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无锡的东林书院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111年。理学大师二程(程颢、程颐)的弟子、著名的理学家杨时曾经在这里长期讲学。“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就出自杨时拜程颐为师的故事。东林书院的取名,据说是由杨时的游庐山诗《东林道上闲步》而来。杨时号龟山,所以这里又称“龟山书院”。元代至正年间,这里成为寺院——东林庵。明代万历年间,由顾宪成兄弟和高攀龙等人捐资在原地复建东林书院。晚明党争后,东林书院首当其冲,全部被毁,不留片瓦寸椽,可见阉党对东林党人的刻骨仇恨。明末,恢复书院,清代改为学堂。2002年无锡市政府全面修复东林书院。2006年,国务院发布东林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始建至今,已经900多年了。</p> <p> 说起东林书院,东林士人之首顾宪成所撰的那副东林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则肯定是为世人所耳熟能详的了。</p> <p> 一进东林书院,首先看到的是牌楼,石牌楼是东林书院的象征。这座牌楼三间四柱五楼构架,又称马头牌坊,现在看到的是清代乾隆年间重建的。“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雕饰、鸱吻、脊板、雀替等各种建筑构件都是精雕细刻,很有观赏价值。正面的字牌为“东林旧迹”,“旧迹”两字,一言道尽书院历经多少历史沧桑,又引动人们多少联想。牌楼后面的字牌上是“后学津梁”,彰显出东林书院是传授知识,锤炼气节的地方。</p> <p> 石牌楼后甬道两侧,是两根高高的旗杆。当年,每临书院讲课之际,旗杆上旗帜高悬,学子纷纷通过甬道走进讲堂,聆听教诲,讨论学问。</p> <p> 旗杆后就是泮池,池上石桥横跨,池中莲花朵朵。明代万历年间重建东林书院时,这里就凿有半圆形的泮池,叫做月池。据说,明代的泮池还在,不过经过几百年岁月,已经深埋地下,在地面下70厘米之处。现在改砌方池,面积也缩小了许多。泮池是官学的标志,但东林书院在明代时还并非官学,不知为何也建有泮池?</p> <p> 东林精舍即是学舍。精舍的匾额“佑文翊运”是辅佐帮助人文,维护国运世运的意思,原匾由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画家,曾任内阁学士的官员邹一桂所题,赞扬东林讲学的社会作用,毁于1958年。现在的匾额是由曾经当过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题写。</p> <p> 东林精舍的两块砖雕门额,据说是清代乾隆初年的原物。这两块砖雕门额镶嵌在东林精舍的后门。一块刻“东林精舍”,在厅堂后门门内,一块刻“洛闽中枢”,是后门的门楣。两幅字苍劲有力,但没有落款,不知是何人所题。“洛”指“洛学”,即北宋二程(颢、颐)之学,因二程兄弟是洛阳人,故称“洛学”。“闽”指“闽学”,是福建学者朱熹的学问。东林书院创始人杨时是“二程”的高足,朱熹是杨时的三传弟子。这块匾额表明了东林学派继承和推崇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p><p><br></p> <p> “丽泽堂”借喻朋友之间相互切磋讲学。丽泽堂是东林书院会众讲学的重要场所。当时,各地学人联翩来集,会聚此堂,经常师众盈庭,盛况空前。</p> <p> 依庸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堂名即依乎儒学经典《中庸》之意。此堂为东林书院主体重要建筑,是东林大会之前举行讲学礼仪之所,被称为东林学派学术领地象征。</p> <p> 再得草庐是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由高攀龙之侄高世泰所建。草庐因杨时诗作《此日不再得示同学》而命名。</p> <p> 时雨斋由金匮知县王允谦于清乾隆四年(1739)所建,为清代正式课习举业之所,标志书院讲学向官学转化开始。</p> <p> 道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为祀书院创始人杨时及其弟子门人专祠,是标榜前贤,激励后学的重要场所。因杨时南归故里时,其师程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故取“道南”名之。</p> <p> 现在东林书院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粉墙黛瓦,绿荫碧水,石坊长廊,绿叶红果,自成园景,已成为市民休闲休息的绝好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