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高考记忆,邓小平删掉的这四个字价值万亿

大波士顿老谭

<p>知青,特指从 1968 年代开始一直到 1978 年代末期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大多数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p><p>1966 年文革爆发。文革导致高考停止,到 1968 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p><p>1968 年 12 月 22 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p><p>随即,大批年轻人下乡去农村,每年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从 50 年代到 70 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约1200 万至1800 万之间。</p> <p>1977 年 9 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 10 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p><p>但会议的细节却是历史的激荡。</p><p>1977 年 8 月,年仅 31 岁的中国科技大学助教温元凯正在上海家中过暑假,接到来自北京的电话:</p><p>中央办公厅给你一个电话,邀请你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希望你明天赶到北京,参加这个座谈会。</p><p>这个重要会议由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亲自主持,参会者有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教授、清华大学何东昌教授、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教授、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教授、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童第周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教授等大咖。</p><p>温元凯是唯一一位 40 岁以下的代表。</p><p>8 月 4 日上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邓小平开场就说,他向中央请命分管科技教育,召开这次座谈会就是想了解大家对科教发展的想法,有什么要求,有什么看法,尽管发言。</p><p>座谈会一开始就冷场了,最后不得不以“点名”发言的方式打破沉默。首先发言的是年纪最大、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杨石先教授。</p><p>温元凯说:</p><p>没想到杨石先教授一开口就开始自我检讨,他说今后一定要进一步下农村、下工厂,接受工人、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好好改造。我注意到邓小平皱了好几次眉头,他也不好意思打断老先生的发言,因为当时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p><p>第二位发言的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他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的助手——18 位副教授和讲师都被下放到农村、工厂,自己成了“光杆司令”。邓小平当即表态,把苏步青的助手全都调回来。</p><p>座谈会开到第三天,清华大学副校长何东昌谈到大学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痛心疾首,“一石激起千层浪”。</p><p>武汉大学副教授査全性突然开炮,直指当时的高校招生的十六字方针——“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p><p>温元凯说:</p><p>我就举手插话,我说小平同志,当前教育界最重要的问题是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我提 16 个字叫:‘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没想到邓小平听完我的发言立刻就对我讲,‘温元凯,至少采纳你四分之三’。大家当然都楞了,什么叫四分之三?他说,第二句话‘领导批准’可以拿掉。</p><p>被邓小平删减后的高校招生方针变成了:自愿报考,严格考试,择优录取。</p><p>座谈会召开时,当年的高校招生方案已经下发全国,仍然延续此前的政策。</p><p>温元凯回忆:</p><p>邓小平很厉害,马上就说能不能收回,我们推迟几个月,今年恢复高考,否则我们又耽误一代人。我当时记得邓小平讲完这句话,表完这个态,我们人民大会堂所有参加这个会议的代表,连人民大会堂端水的年轻女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了整整五分钟,我们这些人清楚地知道了中国一个新时代到来了。</p><p>邓小平对温元凯讲:</p><p>你可是我们这次代表中间最年轻的,今年才 31 岁。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一定要做出更大的贡献,否则要打棍子。</p><p>1984 年,温元凯的专著《中国的大趋势》问世,对当时的中国改革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波,温元凯成了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演说家,1988 年被评为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之一。温元凯于 1984 年在合肥召开了“新技术革命和体制改革讨论会”,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先声,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由民间发起的大型全国性集会。</p> <p>当年高考现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