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紫队行摄歙县昌溪双源坝源

南江鱼儿

<p>  7月18日,绩溪的25个行摄爱好者,在绩溪绿野户外群主紫金h的带领下,早上5点从绩溪县城出发,自驾着5辆小车直奔歙县昌溪乡双源村,行摄两源山腰的8个古村落。</p><p> 驴行的起点:歙县双源村的村委会。</p> <p>  走过一段水泥乡道,右拐沿着茶园间的古道上山。</p> <p>  清晨,我们爬到了双源村委会后面的山上,在沾满露水的茶园里,眼前的美景让我们止住了脚步,我们静静地在高山之颠,俯瞰歙县昌溪双源的晨景。</p> <p>  远处的山峰和草木都蒙在一片洁白朦胧的薄雾里,好像是飘着一层白色轻纱,十分的飘渺而绮丽。</p> <p>  几座远山在白色的薄纱里,微微露出几点山尖,好似如来佛祖的神秘侧脸。他还在西方极乐的世界里沉睡,白色的晨雾在山间自在地游走,好似仙气飘飘,如来佛祖的侧脸轮廓稍瞬即逝,变化莫测。</p> <p>  露水沾衣,静看云卷云舒</p> <p>  山路弯弯,晨露沾衣湿</p> <p>  上坝口村</p> <p>  上坝口村里,一个老人正在驮着饭碗吃早饭。</p> <p>  台盘石村</p> <p>  台盘石村水口林</p> <p>  台盘石村口的水口林,是几棵粗大的老香樟树。</p> <p>  古徽州的许多老房子,虽然做为遗存,尽管挂了牌,编了号,貌似给老屋加了一个“身份证”,但因人去楼空,在岁月的侵蚀下,风雨的冲击下有的倒塌,有的风化,看起来十分的沧桑。大部分的老屋无力去修缮保护,将在无情的岁月中迅速逝去。感谢紫队带我们走进歙县老村落,让我们有机会留下一些珍贵的照片和随行的游记,这真是古徽州人文历史的见证。</p> <p>  村里许多房子都破落不堪。村里偶尔见到了几个留守老人。</p><p> 有一户人家的窗户上写着篆体“植桂”二字。我们不禁联想到了歙县练江边上的雄村竹山书院,那书院里面也有个桂花园,里面盛植丹桂。相传曹氏家族规定,凡有中举者,在庭院内植桂花树一棵,还有古时榜上有名称为折桂,植桂意为培养才人,体现了老屋主人对子孙后代的殷殷期盼。</p> <p>石头谠村</p> <p>  村里不同时期的门牌</p> <p>  好多老房子的墙角地基用石块垒起来的,还改造成了二师兄住的“别墅”。</p> <p>  路边树丛里垂挂的野猕猴桃果子</p> <p>  可爱的鸟巢</p> <p>  鲤鱼潭村</p> <p>  鲤鱼潭村的水口林</p> <p>  鲤鱼潭村的老屋上挂着彩色的壁画</p> <p>  鲤鱼潭村出来,我们沿着一段水泥路慕名去往凤岐村。</p> <p>  路边小溪潺潺,流淌着上坝源的饮用水。</p> <p>  路边有一条古道蜿蜒曲折直通山里,山腰上上去有两村:汪山林村和永胜村,因地质灾害…整体搬迁到了歙县桂林镇。</p><p> 青翠茂盛的垂盆草布满了青石板的台阶,看起来非常古朴典雅。</p> <p>  凤岐村外的路上我们经过一个善孝亭,亭子里的这副楹联:“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体现了古徽州人对读书求知和自我道德完善的追求。</p> <p>  凤岐村</p> <p>  凤岐村,这个美丽的村名,会让人想起“凤鸣岐山”的典故,想到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以凤比喻周文王,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也叫西岐。凤岐村,莫非曾是凤凰降临的吉祥宝地么。</p> <p>  老屋的马头墙</p> <p>  视频制作者:轻舞飞扬的凤凰</p> <p>  凤岐村老屋的壁画上还真有一只腾飞的金凤凰</p> <p>  凤岐村里老屋上精美的石雕和砖雕</p> <p>  不同时期的标语映射着一个不同的时代</p> <p>村外的老井</p> <p>  回望凤岐村</p> <p>  一路上,勤劳热情的村里人给我们指引去往文昌古道方向的山路。</p> <p>  路边的瀑布</p> <p>  枫树林</p> <p>  去往文昌古道方向,路旁是整齐的茶园</p> <p>  山顶的茶园</p> <p>  来到山顶的茶园地里,可以看到对面就是美丽的大洲源。</p> <p>  大洲源里芦山和峰山两个小村,映入我们的眼帘,那弯曲的山路也曾留下我们的足迹。</p> <p>  沿着茶园间的小径下山。茶园间茶棵修剪得一坨一坨的,看起来非常的喜人。</p> <p>  美丽的茶园会让人遐想,会让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 <p>  翻过茶园下坡来到文昌古道的文山村外。</p> <p>  远望文山店</p> <p>  文昌古道旁盛开着灿烂的黄花菜</p> <p>  文昌古道始于歙县岔口村,经文山村一直延展到昌溪乡坝源村的坝岭岭脚,古道全长6公里,宽1.8米,整条道路全部由精选的青石板铺就,至今依旧如故。解放之前,大州源的乡人去旌德挑米,到歙县县城读书,去浙江一带做生意,走的都是这条古道。</p> <p>  文昌古道旁盛开着灿烂的黄花菜</p> <p>  文昌古道的青石板十分光滑平整</p> <p>  古道上的合影</p> <p>  文昌古道坝岭头的石头路亭</p> <p>  站在坝岭头,我们眼前豁然开朗,眼前是一望无际青青茶园。我们跟着紫队沿着文昌古道弯曲的青石板台阶,下坡去往下坝村。</p> <p>  文昌古道在青翠的茶园间穿梭。山腰处有一个小石亭,石亭旁有一棵高大的古枫树直达云霄。古道在山脚处也有一个石头亭。</p> <p>  文昌古道在山脚画了个漂亮的圆弧,圆弧尽头拐弯上坡,不远处就是下坝村。</p> <p>  下坝村的上学堂</p> <p>  我们在下坝村里吃着自带的简易午餐,热情的村民吴鹤亭搬来凳子并主动烧了开水给大家添茶。</p> <p>  下坝村里,用完了自带的午餐后,驴友维炎主动去村外的垃圾池里倒空垃圾桶。他真是一个环保卫士,展现了绩溪驴友良好的驴友素质。</p> <p>  下坝村口,远远地望见一户人家的墙上写着:“向王杰叔叔学习,一心一意为革命”的题词和王杰年轻的头像,这壁画和题词讲述了一个凄美的英雄故事:</p><p> 王杰,1942年生,山东金乡县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军事训练。在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p><p> 1965年11月6日,原军委副主席林彪同志题词:“向王杰同志学习,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一心一意为革命。”村里人在告诉人们要为人要多做好事,人民永远会记住他。</p> <p>  来到凤翔山村</p> <p>  凤翔山村的吴佛斌老大爷见到我们绩溪远道而来的古徽州老乡,热情地放下碗筷,主动为我们打开吴家祠堂---仁让堂,并为大家介绍村史。</p> <p>  放下吃了一半的饭碗,吴大爷热情地带我们去看村里老祠堂。</p> <p>  吴大爷告诉我们说吴家祠堂里天井上画着精美的壁画,一百多年了依然是保存完好,色彩绚丽。</p><p> 祠堂四面墙上都写着红色的标语。那“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告诉我们这祠堂曾经被用作村里的小学。</p> <p>  村里人集资购置的餐桌椅,方便村里人在这里办大事用的,听吴大爷说祠堂里可以摆二十桌酒席。</p> <p>  对面山腰上的小村是高坦村。</p> <p>  沿着溪边的乡道回到了双源村的村委会</p> <p>  古道幽幽,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山村</p> <p>  一个山腰,一个老村。</p><p> 一路上,我们回味着今天走过的村落,回味着一路上见到的老石磨和石碾子,还有各式各样的长着两只耳朵的老猪食槽。这些小小的歙县古村落真像是一个奇珍馆。</p> <p>  青石做的老猪食槽</p> <p>  我们跟着紫队走进歙南昌溪双源的永利、凤歧、下坝的大山里(永利上坝口~台盘石~石头谠~鲤鱼潭~凤岐~文山~坝源村下坝~凤翔山),有的“无人”村房屋破落惹人怜惜,有的村里剩几个勤劳好客的老人在留守。 </p><p> 古老的村子里都有一个水口林,几棵老香樟树挺拔、清香四溢,静静地守卫着古老的山村。</p><p> 这里没有看到一分水田,贫瘠的土地上却种满了青翠的茶叶和黄豆。老屋墙上的壁画、还有那大门上的砖雕,精美绝伦,我们跟着紫队边走边悟,老徽州的文化在古徽州山野上遍地开花,在岁月的沧桑中依旧是历久弥坚。</p> <p>  视频制作者:紫金h</p> <p>  谢谢紫队为我们规划的驴行线路,感谢各位摄影师的辛勤拍摄,感谢各位驴友的快乐相伴相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