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班主题活动——葫芦的秘密

芳菲

教师:柳艳萍 张奇艳 李贵花 一、主题来源<br>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老师和宝贝们来到种植园,种下了葫芦的种子,期待着种子的成长,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葫芦的生长过程。幼儿在家长或老师的引领下,在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的过程中体验葫芦带来的乐趣,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植物的春华秋实;在讲一讲、做一做、画一画的实践中感受、探寻葫芦的奥秘,并利用采摘的葫芦,根据葫芦的形状、功能或动画形象等进行创意想像,制作丰富多彩、富有童趣的葫芦作品,引导幼儿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它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通过以葫芦为主题的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感受、了解葫芦文化,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进一步引领家长、幼儿关注环境、开展环保启蒙教育,深化我园园本文化内涵。<br> 二、主题思维导图 三、主题环境创设<div>  </div><div> 1.区域环境创设<br></div> 结合主题投放材料 2.主题墙 <p>  四、主题活动目标预设:</p><p> 1.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及葫芦的特征。</p><p> 2.在感知葫芦的基础上能表述葫芦的特征及用途,并能大胆发挥想象给葫芦进行装饰。</p><p> 3.在讲一讲、做一做、画一画的实践中感受、探寻葫芦的奥秘。</p><p> 4.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在活动中感受葫芦的有趣,从而产生爱葫芦的情感。</p> 五、活动准备:<br>1.物质准备:葫芦娃动画片、实物葫芦、卡纸双面胶绒条、彩纸、葫芦食品图片、葫芦小制作、葫产丝音乐、葫芦娃动画片;<br>2.实物葫芦、卡纸、双面胶、绒条、彩纸、葫芦食品图片、葫芦小制作。<br>3.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br> 六、活动过程: <p>  整个主题活动分为三大块:种葫芦、识葫芦、玩葫芦。</p> <p>  活动一:种葫芦</p><p> 1.种植葫芦。</p><p> 2.定期不定期带幼儿观察葫芦,发现葫芦的生长变化。</p> 活动二:葫芦长大了 带领幼儿观察并记录葫芦的生长变化,发现葫芦长大了。 <p>活动三:科学《葫芦的秘密》</p><p>活动过程:</p><p>(一)观看《葫芦兄弟》视频,引出主题。</p><p><br></p><p>(二)播放PPT《葫芦的秘密》,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p><p>1. 播种期</p><p>2. 发芽期</p><p>3. 初花期</p><p>小结:葫芦的初花期就是葫芦发芽后逐渐长出叶子,开出小花,直到长出新的藤子这个时期。</p><p>4. 结瓜期(结果期)</p><p>出示图片,认识葫芦的结果期。</p><p>小结:是从第一条瓜根坐瓜到结束采收为结瓜期。果实的表面光滑,初期为绿色后会变成白色或黄色,上部小于下部。</p><p>(三)认识葫芦的外形特征。</p><p>1.幼儿观察葫芦,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来了解葫芦的外形特征。</p><p><br></p><p>(1)看一看,认识葫芦的外形;</p><p>(2)摸一摸,认识的表面是光滑的。</p><p>(四)了解葫芦的用途</p><p>1. 可做成工艺品,装饰环境。</p><p>2. 可以用来做成各种菜肴:可以做菜、可以烧汤,可以腌制、可以晒干。</p><p>3. 可以当做药用,葫芦的生性偏凉,味道微甜,药效是清热解毒。可治面目、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等症状。</p><p>4. 古时候的人们还用葫芦做成乐器来进行演奏。</p><p><br></p><p><br></p> 活动四:语言《葫芦兄弟》<div>活动过程:<br>(一)激趣导入。<br>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葫芦<br>(二)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br>1.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br>提问:你听到了什么?<br>2.分段讲述故事,了解葫芦娃们各自的本领。<br>(1)提问:故事里面的葫芦娃都有些什么本领?<br>(2) 提问:葫芦娃们在故事里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最后是怎么打败妖怪。小结: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没办法战胜故事里的妖魔鬼怪,但是当葫芦兄弟们联合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力量就特别大,他们用各自最厉害的本领来面对妖怪,就可以把妖怪打败了。<br> (三)游戏:小小搬运工<br> 1.幼儿尝试单独搬运重物。<br> 教师:今天,我们搬了一-些比较重的玩具箱来,现在请小朋友们变身为小小搬运工,来比比谁最快。<br>  2.幼儿合作搬运重物。<br>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是一个人搬,是不是特别困难,没办法快速把玩具箱搬到指定位置。现在我们想个办法,让我们搬运速度变快。教师总结:一一个人的力气很小,但是小朋友们几个人一起可以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几个人的力量就会变得特别大,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在活动室或者外面活动的时候,小朋友有困难了,就要互相帮助,做-一个有爱心、会合作的小朋友。<br>  活动延伸:<br>在区角投放葫芦兄弟头饰,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进行故事表演。<br><br></div> 活动五:科学《会爬的植物》<div>活动过程:<br>  (一)组织幼儿观察种植的牵牛花,发现它生长的秘密。<br>  1.出示正爱生长的牵牛花,引发幼儿观察。<br>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牵牛花的茎生长的样子。<br>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垃圾几种攀爬植物不一样的攀援方法。<br>  1.教师:这里还有四种植物,你认识它们吗?<br>  你在哪里见过?它是怎样生长的?<br>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它怎样生长的呢?<br>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br>  3.按上述方法引导幼儿垃圾图片中的另两种植物。<br>  (三)总结攀援植物的共同特征。<br>  刚才认识的几种植物,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它们攀援的方法一样那如果它们离开了攀援的东西,还能向上生长吗?<br>  小结:这些攀援植物它们都有脚,它们都会沿着墙攀岩上去。<br>  2.帮助幼儿拓展对攀援植物的认识。<br>  (四)游戏,巩固对几种攀援植物的了解。<br>  1.幼儿模仿攀援植物向上生长的样子。<br>  2.幼儿分组进行表演。<br></div> 活动六:美术《葫芦穿新衣》<div>活动过程:<br> (一)欣赏漂亮的衣服,引发兴趣。<br> 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衣服,看一看你喜欢哪一件?为什么?<br> (二)学习装饰葫芦的方法。<br> 1.(出示葫芦图片)这是谁?葫芦娃娃说它的衣服颜色不漂亮,你们能帮帮它吗?<br>  2.问:你想帮葫芦娃娃穿什么样子的衣服?(启发幼儿大胆表达)<br>  3.出示操作材料,介绍操作材料及使用方法。<br>(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br>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装饰葫芦,教师巡回指导。<br>(四)展示、评价幼儿作品。<br>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装饰好的葫芦,那你最喜欢哪一个葫芦娃娃的衣服?为什么?<br>活动延伸:在巧手坊提供各种材料,指导幼儿继续为葫芦穿新衣。<br></div> 活动七:泥工《葫芦》<div>活动过程:<br>(一)激趣导入<br>(二)学习制作葫芦的技能<br>1.师生共同讨论葫芦的制作方法<br>(1)复习团圆、搓长等相关技能。<br>请个别幼儿尝试用团圆的方法制作圆球。<br>(2)学习用两个手掌团圆,教师讲解:<br>(3)最后将做好的两个圆球连接起来,一个可爱的葫芦就做好了。<br>2.幼儿用橡皮泥制作葫芦,教师指导幼儿大胆制作,注意在连接时尽量不要压扁圆球,可以用食指轻摁一下连接部位。<br> (三)展示作品 ,欣赏、评价<br>一起说一说哪个葫芦最可爱,为什么?<br>  (四) 活动结束,进行小结。<br>  活动延伸:<br>  把彩泥投放在巧手坊,指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制作葫芦。<br><br><br></div> 活动八:美术《葫芦畅想》<div>活动过程 :        <br>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br>师:小葫芦很想拥有一件自己的花衣裳,瞧,它想着想着睡着了,梦见大海妈妈送给自己一件美丽的衣裳。        <br>二、情景感受,欣赏彩绘<br>1.猜一猜:海妈妈给小葫芦做了一件什么样的衣裳?        <br>2.看一看:这件花衣裳海妈妈是怎样做成的?<br>3.问一问:小葫芦的衣裳是用大海里的哪些材料做成的?<br>三、彩绘演示。     <br>1.工具介绍。(水粉笔、小刷子、棉签、各色颜料等)        <br>2.示范讲解。<br>教师示范用工具彩绘葫芦,重点讲解交换颜色时的方法。<br>四、幼儿操作,用工具彩绘葫芦,教师巡回指导。<br><br></div> 活动九:亲子制作《宝葫芦》<div>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制作宝葫芦。</div> 活动十:音乐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div>活动过程:<br>  (一)出示身穿傣族服装的傣族姑娘的角色导入。<br>  (二)幼儿初步欣赏、感知音乐。<br>  1.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br>  2.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呢?<br>  (三)了解傣族乐器葫芦丝,再次欣赏音乐。<br>  老师出示葫芦丝问:它为什么叫葫芦丝?<br>  小结:因为这个乐器上面部分是一个葫芦而它吹出来的音乐就像丝绸一样柔和、婉转所以我们傣族人把他叫做葫芦丝。<br>  (四)看课件通过欣赏风景,进一步欣赏乐曲。<br>  (五)通过欣赏孔雀舞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尝试跳孔雀舞。<br>  (1)欣赏孔雀舞。<br>  (2)说说看到了哪些动作,孔雀在干什么,并学一学。<br>  2.师幼共同听音乐跳孔雀舞。<br>  3.请个别幼儿来表演。<br>  (六)去参观傣族泼水节结束活动。<br><br><br><br></div> 活动十一:健康《有趣的抛接球》<div>活动过程:<br>(一)基本活动<br>准备活动——我和球儿做游戏 。 <br>(二)练习抛接球<br> 1.教师出示粘粘球:大家想一想粘粘球可以怎么玩? <br> 2.幼儿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br>  3.教师演示抛接球:老师的这种玩法叫什么? <br>4.教师讲解示范:双手捧球往上跑抛,看准球,双手抱住。这种方法叫抛接球。 <br>  5.幼儿分散练习抛接球。 <br>6.找一个伙伴,把一个球放回框里,两个人一起玩互相抛接球。 <br>(三)有趣的抛接球 <br>1.交代玩法。 <br>  2.组织幼儿游戏。 <br>(四)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br><br></div> 活动十二:健康《运葫芦》<div>一、准备活动。<br>二、听葫芦娃的歌,引出课题。   <br>三、游戏《运葫芦》。<br>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br>2.让个别幼儿示范游戏玩法。  <br>3.幼儿听音乐第一次游戏。<br>4.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强调游戏规则。<br>5.幼儿再次游戏。   <br>6.教师小结游戏情况。<br>四、放松活动<br>带幼儿听音乐做放松活动。<br><br></div> <p>  七、小结与反思:</p><p> 葫芦,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瓜类蔬菜,但也容易被忽略。我们幼儿园的农庄种植了葫芦,结合幼儿园“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深化我园园本文化内涵,我们班选择“葫芦”做为班本主题教育内容。通过开展《葫芦的秘密》的主题活动,经过八周的探索、学习,孩子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对葫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孩子们感受、了解到了一些葫芦文化,培养了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进一步引领家长、幼儿关注环境、开展环保启蒙教育,深化我园园本文化内涵。</p><p> 在主题实施过程时,我们将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认知,二是艺术表现。在第一阶段,我们带领孩子种植了葫芦,定期不定期带孩子观察并记录葫芦的生长过程,认识了葫芦特征。我们发动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实物葫芦,进行了相关的环境创设,使孩子们在看看、玩玩、说说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在第二阶段,我们注重了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葫芦除了本身的食用功能外,还有文化和艺术的特性。人们用葫芦来装饰与摆设的时候,葫芦就增添了我们的生活情趣,那些用珍贵的传统技艺制造出来的葫芦,更是潜藏着许许多多传统文化的信息。在观察了葫芦的构图特点后,鼓励孩子们用点、线、面来表现葫芦,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p><p> 当然,活动中也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灵活进行创新练习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思维的活跃度上还不够,应该将葫芦扩展到大自然当中去,让幼儿的创新更丰富。</p><p><br></p>

葫芦

幼儿

活动

教师

小结

主题

葫芦娃

欣赏

生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