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娟)7月21一22日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学习体会

焦爱娟

<p>2020年7月21日——22日通过网络直播方式举行了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基于数学文化的“数与代数”专题教学研讨会。</p> <p>威海市高新区大岚寺小学梁娟校长带来了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研究课。</p> <p>梁娟校长引导学生借助点子图,自主探索口算的算理、算法。在交流算理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在总结提炼算法中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播放的《中国计算能力为什么这么强》微视频,融入“九九乘法口诀与十进制计数法”相关数学史,在了解文化的同时,促进了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p> <p>威海市高新区第三小学王晓萍校长进行了一场基于数学文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的报告。</p> <p>王校长从研究背景、单元教学整体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讲解。数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学科性质和精神价值,数学教育决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是数学文化的教育,需要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再认识、理解数学。</p> <p>安娜老师提供点子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搜集多样化的方法,介绍台湾视窗法、印度从高位计算方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一步是怎么算出来的,将不同方法之间发生关联,将数学史融入课堂,在对比沟通中发现各种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拓展数学思维和方法。</p> <p>临沂朴园小学郑玲玲主任进行了一场基于数学文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的报告。</p><p>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p> <p>郑主任先讲解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教材分析,从数学文化的类型分析、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分析、数学文化的功能分析和知识内容分析四方面进行讲解,接着讲解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并点评课。通过关于【数学史】的那些事,提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知识之谐、方法之美、探究之乐、能力之助、文化之魅、德育之效。</p><p>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耿倩倩老师执教了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p> <p>两位主任从教材分析、数学文化素材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内外资源的取舍等方面进行讲解。数学文化应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关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p> <p>威海市高新区教研中心于华静主任进行了一场基于数学文化的教材分析框架与改进研究的报告。于主任从问题的提出、我们的探索、试用反馈等方面,讲解了原来使用的教材分析框架中数学文化类型、遇到的问题、研究过程、数学文化的功能等。于主任建议教材分析时先考虑清楚我们需要界定的范围是什么,在分析教学设计时的目标可以对数学美、数学思想方法等隐性数学文化进行分析。</p> <p>▼</p><p>山东省教科院徐云鸿老师进行了一场《做研究型教师 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报告。</p> <p>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数学文化的类型很丰富,数学文化有显性的知识成分和隐性的观念成分。数学史、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人文、数学与科技是数学文化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显性数学文化内容,而数学美是隐性数学文化内容。</p>

数学

文化

分析

两位数

讲解

教学

教材

数学史

小学

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