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假期的到来,抵挡不住老师们的学习热情,7月21日-7月22日东营区第一中学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齐聚钉钉平台,聆听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本次教学研讨会基于数学文化的“数与代数”专题,为老师们提供了又一场数学文化的盛宴,通过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展示、分析、评课、报告等,让我们对于数学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威海市高新区大岚寺小学校长梁娟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用“小知识大道理”的手笔描绘出数学课堂的扎实,体现出培养讲道理的数学家的理念。她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复习口诀,引出计数单位,并借助“点子图”,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口算就是计数单位的计算,帮助学生理清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以数学小视频的形式展现数学计算的演变,借助数学文化实现“以文育人”的目标。王晓萍等老师对这一节课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解读和课例点评,让我们有了更加清晰、立体的认识。</p> <p> 临沂朴园小学的安娜老师执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安老师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切入,采用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实物直观”和“点子图”,凸显转化思想,引领学生理解各部分的意义,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沟通算理和算法。最后利用视频将“铺地锦”、“格子算法”、“算筹法”等方法进行沟通联系,渗透数学文化,凸显了育人价值。随后郑玲玲老师进行基于数学文化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介绍,并阐述了对三个问题的思考,使得我们对于本节课中数学文化如何融入课堂的理解更加深入。 </p> <p> 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耿倩倩老师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耿老师也是从学生熟悉的街景生活情境入手,采用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在解决一系列问题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沟通算理算法,体会数学的价值。随后丁莉和魏会两位老师进行了相应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介绍,特别是三次教学设计的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回顾了如何在不断的打磨中实现和完善数学文化与课堂的交融,让我循着他们的足迹,一起学习和成长。</p> <p> 第二天,威海市小学教研员陈梅主持了7.22号的小学教研大讲堂。会议中来自威海高新区的于华静老师和她的数学团队交流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教材分析框架改进与研究,以及基于新框架下的教材分析解读。</p> <p> 威海市高新区教研中心的于华静老师作了题为《基于数学文化的教材分析框架与改进研究》的报告。于老师从研究缘起、问题的提出、我们的探索、反馈效果四个方面总结她带领团队进行教材分析框架的研究历程。并结合《圆的周长》单元教学案例详细介绍数学文化运用的主要类型:附加式、融入式、复制式。为我们小学数学文化单元教学研究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p> <p> 贺延霞老师交流了基于数学文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贺老师指出,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数学课堂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世界,从文化的角度反思数学,从文化的层面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p> <p> 毕欣荣老师在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数学文化渗透建议两个方面交流了基于数学文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外教学资源收集及教材修订建议。</p> <p> 会议最后,山东省教科院徐云鸿主任进行会议总结,徐主任充分肯定了名师、名校、专家的引领作用,并作了题为《做研究型教师 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数学文化研究要从个体走向共同体,从研究路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态度、搭建平台等方面打造教研特色,最后,徐主任对数学老师提出殷切期望“做研究型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p> <p> 在一天半的线上教学研讨会期间,老师们早早来到直播间,认真聆听、记录、反思、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我。</p> <p> 本次线上教研学习让老师们心潮澎湃,专家的报告让我们明确了数学文化的研究方向。有了专家的引领,有了教研室的支持,下学期,我们将在学校教科室带领下详细规划,积极行动,主动开展数学文化研究,师生共同行动,根植数学文化,培养核心素养,掀起数学文化的研究浪潮……</p> <p>编辑:常艳梅 韩建华</p><p>审核:成艳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