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当年农民们勒紧裤带兴修水利的场景……一个铁道兵退伍战士的亲身经历(原创)

张业太

<p>我的家是在广阔的苏北平原,每到夏季是雨水十分旺盛的季节,也是夏种作物极易受涝的时期。在五十年代前后,由于沒有系统的排水设施,遇到雨天遍地就是水的海洋。三年一小涝,五年一大涝,十年九灾。水患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广大农民深受其害。</p> <p>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兴修水利这一惠及民生的大事,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经济运动。在八十年代前,因没有机械,挖沟挖河靠的是亿万劳动人民肩膀和汗水,勤劳和智慧。用人海战朮,硬是把一条条河流,一道道沟,一座座水库这一巨大工程完成。现在的绝大多数沟河都是八十年代前完成的。现在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是不知那时挖河挖沟的场景和艰辛的。</p> <p>我是1976年从铁道兵部队退伍回乡的,回村后,由于在村里(那时叫大队)任职,亲历了数次挖沟挖河的工程。真实地尝到了农民们挖沟挖河的酸甜苦辣,见证了那改天换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气势。</p> <p>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每年的冬春农闲季节,也是农民们挖河治水的黄金时刻。我们平原地带的河流全靠人工一锹一锹开挖而成的,可见工程之艰巨和人民的艰辛。那时的挖河有大小河工之称,一般县以上工程为大河工,县以下工程为小河工。每年冬春农闲时,大小河工程一齐上。部份青壮年上县以上大工程,剩余农村劳动力上地方小水利工程。那时候的农村真是万人空巷,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p> <p>那时县以上水利工程都是以部队建制,县为团,乡镇(那时叫公社)为营,村(那时叫大队)为连,上工人员统称民工。连部是最基层的一个单位,通常由带队干部和工程员组成,一个连有民工几十人左右。</p> <p>在那个时代的水利工地是非常艰苦的,一般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有时为了抢进度还要白天黑夜连轴转,夜里施工用自带的马灯(带罩子的煤油灯)照明。生产工具是独轮车,扁担,柳筐和铁锹。遇到陡坡,一车土要几个人才能拉上来。如遇到稀泥,就只有用筐来抬了。在八十年代后,民工们想了一个土办法,把独轮车内外胎扒掉,用绳子穿在轮子上,带上拉钩,利用滑轮的原理,一车一车往上拉。用这种方法,极大的减轻了民工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程进度。这一改进也充分说明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聪明和智慧。在那个时代的水利工地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劳动的号子声,广播的喇叭声汇成一曲战天斗地的交响曲。虽然饿着肚子,汗流满面,但干劲依然十足。</p> <p>在那个年代,民工们住的是自带的稻草或麦草搭的二檐到地的棚子,人只能爬进爬出,遇到下雨天气根本无法睡觉。在工地上是没有热水的,下工后只能用冷水擦擦身子和洗脚,有的累了连脸脚都不洗就睡了。晚上睡觉时,整个棚子里弥漫着难闻的臭味。每到夜里,呼噜声一片,震耳欲聋,好似难响的音乐。在生活方面,民工们一般以排为伙食单位,也有以连为伙食单位的。灶搭在露天,吃饭也在露天。在那时,人们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吃的粮食和生活费用全靠地方筹集,有时上面也会补助一点。一般早晚是稀饭放点盐和菜,中午一顿米饭和菜汤,肉是很少有的。由于高强度体力劳动和缺少营养,几十天工程结束,民工们大多数都面黄肌瘦,再强的体质也很难扛得住。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那时的农民真是付出的太多了。</p> <p>农民们上河工苦,因为那个年代国家还是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我们基层的带工的人也是很辛苦的,不但要和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精心组织,合理调度,掌握进度和质量。要把民工们冷暖,疾苦时刻掛在心中,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心换心,以确保每次工程都能安全无事故,高质量,高速度完成任务。</p> <p>在施工中,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民工们的聪明才智,苦干,实干,还要巧干,尽量少走弯路。记得我第一次带民工是在1985年的正月,是泗阳三线船闸土方工程,工期长,战线短,人员多,工地上人挨人,人挤人。由于第一次执掌基层带民工大权,缺少经验,在部队几年的性格还有余热,争强好胜,处处都想争第一,因而使民工多走了弯路,多吃了不少苦。在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我们工段始终遥遥领先。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工程顺利进行时,遇到了流沙土层,我们的工段在一夜之间被兄弟单位塌下的土填平了。多少天的汗水白流,怎么办?是停止不前,还是大干快上?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基础上,大家一致意见,不等,不靠,想办法挡住两边泥土。于是找来木板,用木棍打桩,创造条件,加班加点,继续下挖。我们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也争得了全营第一。</p> <p>在数年的基层带工中,我始终发扬铁道兵部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流汗的精神,把民工当作亲人,身先士足,埋头苦干,尽量为民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可以自豪地说,数次承担施工任务,始终站在排头兵位置。</p> <p>八十年代前几十年扒河治水,无数的汗水,难言的苦和累,织成了苏北平原纵横交错排水网络。扭转了十年九涝的局面,粮食多年丰收,百姓正以昂扬的精神向小康迈进。这些好的局面都应得益于先辈们流下的辛勤汗水。</p> <p>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不断发展壮大,肩挑,人抬,车推的落后挖河挖沟的方式一去不复返了。机械化作业代替了人工,机械的轰鸣声替代了人们大干快上的呐喊声和劳动号子声。昔曰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的场面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五十岁左右的农民已成为了历史上最后的扒河人,我也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基层带工的人。</p> <p>作者:张业太(原铁一师四团三营战士</p> <p>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创图片的编者。</p> <p>2020年7月22日於江苏泗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