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何在底子沉、压力大的镇情下实现社会治理的飞跃?党建怎样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统领作用?基础薄弱镇如何实现发展转型?德治与法治怎样有机融合?文化如何嵌入“五位一体”?鲁庄镇以党建为引领,在历届党委、政府接续努力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基层治理道路,为当地发展进步提供了坚实保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一、鲁庄之困</b></p><p> 鲁庄镇位于巩义市西南边陲,号称“小西藏”,发展受到许多自身条件的限制。</p><p><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地理位置最偏远。</b>位于巩义、偃师、登封三县(市)交界处,镇中心距离市区三十多公里,有的村落甚至有四五十公里。鲁庄镇境内无高速、无国道、无省道,仅有一条X014县道。村落之间主干道少,路网密度低,道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差。区位、交通条件制约了鲁庄的发展,无论是本地优势的挖掘,还是外来资源的引进,都平添了难度。</p><p><br></p><p><b> 治理摊子最大。</b>全镇总面积93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为全市最多的镇之一,多数村庄小而散,共有51个自然村,242个村民小组、15971户、7.2万人,人口多,治理摊子大,村级运行管理成本高。</p><p><br></p><p><b> 一产比重最高。</b>鲁庄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镇,但土地贫瘠,丘岭旱地多,农业生产条件差。耕地面积大客观上制约了其它产业的用地。养殖业规模较大,主要以生猪为主,存栏量占全市30%以上,但种类偏于单一,规模分散,特色不突出。</p><p><br></p><p><b> 稳定压力最重。</b>鲁庄人“血性”十足,村级组织选举、土地划界、厂(矿)群纠纷、村级债务、与相邻县市村关系相处等,都成为容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敏感领域。刑事、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一度层出不穷,上访事件多,越级上访多,疑难信访案件多,稳定一度成为悬在鲁庄镇历届党委、政府头上的一把剑。</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鲁庄之变</b></h1><p> 鲁庄镇认真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镇工作“三结合”的重要指示,抓住基层社会治理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紧紧依靠广大群众,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以稳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以产业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党建从短板变强项</b></h1><p>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p><p> 过去的鲁庄镇,支部领导作用不明显,党员作用不突出,先进典型少,长期不发展党员村、无阵地村、软弱涣散村多,党内政治生活不够规范严肃。镇党委以“支部举旗帜,党员亮身份”活动为突破口,要求支部的旗帜举起来,党员的身份亮出来。</p> <p><br></p> <p> 南侯村委改建前</p> <p> 南侯村委改建后</p> <p> 党员积分管理、分类管理</p> <p> 党员家庭户标牌立起来了</p> <p> 《党群连心小报》办起来了</p> <p> 开展支部结对联创</p> 近五年来,鲁庄镇党委连续荣获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市级以上党建集体荣誉9项、个人荣誉74人次。强有力的党建统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让党旗在基层社会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稳定从闹心变省心</b></h1><p><br></p><p>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p><p> 过去的鲁庄镇,稳定牵扯了镇党委政府很大的精力,一些村的稳定问题成为包村干部的“包袱”和“畏途”,每到敏感时期,全镇上下都全力以赴,绷紧稳定这根神经,稳定问题束缚了改革、发展的手脚。鲁庄镇以“抛开客观找主观,抛开表象找原因”为主题,围绕正民风、聚民意,开展深化基层治理大走访活动,将稳定问题的实质定位于为民服务,坚持边查边改,通过建道路、架水管、送技术等实打实的整改举措,将从各村征集到的118个问题全部解决。</p><p> 对于稳定问题苗头和存量信访案件,通过“好人墙说事桌”加以化解,从而为基层治理加上一道“防火墙”,努力让问题在“墙”内得到解决。</p> <p>“好人家庭墙”前,信访人宣读自己的“息诉罢访承诺书”</p> <p> 2019年,鲁庄镇荣获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人大代表参与信访矛盾调处先进单位和信访稳定工作“四无”镇。稳定工作底气足了,让鲁庄镇得以轻装前进,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奋力书写赶超发展新篇章。</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1, 51, 51);">经济从落后变时尚</b></h1><p>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产业兴旺在“五句话”总要求中是打头的。</p><p> 过去的鲁庄镇,一产大而不强,二产体质虚弱,三产发育先天不足。谈到经济,鲁庄人总感到底气不足。近几年,鲁庄镇农业从增产到提质,发展大户承包、公司化经营,特色农产品小相菊花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连续两届获得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中国名优茶”金奖,成立合作社集约化种植经营后产量、效益大幅提升。</p> <p> 小相村新建菊花加工车间</p> <p> 外河村“无中生有”发展艾草产业,按照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模式发展,带动46户农户增加收入,工厂解决就业13人,家庭式农户就业65人。疫情期间外河艾草产品通过网络直播推销,浏览量4.2万,实现销售收入直线上升。坚持电商扶贫,扩大扶贫产业产品销售,以商扶农、以农兴商,解决了产品销路、农民增收等难题,实现产品快速互易互通,提高了农副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p> <p> 外河村艾草存储车间</p> <p> 第二产业聚焦重点,整合力量,握指成拳,力促现有铝板厂及电线电缆整体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市产业集聚区高精尖铝深加工,在铝产业延链方面力争实现弯道超车。计划总投资20亿元,引进10条生产线,致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彩铝瓦生产基地。2019年,仅辖区内河南爱恒铝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产能已能够完成省商务厅全年铝箔餐盒出口任务。</p> <p> 抢先弄潮电商产业,发展线上经济,组建直播队伍。鲁庄镇签约河南极地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京东集团华东地区仓储负责人冯幸涛被鲁庄特色农产品吸引回乡创业,成立电子商务中心、电商直播销售中心。鲁庄镇电商团队数量现已达到150余个。</p> <p> 9个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组成“第一直播带货团”。打造我市第一家电商创客空间,直播各种农副产品、文旅产品。2020年上半年全镇新增电商63家,营业额达5000万元。</p> <p> 一二三产同步发力,相互融合促进,敢于触摸产业链最顶端,敢于尝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鲁庄在坚持新发展理念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初步闯出了路子,尝到了甜头,增强了自信。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11.5万元,2019年达到8430万元,比2015年增加76%。</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化从事业变产业</b></h1><p>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p><p> 鲁庄镇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各种非物质遗产多,艺术门类全,文艺人才队伍规模大,文化传承和创作成果多,声名在外。但是事业距产业还差了十万八千里,“才”气一直有,“财”气却脱了节,如果不能实现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化,保护、传承、扶持将会成为一种包袱。</p><p> 鲁庄镇致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挖掘文化底蕴,扶持文艺团体,支持产业发展,营造浓郁的文化产业氛围。建立了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艺术协会以及10余个村级文化大院和业余剧团,引导创办宏建美术培训中心、天德设计有限公司、啄木鸟工作室、金王狮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景泰蓝研究制作公司等多家规模文化企业。</p> <p> 小相村的小相狮舞闻名全国,近年来,村里的农民艺术家们在外演狮子,村里组织在家的妇女画狮子、剪狮子,狮子作为村子的文化符号,已经实现了拓展和延伸。</p> <p> 常态化举办文化类培训班、文化交流活动,培育农民画师200余人。南村村目前有牡丹画室24个,平均一个工作室年创收2万余元。</p> <p> 鲁庄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获“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称号。2019年郑州举办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采购鲁庄的牡丹画扇子等文化商品12000余幅,金额40余万元。</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民风从粗浮变崇文</b></h1><p>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过去的鲁庄镇,一方面,文化气息浓,“文人”不少;另一方面,民风彪悍,观念落后,处事方式简单生硬,“钉子户”“难缠户”也不少。一事不谐,可能酿成世仇;一言不和,即能造成刑事、治安案件。 近年来,鲁庄镇把文化素质的培养作为群众性工程来抓,让文化气质走进各村、千家万户。文艺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书法协会成员迅猛增加,全镇现有省级以上书协会员47人,在全市名列前茅。每年春节,鲁庄人以手写春联为风尚。从娃娃抓起,镇中心小学坚持人人学书法,孩子从小就能写一手好字,每天课间,千余名孩子蹲在院地上,每人一块儿刻有格子的青石板,认真书写粉笔字,场面蔚为壮观。</p> <p> 农村重点抓好在家妇女,后林、南村、小相等村坚持开办妇女学艺班,有画牡丹的,有剪纸的,有画狮子的,画画班一期就是三个月,妇女们进步快,有成就感,村里说是非的、打牌的明显减少。小相村村委委员、妇女主任姚莉丽说:“现在村子里没有闲人。我们准备用画一百头狮画的形式向党成立100周年献礼。”</p> <p>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鲁庄镇一万余户群众以争做“好人家庭”为荣。公平、诚信、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主流。鲁庄镇诉讼案件占常驻人口比率在我市西部地区降至最低,在全市维持较低水平;“老赖比”也在全市处于最低水平。鲁庄人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鲁庄之治</b></h1><p>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必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鲁庄镇在对辖区社会治理准确把脉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开出了系统治理的“药方”。</p><p><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举旗帜亮身份”固本培元</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是党章和相关党内法规赋予村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决胜全面小康,开启乡村振兴,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中坚力量和决定因素。鲁庄镇从发挥支部全面领导作用,管好党员干部队伍入手,开展“支部举旗帜、党员亮身份”活动。要求每月各村以支部名义组织活动,打出旗帜,党员模范带头,必须参加。各领域党员一律亮出身份。机关党员亮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并授予安装“党员家庭户”标牌,企业党员设岗,无职党员定责。</p><p> 坚持亮评每月业绩。组织全体村干部每月在党员大会上就出勤情况、工作成效述职,并录制小视频,发送微信群,将业绩置于群众监督之下。</p> <p> 南侯村村两委述职</p> <p> 小相村两委干部述职</p> <p> 坚持亮评守纪情况。杜绝“走读干部”、“挂名干部”,严格落实村干部每月22天工作日制度。每月对坐班值班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与待遇补贴挂钩,村干部每季度工资最大差距达到上千元,真正实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让不守纪律的干部干不下去。</p> <p> 坚持亮评为民服务。根据党员特点,组建人居环境整治、便民服务、资源共享、矛盾调解化解等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党员爱心传递岗、党员顺风车等特色服务队伍,强化积分管理、推动便民服务。</p> <p> 先锋党员</p> <p> 党支部的旗帜树起来了,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员的意识明显提高,带动群众参与人数不断增加。</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好人墙说事桌”扶正祛邪</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好家风、好民风、好乡风是德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振兴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鲁庄镇在29个村显著位置创新设立“好人家庭墙”,从弘扬精神文明典型入手,一个家族一门好家风,一个好人一个金字招牌,一个典型荣耀一片乡里。“好人家庭”以家族而非以户籍家庭为单位,旨在利用血缘关系,树立家族长者权威,发挥德治力量。严格评选标准,每季度评选一次,当选的“家长”名字用金粉加注。目前,全镇共评选“好人家庭”213户。</p><p><br></p> <p> “长桌说事处”设立以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 “枫桥经验”“鲁庄版”的落地,使正气上升了,邪气无处遁形,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鲁庄从过去的信访大镇变为出经验、走前列的镇。</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任职辞职承诺”降火去痈</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当干部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农村人重信义爱“赌咒”,鲁庄镇因势利导,让村干部进行任职辞职承诺,承诺书明确村干部月工作天数22天以上、完成党委及支部安排工作等三项内容,既要公开,又有存档,如有违反,辞职报告即时生效。通过这项制度,从选举环节就筛掉了盲目参选、动机不纯的人员,使真正想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脱颖而出。过去拉票贿选、图当“官”不干事、选举时“开空头支票”等乱象得到遏制。</p> <p> 目前,镇里共存有任职辞职承诺268份,本届村级组织成员中已有23名村干部被责令辞职或主动辞职,其中包括6名党支部书记。由于承诺在先,所以落选干部、辞职干部、辞退干部无一人上访告状,无一人背后使绊,赢得理直气壮,输的心服口服,村干部队伍管理步入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转轨道。</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党群连心喇叭”理气和中</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是村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从2020年3月起,在鲁庄镇,每到上午7点和下午7点,全镇上空传播的是同一个声音,党的政策、镇里重点工作安排第一时间向群众宣传,好人家庭的事迹在同一时间向全镇颂扬。在信息日益发达、群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十分多元的今天,如何对群众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鲁庄镇选择了原始而又管用的大喇叭。</p> <p> 鲁庄镇投资60余万元在全镇重新建立起“党群连心大喇叭”无线广播系统,镇里成立编辑广播中心,各村共安装喇叭261个,实现所有自然村全覆盖。大喇叭不听歌、不唱戏,主要宣传市镇中心工作、阶段性主要任务和好人家庭事迹,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这片土地上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氛围,下至三岁孩童、上至百岁老人均以争当好人家庭为荣。通过亲切的方式、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教育宣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黄蓝大研判”扶志治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精准扶贫就是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鲁庄镇共有贫困户275户、789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多,脱贫工作任务重。针对部分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创新实施了贫困户“红黄蓝研判”观摩制度,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等公开评议、公平评比、公正评判,对有劳动能力但不就业的贫困户实行红色预警,对未脱贫户或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实行黄色督促,对稳定脱贫户实行蓝色跟踪,评先励后、激发活力。倡树正反两方面典型,编印《脱贫攻坚群英谱》,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贫困户的脱贫信心。针对懒惰、庭院卫生差的贫困户,制定“懒”字号家庭评选办法,营造争当贫困户为耻、劳动脱贫为荣的导向和氛围。</p> <p> 45岁的杨淑丽是鲁庄镇南村村民,下肢瘫痪十几年,依靠三轮车代步,用双手在她流转的21亩田地中树起生活下去的希望。农忙季节,每天早上3点多就起床到葡萄地剪枝、疏果、除草,依靠辛勤劳动供养两个女儿上学。</p> <p> 小相村三组贫困户李战峰用一副对联表达了贫困户真脱贫、感党恩的激动心情。上联是:天带灾地招祸雨毁老宅地陷三尺问上苍哪有灾民生路这这天真塌了;下联是:党领导政策好灾后重建人间有情看新居落成百姓之福辈辈铭记党恩;横批是:跟党走奔小康。2020年,鲁庄镇所有红户、黄户全部清零,不少贫困户都实现了脱贫致富梦。</p> <p> 鲁庄镇深入揣摩贫困群众心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通过“红黄蓝”研判观摩制度,使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实现内生式脱贫。该制度入选全国扶贫扶志典型案例,并在国家、省、市培训会上进行经验交流。</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鲁庄之鉴</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什么是好的治理?鲁庄的变化与成就,带给我们诸多启示:</h1><h1><b> 原创性。</b>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方法和原则。鲁庄经验没有简单模仿、照搬照抄,而是植根本地文化传统,从本地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从“支部举旗帜、党员亮身份”到“发展有作为”,从以个人为对象的“好人墙”到以家族族长为单位的“好人家庭墙”,鲁庄用心琢磨、不断探索。在别的地方用代价比较高昂的网络甚至电视台宣传的时候,鲁庄用传统的方式,以极低的成本独创“党群连心大喇叭”。一系列治理方法,具有鲜明的“鲁庄特色”,符合本地实际。</h1><h1><b> 大众性。</b>鲁庄的系列治理经验,始终从群众利益出发,聚焦做好“人”的工作,把村干部、党员、群众、信访人、贫困户等不同群众都“管”了起来,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具有鲜明的大众性,方法接地气、不折腾,群众听得懂,效果很管用。治理措施的智慧来源于民间,治理措施的落地是用干部的“脚步”丈量出来的,治理措施的效果是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目的是让群众认可、受益。</h1><h1><b> 可行性。</b>乡村振兴必须有序进行,规划设计在先,不搞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务必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鲁庄的系列治理经验,均坚持“两个一定”原则:一定有针对性,一定能推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重实际、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干部会执行,基层行得通,并且不断改进、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真正实现与各村实际的渗入、融入、嵌入。</h1><h1><b> 复合性。</b>鲁庄的系列治理经验,突出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认真分析了鲁庄的社会肌理,掌握了本地社会的心理和规律,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尽量照顾各方利益。各项措施的治理目标、价值理念一致,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围绕“善治”目标,将党建、社会治理、发展相结合,将党建、村建、家建相结合,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将文化、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使治理措施产生“化学反应”,通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使党旗更红了,产业更旺了,生态更好了,群众生活更富裕了,打通了改革、发展、稳定的任督二脉,实现了综合效应。</h1><h1><b> 经济性。</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艰苦创业精神在鲁庄体现得非常明显。鲁庄作为人口大镇,经济弱镇,要想实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就是没钱。鲁庄镇提出:“能自己干的不让别人干”, “能上人不上机器”, “能不花钱就不花钱”,党员干部带头干,带动群众参与干,培训人才示范干,以最小代价求得最大效果。拆违补绿,干群自己动手。整治环境,全部是义务工。修建赵城至张庄的赵关道路,路基没花一分钱。</h1><h1><b> 文化性。</b>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鲁庄把文化优势植入各个领域,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深度整合,互相促进。鲁庄的系列治理经验,都折射着鲁庄文化的底色,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于一体,充分发挥文化在凝聚人心、滋养精神、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村民美好生活的底气来源。</h1><p><br></p><h1>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最后一公里”,鲁庄镇是我市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给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命题,我们必须在充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郑州“西美”中书写出巩义新篇章。</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