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文化” 感受魅力课堂

⭐星空⭐

今日有幸走进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观摩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数与代数'专题教学研讨会”。钉钉直播间的热情感染了我这只“菜鸟”,聆听名师讲课,感受专家风采,领略团队教研的精彩,关键是绝对的涨知识,过足了充电瘾! 研讨会精彩纷呈,还是对照日程表做一下梳理:7.21日的活动日程带领我们走进名师课堂,回味三节具有纯正数学味,新鲜的文化味的数学课堂。 山东威海的梁娟校长的亲切又不乏魅力,循循善诱,课堂扎实高效,让我对这位实力派的校长印象深刻。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因为有了点子图不但使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例跃然眼前,真正做到让孩子“知法懂理”,而且整节课也由此立体丰满了起来。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中数学文化的嵌入使得整节课锦上添花,学生在这样充满人文气息中增强的民族自豪感,彰显了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 临沂朴园小学的安娜老师闪亮登场,安老师的课娓娓道来,从另一个视角诠释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老师充分利用点子图,引导学生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 并通过“先分后合”这一理念对比观察电子图、“铺地锦”、“中国台湾的视窗法”等,强化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的联系与对比,从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发挥了数学的文化育人的功效,可谓一石多鸟。 来自济南市的耿倩倩老师巧用点子图打通算理,引导学生对比“铺地锦”和竖式计算的的 异同, 巩固了算理的 理解强化了算法的掌握,开拓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耿老师的课上呈现古代竖式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史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三节计算课,从口算到笔算,从不进位到进位;由知识技能传授到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数学的理性又不失文化的厚重。三个团队的精彩呈现,给我感动和震撼,能够有机会参加这种高质量高级别的学习活动,荣幸之至。 “数学文化”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但是把文化融入数学课堂对我来说还是全新。有了第一天的观摩和威海、临沂、济南三个团队的专家解读,我仍然有些蒙圈。不懂就问,我百度了“什么是数学文化”。 <div> </div><div><br></div> 结合定义再次回放学习于华静老师团队的讲解,才有了一些头绪: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家,数学史,数学与生活、科技、人文艺术与数学有关系的各个领域的都蕴含着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在教材中主要习题情景,图片、"你知道吗"、数学活动等方式呈现。数学文化能够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情景如“会议室座位问题”,数学文化还可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与方法,数学文化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具有很强的育人功效。 <div>三节展示课中“点子图”“台湾视窗”“铺地锦”等都是非常典型的数学文化的直观呈现。 </div>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停下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我努力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却几乎忽略掉了文化育人的强大功效实在让人痛惜! 最后,尊敬的徐云鸿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前期背景, 活 动目的做了解读,徐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本次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研究型教师”给了我无限动力,"研究是名师成长必由之路“,今后我 也 要以积极的心态,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小学数学 教学的探索之中!

数学

文化

两位数

课堂

学生

老师

教学

育人

教研

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