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数学教研,你我润泽同行

东昌路小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昌路小学 张磊</b></h3> 2020年的暑期中,为期一天半以钉钉群直播这种新形式开展的数学专题教研让我看到了省内同行数学教研的新思路。 如人生终极三问——<b><i>“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i></b>一般,由此延伸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 <b><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333333">什么是数学文化?</font></b><div><b><font color="#333333"> 为什么研究数学文化?</font></b></div><div><b><font color="#333333"> 怎样研究数学文化?</font></b></div><div><b><font color="#333333"> 研究数学文化的成果如何?</font></b></div> <b style=""><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ed2308"> 诚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数学文化的概念也是如此。</font></b> 有人认为它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各自的形成和发展;有人认为它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还有人认为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都涵盖在数学文化之中。 而来自省内三个地市的数学团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发,梅兰竹菊各有擅长。无论是济南数学团队提出的类型分类——<b><font color="#ed2308"><i>数学知识、数学史、数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美</i></font></b>,还是威海、临沂数学团队提出的类型分析——<b><font color="#ed2308"><i>数学史、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技、数学与人文艺术</i></font></b>,其实都是对我们司空见惯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归类,尽管略有差异,但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指引,让原本模糊的数学文化教学变得清晰起来。 <b><font color="#ed2308"> 明了了数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那为什么研究数学文化呢?</font></b> 有了新课标的指引,再加上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思考,我们可以明白,研究数学文化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传授数学知识,更是为了提升数学的育人功能。它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b><font color="#ed2308"> 既然有着这样重要的作用,那应该怎样研究数学文化呢?</font></b> 数学是一门注重方法与经验的学科,数学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且我们的教学始终要在单元备课及课题讲授中进行,所以数学文化的研究也不可能割裂开来。这次的专题研讨会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及各自的教材分析改进研究、文化资源收集等多方面加以阐释,系统地向我们展示了研究数学文化的好思路、好方法。 尽管这只是几节课的展示,但其中包含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三支数学团队经历了长时间的课题分析、资源收集整理、思维碰撞、修正定型,终于展示给我们精彩纷呈的研究报告,这是我们“山东小数人”的盛会,也是与会人员进行新的教研的起点。 <b> 行百里者半九十。</b> <b><font color="#ed2308"> 经历了深入的探究之后,三支数学团队研究数学文化的成果也是令人满意的。</font></b> 犹记得2018年以来,东昌府区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数学团队形式的梳理大赛,数学团队教研我们东昌府区走在了聊城市的前列;而今放眼四望,我们看到了兄弟城市的数学教研的模样。 不同的教研组织形式,同样的先进教研理念,因为有了相关领导与专家的支持与鼓励,有了“小数人”的且行且思与求索,数学教研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数学知识讲授得好,数学文化也能信手拈来。学生们不仅仅因为严谨准确而喜欢数学,更因为数学文化的包罗万象而两眼放光——文化的种子已经种下,终将长成参天的大树。 炎炎烈日酷暑难耐,因为有了这次教研,我们走在了一起,教研活动如同一泓清泉,润泽着我们的内心。 此刻,我们见证着历史,也创造了历史。

数学

教研

文化

我们

研究

团队

两位数

数学知识

数学史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