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作/者/简/介楚水,1968年出生,河北阜平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神州》杂志社编委会主任。画家、书法家、诗人。曾主编《中华国学传世藏书》十余种总计百余册,著有诗集、随笔集《缪斯眼睛》《情的风景》 《梦爨随笔》巜没有希望的希望》等多部</p> <p>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p><p> --也谈徐志摩先生</p><p><br></p><p> 悄悄的我走了</p><p> 正如我悄悄的来</p><p> 我挥一挥衣袖</p><p> 不带走一片云彩</p><p> </p><p>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诗歌运动的参与者,对于徐志摩先生又能说些什么呢?可以肯定的是1987年自己第一次四川德阳诗会时,没有读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否则,自己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诗人。一个诗人,或两个诗人,对于一个人成为诗人影响很大么?比如徐志摩,或戴望舒。</p><p> 凡事都不能假设,过去的也不仅仅只是时间。诗歌伴我走过最艰难、最困苦的一段岁月,尽管让自已在《沒有希望的希望》中徘徊了很长很长时间,但毕竟终究没有沉落下去。最近读到温源宁《徐志摩:一个孩子》及周作人《志摩纪念》,很自然地让人想起自己与诗的过往,诗歌可曰为信仰,也算如痴如醉。</p><p> 然而,对于诗人徐志摩先生又能说些什么呢?英年夭逝,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自己也曾站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康桥上,想象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梦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或如米兰·昆德拉的小说。</p><p> 温源宁先生说:徐志摩先生死的恰到好处,死的浪漫,飞机撞到了山上,死的富有诗意,活得像个孩子,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命运。</p><p> 周作人先生说,志摩死了,人琴倶亡,精妙的文章再也沒有人能做了⋯⋯,然而,对于诗人徐志摩总感觉是一种遥远的存在,先后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以至于其表弟《笑傲江湖》的大俠金庸先生,晚年还效仿徐志摩先生,在剑桥大学度过一段求学岁月⋯⋯</p><p> 而我的印象里,仅仅止于志摩先生赠日本女郎的浪漫:</p><p><br></p><p>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p><p>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p><p> 道一声珍重</p><p> 道一声珍重</p><p>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p><p> --沙扬娜拉!</p><p><br></p><p> 34岁的徐志摩死了,45岁的戴望舒也死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诗歌运动的我们还差不多都活着,却远远没有过去的激情了,那么,诗歌究竟是自渎呢?还是自我拯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恐怕也很难给出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