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2020年7月21日,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通过钉钉召开。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也都积极参与了进来。</h5> 根据山东省基础教育教改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为了推进山东省基础教育教改重点项目《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的实施,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数学文化的“数与代数”专题教学研讨会来交流各市数学文化教学研究的经验与做法。 第一天的活动共分为三部分,先由梁娟(威海)、安娜(临沂)和耿倩倩(济南)三位老师作出研究课后,再分别由王晓萍、郑玲玲、丁莉、魏会等老师对课例点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汇报。 众老师的点评中与分析中,围绕算理和算法在课堂中如何落实讨论了这节课。平时教学中更多关注了算法的掌握,背后的道理没有深究,对于算理一代而过,没有太关注,而梁校长的示范课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就通过点子图圈一圈的方式,把计算的道理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白结果到底是怎么来的。 郑老师就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笔算内容基于数学文化的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进行了汇报。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谢主任总结道: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是教师抓住数学本质、深刻认识数学文化的要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适切的重构,做到择高而立、深入浅出。 7月22日上午,研讨会继续进行,会议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由威海市小学数学团队进行汇报交流,二是由徐老师进行总结汇报。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密切相连、紧密结合,数学设计的介绍可以让我们对一节课的设计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学中,我们也要注重数学文化的教学,明确数学文化的教学内容,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归纳概括,发现数学的美。 活动的最后,徐老师就一天半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在徐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各小数团队把数学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教材分析框架和指标进行改进优化,力争拿出较为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容易理解的框架和指标。 教研活动是教学当中的重要环节,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借鉴、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推动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们在研训中的所思所得将有助于他们日常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非常有意义。做研究型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