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邯郸是中国唯一一个两千多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邯郸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于邯郸。 “邯郸学步”、“黄梁美梦”、“胡服骑射”、“毛遂自荐” 等都发生在这里。在《史记》中还记载有蔺相如、廉颇“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将相和”等故事。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从成语数量、历史沿革、发生地和流传程度上,邯郸的成语典故在全国均首屈一指,称之为“成语之乡”当之无愧。</p> <p> 曙光第二小学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传统经典文化,曙光第二小学推出【成语典故,薪火相传】系列活动,并制定了跟着成语游邯郸系列校本课程,将教育理念与地方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向学生们讲授和宣传古典文化知识,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推崇。</p> <p> 本周我们学习和分享成语—一日千里</p> 成语典故 <p> 战国时期,燕太子丹在赵国邯郸作人质时,与同在邯郸、尚未做秦王的嬴政相处良好。</p><p> 后来,嬴政回国做了秦王,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王政不但没有顾念旧情、加以特别照顾,反而处处刁难他,太子丹见此状况,便找了个机会,逃回了燕国。</p><p>回国后,太子丹一直耿耿于怀,想报复秦王政。但由于国家小,力量薄弱,难以实现自己复仇愿望。 不久,秦国出兵攻打齐、楚、韩、魏、赵等国家,渐渐逼近了燕国。燕国国君害怕极了,太子丹也忧愁万分,就向他的老师鞠武求教能够阻挡秦国侵略的好办法,鞠武说:“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机智,有谋略,你可跟他商讨一下。”</p> <p> 田光请来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并说:“希望田光先生能替我们想个办法,抵挡秦国的侵吞略。”田光听了,一言不发,拉着太子丹的手走到门外,指着拴在大树旁的马说:“这是一匹良种马。在壮年时、—天可以跑千里及以上,等到它衰老时,劣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您说这是为什么呢?”太子丹说:“那是因为它体力不行了。”“对呀!现在您听说的关于我的情况,都还是我壮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体力也不行了。”田光停了停又接着说,“当然,虽然有关国家的大事我已无能为力,但我愿向您推荐一个人,我的好朋友荆轲,他能够承担这个重任。”</p><p> 后来,太子丹结交了荆轲,派去行刺秦王,但最后行刺以失败告终。(出处《史记·刺客列传》)</p> 国学成语少年行 <p>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一日千里”这个成语,曙光第二小学二五班的王靖涵同学录制了视频,向我们讲解“一日千里”的故事。</p> <p> 她还和家长一起制作了一张手抄报,告诉小朋友们,学习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自己的学业才能取得一日千里的进步。</p> 小成语大道理 <p> 一日千里:原意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可形容人较有才华可在短时时间有较大进步。现在形容人进步很快或事情发展极其迅速。</p> 趣学活用 <p> “一日千里”的故事讲完之后,你知道怎样运用这个成语了吗?我先给大家举两个例子:1.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真可谓是一日千里,万象更新。2. 自从参加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后,小明的进步一日千里。同学们也赶快试着用“一日千里”造个句子吧!</p> 成语印象 <p> 人们对“一日千里”的认识和运用不仅体现在文字上,先辈们用“一日千里”这个主题,在绘画、工艺品、歌曲和影视领域进行了很多文学创作。</p> <p> 邯郸是一座露天博物馆,三千年的兴废起落,赋予了邯郸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古朴淳厚的地域风情。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素有“成语之乡”之称的邯郸,历史悠久,景色独特。欢迎你们来邯郸实地探寻这古老城市的魅力!</p> <p>图文编辑:张丽丛</p><p>审 核:柴 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