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及目标设计

意难平

<p>  周一完成了文化建设的内容,周二开始我们进行了课标框架的展示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课标框架分学段展示,语文核心素养则需要用自己的话来阐释。由于课下我们已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一上课老师就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p><p> 我们组负责展示课标框架。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课标框架基本包括以下几方面,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称为写话和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p><p> 我讲解的是识字与写字部分,在我看来认字识字是我们进入学习的第一步,小学低段的学生能有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是他们展开学习的起点,通过偏旁部首认字识字,按照笔顺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另外他们需要认识一定量的字和会写一定量的字就可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他们要有查字典的能力。汉字的规范端正整洁这一要求逐渐提上日程,当然也要求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到中学阶段,要求学生写汉字不仅要美观,还要有速度,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总之,识字与写字是我们一切学习的基础,我们一定要从小学起就把这些要求贯穿到教学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p><p> </p> <p>  下午,第二组的学员展示的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这包括四方面,即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关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顺序我提出了问题,并且得到了阎老师的解释。她说文化传承下来,我们需要分辨其中优秀的文化和糟粕的文化,加以学习理解,有选择地传承其中优秀的文化。我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有哪些方法,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大家的讨论,二组的同学做了简要的回答,主要是说构建思维导图,一组的同学说基于教材进行培养,我觉得不太理解,于是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结合具体的教材、文体、学情进行整合,需要老师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p> <p>  解读结束后,阎老师先给我们简单讲解了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些知识点,并且让我们参考她学生做的教学设计,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课文,设计教学目标,并上讲台展示。通过她的讲解和参考的教学设计,我们四个人选择了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课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合力写出了本科的教学目标,我们抱着忐忑的心进行了展示,果然展示的时候老师指出了很多问题。听了老师的建议,经过重新修改,我们提交了新的教学目标。</p> <p>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当然今天的收获也不算少。首先我清楚明白地知道了小学到中学的课标框架,也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每天一点点的收获会帮助我成长,我会继续努力从老师身上学习更多,为自己走上教学岗位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p><p> 此外,从今天开始我加入了晨练的队伍,不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挑战目标,更是想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让父母放心,对自己负责。硬笔字和板书的训练我也坚持着。</p>

教学

老师

课标

展示

写字

识字

素养

语文

我们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