冽的蓝。</p> <p>  风中猎猎飘扬的经幡,千百年来曾寄托着多少贫困藏民美好又无法实现的梦幻;如今又蕴涵了藏民们对美好憧憬的随风升腾。</p> <p>  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瞬间。</p> <p> </p><p><br></p><p> 布达拉宫</p> <p>  抵达拉萨后,车行街头,突然眼前呈现出一座宫殿式的建筑,车上的人惊呼:那是不是布达拉宫啊?当地导做了肯定的回答后,觉得远景中的布达拉宫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宏伟壮观。</p> <p>  </p><p><br></p><p><br></p><p><br></p><p> 当晚,顾不上舟车劳顿,迫不及待的去观看布达拉宫的夜景。在轮廓灯的映照下,脑海中再次对布达拉宫的建筑气势感觉失落。然而这一切都是自己没有深入的主观臆想。只有当你举步登攀时,才会领略布达拉宫同它的夲土一样,伟岸、高耸!</p> <p>  布达拉宫的海拔高度3700米,对于这种高度,作为富氧地带过来的人,倘若在平地上行走,已经让你有所不适。更别说阶梯式的攀登,会让人气喘吁吁,呼吸不畅。</p> <p>  布达拉宫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恢宏。</p> <p>  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p> <p>  布达拉宫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主体建筑是灵塔殿和各类佛堂。共13层约117米高。宫中是历代达赖喇嘛起居诵经及处理行政事务的场所,也是西藏最大的文物博物馆,宫中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精美壁画,堪称是一座艺术殿堂。</p> <p>  无论是居高俯视,还是抬头仰望,那一级级令人举步维艰的阶梯,都让你感受到它的气势和高峻。</p> <p>  尚未完全开放省外游的布达拉宫广场前,除少数游客,大多是当地藏民,他们手上摇着转经筒,嘴里不停地念诵着经文,向着心中的目标,迈着坚毅的步伐。</p> <p>  布达拉宫外墙上的唐卡和刻有经文的玛尼石。时有藏民们在供奉和祈愿。</p> <p>   </p><p> 千佛塔</p><p> 金字塔造型的千佛塔,是藏族人进行祭祀与神灵沟通的一座碑塔式建筑,供奉着5000多尊藏传佛教的真神石雕。</p> <p>  在西藏 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游客,仿佛是一处隐身于世外的秘境。</p> <p>  这里只有虔诚的信徒和藏文化喜爱者,他们在这里治愈自己的心灵,也在这里欣赏精美的石刻艺术。</p> <p> </p><p> 大昭寺</p><p><br></p> <p>  临行前一直关注着封闭维修的大昭寺何时开放,行程安排是7月3号,大昭寺竟然于7月2号对外开放,当导游告知这一令人激动人心的消息时,大家一起欢呼雀跃。</p> <p>  即便寺外的围挡未有完全拆除,寺内仍部分处于维修状态,我们一行仍属幸运者。</p> <p>  曾从影视看到过朝圣路上一路向西磕长头的信仰者,他们是那样的虔诚而神圣。这是藏传佛教信仰者一种至诚的礼佛方式。</p><p> </p><p> </p><p><br></p> <p>  当时还并不知晓这些信仰者行向何处。而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正是心中的圣地大昭寺,因为那里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是唐朝文成公主作为嫁妆带入西藏。</p> <p>  西藏古代历史学家们一致肯定释迦牟尼佛像是佛祖在世时铸造,并且是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国王送给中国的无价之宝。</p> <p>(此为网络图片)</p> <p>  据说凡是见到这尊像的人,如同见到佛祖本人一样,都能够解脱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实的信仰。</p> <p>  大昭寺内,外廊道上被无数个信仰者脚印打磨过的鹅卵石走道,是那样的光滑,甚至被踩出凹坑。(寺内因不能拍照,无法体现)。大昭寺外,无数个信仰者绕着转经道,顺时针一圈一圈地走着,是那样的坚定、虔诚、本真。</p> <p>  他们将一生的时间献给了信仰,年复一年,日复一曰,周而复始的重复着,简单至极的生活着,也许有信仰的人过的都是极简生活。</p> <p><br></p><p> 寺庙各处的黄金装饰是其特色。黄金大钟立在寺庙各角、黄金顶、金龙屋檐,以及 许多珍品古籍,大殿四壁绘画,使其庄严而华贵。</p> <p>  如此华贵而有底蕴的佛教古寺,是无数信徒心中的圣地。</p> <p>  西藏被称之为中国最后一方净土。它不仅是从自然生态而言,更是精神层面上的表述。藏传佛教几乎是西藏人的全民信仰,民风的淳朴敦厚,民心的清净善良,正是来自信仰的力量。而大昭寺则是藏人心中的佛土。</p> <p>  在西藏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寺庙,有寺庙的地方就有信众,信仰的标记无处不在。这是藏民民宿村庄旁的小庙。</p> <p>  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起初只是一条转经路,藏人把它称作“圣路”。也许它是通往天堂和离心灵最近的地方。</p> <p><br></p><p> </p> <p>  一直以来,八廓街上围绕大昭寺的众多朝拜者,他们千里迢迢,不畏严寒,磕着长头,只为坚定的信仰。此行我们并没有见到磕长头的朝圣者,地导告知,这是因为时至农忙季节。</p> <p>  八廓街也是拉萨著名的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p> <p>  街上一间挂有“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匾额的门面引人注目,门头悬挂着五星红旗和彩旗,一条横幅上写有“西藏人民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p> <p>  八廓街上边聚众而坐的藏族老人,他们一边转动着手中的转经筒和念珠,一边偶尔聊聊天,享受着他们幸福的晚年。</p> <p>  一天下来,参观了布达拉宫、千佛寺、大昭寺、八廓街, 地导告知,我们一行走了有2万多步。是啊,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步行如此之多,足见人的潜能。</p> <p><br></p><p> 纳木错</p> <p>  </p><p> 纳木错是整个行程中的最后安排。 因去纳木错的道路难行,换上了去景区的专门车辆和师傅。</p><p> 天湖纳木错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它像一粒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p> <p>  途经念青唐古拉山歇脚。</p> <p><br></p><p> 前往纳木错必经那根拉山口,这里海拔5190米,是远眺纳木错与藏北草原的一处垭口,也是藏民们心目中一处神圣之地。</p><p> 山口的玛尼堆上挂满了随风飘扬的经幡,从垭口远远望去,可以看到碧蓝的纳木错。</p><p> 山口的风很猛烈,吹的人都快要立不住脚。即便如此,大家也争先恐后的在标注海拔高度的石碑前,在狂风舞动中的五彩风幡前,留下这珍贵的镜头。</p> <p>  山口立的石碑上除标注海拔高度,并刻有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诗人,仓央嘉措脍炙人口的《那一世》诗句中的片段:</p><p>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p>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p> </p> <p>  由于纳木错的高海拔及逗留时长,抵达景点前,大家都租用了氧气瓶,以备不测。</p> <p>  数小时崎岖难行的盘山路颠簸不已,好在几天下来的磨练,有了与高反共存的意志力,以及药物的作用力,没出现严重不适者。</p><p> 当车子从曲折迂回的盘山路,终于开上了一马平川,眼前已呈现出那碧蓝的缎带般的圣湖,心情变的急切起来。可是,车子又开了好一阵,真有望山跑死马的感觉。那是因为圣湖之大,它全长70多公里,宽30多公里,总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p><p> </p> <p>  终于车子停了下来,下了车一个个似乎飘飘欲仙,高一脚低一脚的,呼着粗气,一步一步向圣湖走着,有的还将氧气瓶随身背上。</p><p> 湖水清澈透明,靠念青唐古拉山融化的冰雪补给,水天相融,浑然一体。</p> <p>  纯净的蓝色,常会使人 浮想联翩,让人涤心荡肠。眼前的湖水,由边缘向湖中次第沿伸着它的深浅,湖面亦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湖蓝、碧蓝、黛蓝、藏蓝……,如翡翠,似琥珀。</p> <p>  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p><p><br></p> <p>  </p> <p>  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措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措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p> <p>  湖边一侧的小水塘,在阳光的反射下镜子般的,将蓝天白云的身影倒映其中。</p> <p>  时尚男女骑上了马和白牦牛,为当地藏民带去了收入,也成了这山水间的点缀。</p> <p>  每当夏初成群的棕头鸥飞来栖息繁殖后代,它们会无拘无束的围着游人讨食。</p> <p>  由纳木错返回的路上,也是西藏行的最后一段时光,望着窗外都市难觅的迤俪风光,我一次又一次的侧身举着手机,留下这珍贵的色彩和线条。如宋朝诗人曾公亮诗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水”,西藏的每一幅画幅都和它的海拔高度一样,有银山拍击天浪的豪迈,有容纳大江之水的气度。而全民信仰的力量,让他们的心灵之窗如空旷寂静的原野,如高峻肃穆的雪山,如幽深浩瀚的湖泊。</p> <p>  整个西藏游期间,我们只和西藏地道有过直接的交往,并听他介绍西藏的民风民俗。真正感官上的深入了解,还是在走进西藏民俗村后。</p><p> 走进村子一位名眉目清秀的西藏妇女,接待了我们并献上哈达,大家双手合十回礼“扎西德勒秀”。</p><p><br></p> <p>  进入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墙头上黑乎乎的排列整齐的圆粑粑。经打听方知那是牛粪。</p><p> “牛粪墙上晒”是西藏三大怪之一。在西藏藏民们视牛粪为宝,用牛粪作燃料已有千年历史。高寒地区,特别是严寒的冬季,燃料极度缺乏,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可使牛粪快速变干。他们用牛粪取暖、煮酥油茶、青稞面…智慧的解决了生活中的必须。</p> <p>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走进那收拾的干净整洁的院落,觉得格外清新亮丽。进屋围坐下,喝着香浓的酥油茶,听藏民讲述那古老的民族风…</p> <p>  在林芝期间我们还游览了卡定沟</p><p><b> 卡定藏语为人间仙境,典型峡谷地貌,山势险要,峭壁入云。景区内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护法、观音、神鹰神龟,酥油灯等天然佛教景观群,鬼斧神工般的,如岩画似浮雕。200米高的瀑布从雕琢似的山峰流下,溪间的潺潺流水哗哗作响,让人恍若又置身于秀美的江南山水间。</b></p> <p>  园区内中有大量的竹子,在细雨蒙蒙中,一片片带有水珠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着。</p> <p class="ql-block"> 浓墨重彩的西藏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6年12月曾为探寻千年古盐田,由云南德钦进入西藏芒康盐井。印象中的西藏高原,除了蓝天白云,满目皆是土褐色,山脉是几乎没什么植被的裸山,只有稀疏的树冠很小的一些高寒树种树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总之脑海中很难想象出西藏的自然和人文有什么色彩可言。然而此行我竟带回了满脑子的“西藏色”。在内涵丰富的藏文化和藏元素中,到处可见浓墨重彩的“西藏色”。 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唐卡,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色泽艳丽明亮,璀璨夺目;大小寺庙的建筑装饰,内在壁画,以其浓艳的色彩而华丽高贵;所到之处,甚至高山之颠随风猎猎舞动的五色经幡,多彩的玛尼石经文,就连门店装饰,藏民居家到处可见浓烈而夺目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西藏因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不仅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于世,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璀璨夺目的“西藏色”就是西藏元素中的一支奇葩。</p> <p>  西藏唐卡绘制原料大多来自金、银、珍珠及各种彩色的宝石,例如玛瑙、珊瑚、孔雀石等等,还有从各种植物中提取的彩色染料。</p> <p>  用矿物质颜料和棉布纯手绘的唐卡(网络图片)</p> <p>从布达拉宫到大昭寺,以及不计其数的大小寺院,梁栋、四壁到处可见色彩缤纷的绘画装饰。</p> <p>  各种店堂门厅以及藏民居所的内外装饰也多是色彩丰富。</p> <p>  散布在藏区各地的玛尼石刻,处处标志着人的精神痕迹,它是藏族人独有的心灵语言。虔诚的藏族信众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用鲜艳的色彩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p> <p>  随处可见挂在山顶山口、江畔河边、道旁、寺庙等各处的五彩经幡。以及插在广场、民居楼顶上的大小五彩经杆(如大召寺广场)。其蓝白红绿黄的五色分别代表天空、白云、火焰、水和土地的象征。这种色彩鲜艳的经幡,绝非地域的装饰性,在藏人看来哪里有经幡,哪里就有善良吉祥。</p><p> 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对大自然的变化更为敏感。自然界天平地安、风调雨顺的时候,人间便是太平祥和幸福康乐;当自然界出现灾害的时候,人间灾害重重、不得安宁。企盼人间太平幸福,首先寄希望于大自然无灾无祸,于是用经幡上五种不同颜色的幡条来表示这种心理依托,真是绝妙无比。</p> <p> </p><p><br></p><p> 自信的力量</p><p> </p><p><br></p><p> 自信心是做人事情的一个基本要素,然而,当它成为一种力量,让你实现一个大的夙愿,那必须是目标的坚定,内心的坚毅,才会有正确的选择。一生中曾遇到过两次性命攸关的医嘱。20年前肠癌术后,我得到的医嘱是放疗后必须化疗,而当时的白血球已相当低了,我的内心告诉我,这种过度治疗对人体的伤害会大于治疗夲身,我断然拒绝,坚持吃中药、做抗癌气功去康复,结果胜出。20年后,在西藏高原,因先生高反特征明显,而自己因上胸腔不适严重影响睡眠,同去西藏军区总院夜诊,急诊科的一位年轻医生,在看了我的心电图后,反复耐心的劝导我必须终止下面的行程,称因高原缺氧,心肌缺血导致猝死的个案太多了,面对这又一次性命攸关的医嘱,理智让我思考再三,在西藏高反是个普遍的现象,在缺氧8%~10%时,就会出现智力丧失、昏厥,无意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恶心呕吐。而同行者中都出现了轻重不一的高反,大多数人嘴唇发乌,还有人头昏头痛,脸色苍白,恶心呕吐。而自己临行前的健康体检,并专门就诊老中医搭脉,以及当时做心电图医师的定论,都说我心脏没有大的问题,我的内心告诉我用智慧征服高反是可行的。在歪打正着的药物和穴位疗法的并用下,我又一次在违背医嘱后胜出。而同行者却有人就地住院终止行程。</p><p>此番经历再次让我明了,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力,是决定人们选择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的关键。就象我当年违背医嘱,选择放弃化疗一样。</p> <p>  西藏是一本厚重的书,西藏是一部浩瀚的史诗。就像我们有缘目睹南迦巴瓦峰的冰山一角一样,西藏之行的所见所闻可谓寥若晨星。但是只要你踏进这片高耸的彼岸,就会有如梦如幻之感,亦会有一种莫名的身心变化。回想出发前的种种焦虑和不安,返程后却一反常态的心绪宁静,在整理编辑图片和视频的过程中,那些神奇而美妙的场景,似乎是听别人娓娓道来,那些刻骨铭心的体悟,似乎也被雪藏起来。即便和亲友提及,也很淡然。过程是那样的心旌荡漾,结果是那样的平静如水。难道是心愿已却,亦或是身心经过那片净土的洗礼,又或是震撼后的复归……。无论如何那是自己余生精神财富中的一笔富矿,在面对复杂的人生暮年,或许能派得上用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