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村口停着一辆厢式货车,车顶的喇叭上不停地放着“棒冰批发”的声音。车厢里有各式各样品种的棒冰,冰淇淋甜筒,巴布豆,绿豆沙,奶油草莓等十多个品种,邻居们挑着喜欢的口味你一箱我一箱地搬回家放在冰箱里,想吃了随时打开冰箱门就可以吃到棒冰。</p><p> </p><p> 小时候想吃棒冰可没这么方便,而且最初也只有白糖棒冰一种。</p><p></p><p> 那年我大概六七岁吧。夏季农忙的双抢时节,下地干活的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有个老伯说要去桐庐批发一箱白糖棒冰来卖,三分钱一支。那时桐庐至杭州只有两艘轮船来回航运,一艘船早上从桐庐出发到杭州停靠一会下午回到桐庐,另一艘船从杭州出发至桐庐下午返回杭州。老伯带着木箱坐下午回桐庐的轮船晚上住在桐庐的旅店,一大早背着空木箱去棒冰厂排队等候。然后把棒冰捂在棉花胎里隔绝高温防止融化,再背着沉甸甸的的木箱里赶到码头搭乘轮船回到村里。</p><p> </p><p> 那是第一次卖棒冰,轮船埠头早已经聚集了一帮听到消息后等待买棒冰的人。老伯弯腰背着木箱刚走出码头的浮桥,买棒冰的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将老伯包围,一阵人头攒动之后,人群散了,木箱子里一根棒冰也没有了。有人趁乱没给钱拿了棒冰就走了,更多的人挤不过别人没有买到。汗津津的老伯手里捏满了一分两分的纸币,衣服的扣子被挤散了,晕头转向也不清楚金额有没有对上。等了半天也买不到棒冰的小孩子无比委屈,可怜巴巴地看着老伯背着空箱子走远。</p><p> </p><p> 吃一堑长一智,第二天老伯下船后死活不肯打开木箱卖棒冰,奋力突出重围后背着箱子走进谷物加工厂关上门,通过加工厂的小窗户卖棒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人们又齐心挤到窗户前,力气大喉咙响的买到了棒冰,我们这些没有大人撑腰的小孩子依旧吃不到 日思夜想的白糖棒冰。</p><p> </p><p> 能买到一支白糖棒冰不光要有钱,还要拼力气。几张纸币在手心里捏了几天,还是没有吃到垂涎已久的白糖棒冰。父亲忙于农田活计,实在没有时间为我买棒冰;母亲在生产队晒谷子走不开,只能托付生产队管场地记工分的老爷爷代为购买。</p><p> </p><p> 那个老爷爷赤膊着上身,腰间紧系着发黄的大手巾,不倒翁似的朝轮船码头摇去。我跟在他的身后满怀期待,到了加工厂门口一看,人们已经像小孩子玩“轧油渣”的游戏一样挤得连窗口都快看不到了。凭老爷爷的身板,不但棒冰买不到还担心会被挤成残废。他一看这阵势唠里唠叨地骂了句国骂,把钱往我手里一塞烦恨地说“嘎了着搞”(这么挤,哪里能买得到)!</p><p> </p><p> 我都快要哭了,老爷爷无奈一把抓过我手里的钱,扯着嗓子喊一个怕被挤开抓着窗户棱子同小队的男人,叽里咕噜地咒骂几句,把买棒冰的重任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又不倒翁似的摇走了。</p><p> </p><p> 我站在外围看着人群一阵哄乱,以为希望已经破灭,手里却被塞进一支白糖棒冰。棒冰的凉气侵入手指肌肤,才确定不是做梦。第一次吃棒冰,小心翼翼地剥开白底蓝花的印花蜡纸,伸出舌头舔了一下棒冰上的白霜,冰凉甜蜜,美妙到开心得想要飞起。</p><p> </p><p> 天气实在太热,剥去蜡纸的棒冰表面很快融化,一点一点流下来。我如梦初醒赶紧吸吮一口,朝着晒谷场跑去,要给干活的母亲尝一口。跑几步舔一下融化流下来的冰水,跑到晒谷场看到母亲推着撸谷粑来来回回地翻晒谷子,赶紧沿着敞垫的空隙跑进去递过去让母亲吃一口。母亲轻轻地咬下一口,就催我到仓库里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去吃。我执意让母亲再咬一口,然后躲进仓库里心满意足地享受夏日里难得的甘甜冰凉。</p><p> </p><p> 后来,村里有个开小店的老伯也去桐庐批发棒冰来卖,棒冰变得不那么紧俏了,加上天天能买到,村里人也没那么多闲钱消费,有时候棒冰卖到中午还没有卖完。小孩子去小店打酱油买火柴什么的,老伯就会极力怂恿我们买快融化的棒冰,降价为二分钱一支,或一分钱一支。小孩子一般都扛不住诱惑买一支解馋,实在没有找零钱的情况下,老伯还会说想吃就吃吧,递一支棒冰给我们。小孩子不解人情世故,没给钱就有棒冰吃当然高兴,殊不知老板早就在店里的小黑板上记了账,等着大人去付钱。我父母看到记账都会付钱,也有家长生气小店老板欺负小孩子不懂事“呕卖死猪头”,回家打孩子的,上门找老板吵架的,屡见不鲜。</p><p> </p><p> 再后来农村落实了分田包产到户责任制,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吃棒冰不再是奢侈的消费。那时已经增加了一毛钱一支奶油棒冰和赤豆棒冰,涨价到五分钱一支的白糖棒冰反而很少有人问津。童年伙伴们也长成半大的小伙子,其中几个骑个自行车后座绑个木箱子在田间小路上来回穿梭叫卖棒冰,田里割稻种田的人们往往会直起腰来走到田埂上买支棒冰吃吃解解暑顺便歇一歇。有时候棒冰真的卖不完,本家的堂弟会特地拐到我家的农田旁,吆喝我们吃免费的棒冰,说进棒冰的本钱早卖出来了,下午还要帮家里割稻种田,棒冰化了变成一滩水也可惜,不如大家帮忙吃掉不心疼。我们有时给钱,有时白吃,庄稼人条件好了,已经不在乎一支棒冰的钱了。</p><p> </p><p> 几年以后,家用电器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电冰箱不久就成了每户人家的标配。棒冰不再一支一支买了,而是整箱整箱往家里拿,什么时候想吃了,打开冰箱门就可以吃到冰凉甜蜜的味道。</p><p> </p><p> 奇怪的是,从求而不得到随手可得,一支棒冰在手,口感比原先美味,却失去了小时候那种吃到棒冰的快乐与满足。</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