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少年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老作家柳青的作品,他的几句话让我至今都不能忘记;他在一篇序里这样写道:“人的一生漫长而曲折,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br> 可是,往往就是这些关键的几步,让人南辕北辙,再也回不到当初……<br> 在那动乱的六七十年代发生的种种事情,没经历过的人往往会觉得不可思议,有些人,他明明不是你的父母,却偏偏就能掌控你的命运,关键时候的几步,你满怀憧憬,梦想超越,却总有一些凶神恶煞守在那里,狠狠一脚,把你踹回去……<br> 所以,长大后的自己,尽管平时粗枝大叶,还挺严厉,但是在孩子们的人生关键时刻,总能无条件的支持,虽然吃尽了苦累,但内心无悔,只是因为不想让他们成为过去的自己!</h3> <h3> 一九七五年,那年我十二岁,到了十字街中学读初中,那时候小学是五年义务教育,初中两年,学校放的是寒假和秋假,,学生升级是寒假结束,年后的正月开学。<br> 那个时候的学校,学习只是个幌子,充其量就是另一个形式的生产队,生的泥炉子,睡着大通铺,那种用土坯和泥砌成的大炕但不过火,正应了那句话了:“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br> 去年我和五妹聊天,说起了傀儡,我说现在的人用圆白菜加白面和莜面做成的傀儡挺好吃,那天我给你做,你吃着试试?谁知她一口拒绝“不吃,念书的时候吃伤了”<br> 那时候在学校,每天都是上顿傀儡,下顿傀儡,最多一个星期吃一顿莜面窝窝蘸咸菜汤,人多,莜面窝窝做的比茶杯还厚了,<br>吃的那叫一个香,用饭笸罗打回宿舍,后边的还没打上了,前边就稀里哗啦,半斤莜面转眼就吃光,咂吧着嘴,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那时候不是流行一句话吗?“穷教员饿学生”老师工资最低,学生永远是半饥半饱状态,全靠家里每周带的那点干粮垫补,家庭条件好点的,能拿点白面馒头,差点的就只有炒面和那一罗打到底的黑面馒头和冻板板山药了,还有少数女同学,做父母的为了不至于太寒酸,可又拿不出多余的白面给孩子做干粮,就煞费苦心的把发好的白面擀成皮,再把发好的玉米面包在里头,还美其名曰:玉裹金,这种食物黄白相间,看着好看,味道比白面馒头可差远了,晚上回到宿舍,泥炉子上铺上一层硬纸,各自放上自己的干粮边聊边吃,动作还得快一点,因为人多,就一个炉子,后边的人还等着呢,什么时候熄灯呀,吃干粮就算告一段落了。<br> 当时有一段很流行的顺口溜:星期一,吃的憋,星期二,干粮吃了一多半儿,星期三,干粮都吃完,星期四,饿得不写字……</h3> <h3> 读初中的二年,知识不知道是学了多少,但是活可是干的不少,七五年,准备盖新学校,好几十间房子,垒墙用的土坯,全是学生自己担水和泥,一块块脱成,手上的血泡是白天起了晚上挑破~第二天再起,晚上再挑破,只到两只小手磨出了像成年人一样厚厚的老茧,这才不疼了,啥叫脱胎换骨?在我们还不该体会的年龄,就已经品尝过这句话的含义!<br> </h3> <h3> 中华山上的云彩哟!可还记得我们当年在校田,挥汗如雨,挥舞镰刀奋力收割的样子?当年的我们,也像这油菜花一样,正是蓬蓬勃勃,绚烂绽放的时候,可是命运却让我们收获了这个年龄本不该收获的东西!</h3> <h3> 那时候的我们,劳动成了主题,学习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除了干学校里的活,还得时不时的去支农,有好多次全体师生都去给十字街的生产队打胡麻,没工具就用手拿上一把,胡麻桃桃对准地面使劲摔,那圆鼓鼓的桃儿就仿佛是受到了感染般,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蹦的满地都是。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想想还真是,再苦的日子,都不能让孩子的笑声停止!<br> 那两年中,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教村里的那些爷爷奶奶,大爷大娘们学习毛主席语录;学校组织,学生们每四五个人一组,每组包个四五户,组里差不多总有一个十字街的同学领路,每天吃完饭就来到了所包的户里,念上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就我们念一句,让大爷大娘跟着念一句,看看背的差不离就撤退,临走还不忘叮咛一句:“大爷大娘好好背,明天我们还要来考您”等第二天晚上来了,人老了,总有一两句不会,我们就苦口婆心的再重新开始,只到都背会。<br> 有时候自己也觉得不是很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为什么就那么好领导,在几个毛孩子面前都很配合,常常是人们刚从地里回来,正忙着准备一家的饭食,也或是一边嘴里嚼着饭菜,一边跟着我们背,教的一本正经,学的认认真真,现在想起来这事都有点忍俊不禁,这要搁现在,恐怕一句话就让人打发了:“人家忙得哩,滚一边去”</h3> <h3> 海流图的二层楼,十字街的大礼堂,在那时候是地标性的建筑,依稀记得二层楼好像是木质结构,九四年去楼上开过几次会,可惜没有仔细的看看,好像是九八年地震时候拆除的。<br> 十字街的大礼堂我们念书的时候,进去开过批判会,那次批的是前任支书,因为有一个社员的发言特别幽默,让我记住了这次批判会,那个社员至今也不知道姓甚名谁,只记住了那两句,他说:“xX当书记,谁溜舔他他就把好处给谁,咱也想溜舔,可惜眼窝儿不趁手,舔的后头咧”他在台上一本正经的说,台下的人们早就笑成一片。</h3> <h3> 初中二年,在磕磕绊绊中很快就过完,年底我们毕业呀,为了照一张毕业照,步行从十字街到张北打个来回有六七十里路,千辛万苦拍的毕业照,没有一个人能保存下来,最后的一天,八,九两个班大聚餐,一顿炸油饼大烩菜结束了二年的初中生涯。<br> 初升高,对别人来说轻而易举,可对我来说却难如登天,在那个年代,念书升学大队贫管会小组说了算,不凭成绩讲成分,讲情分,你就说自己是三代贫农吧,他要想为难你,怎么也能扒拉出来点问题,七大姑八大姨,但凡有一点点就能给你扯上关系,再加上我父亲生性耿直,所以我上边的几个姐姐哥哥都是这样,初中就算到头了,尽管当时我的班主任杨老师尽力交涉,但丝毫改变不了我的命运。 <br> 那是七六年的一个灰蒙蒙的冬天,天的颜色和我的心情一样灰暗,那一年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儿,毛主席,周恩来,朱德逝世,唐山大地震,废墟上埋藏了多少冤魂?而我,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也从这一年彻底改变! <br> 破碎的梦,破碎的心让我整个人都浑浑噩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世上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痛叫:我欲展翅飞翔,却被人生生的拧断了翅膀!!!</h3> <h3> 第一次接触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那是七六年的春天,我还没毕业,那一年河东修水库,工程浩大,全乡都支援,外大队的民工就借住在村里人家的闲房里,我家住了四五个男民工,有平地脑包村的也有杨家房的,他们炕上扔着一本小说,名字叫《创业史》。<br> 我从小爱看书,但那时候除了书本,根本就没有其它课外书,我想和人家借,又不敢开口,他们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拿去看吧,我们都看完了”<br> 接过小说,我欣喜若狂,怕人打扰,悄悄的躲进另一间闲房。小说中那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如醉如痴:梁生宝,徐改霞,梁三老汉,梁秀兰,小说中的主人公到现在都还记得。谁承想乐极生悲,光顾着在里面看小说,忘记插门,老母猪拱开门,把一大堆萝卜祸害的乱七八糟,可想而知,等待着的是老父亲的一顿臭骂……<br> 猪吃萝卜,在现在看来那还能叫个事儿了,可在那个时候还真就叫个事儿了,那个时候是计划经济,人计划🐷也得计划,总要好的赖的,稠的稀的搭配了不是?不能叫🐷好日子都一天过了吧?</h3> <h3> 那时候修水库全是人工,推车拉土,垒石垫坝,劳动强度大,能去水库做的都是精兵强将,那时候我二哥和三姐都已经参加劳动了,但都还不够强劳力的档次,我二姐那时还没出嫁,她就被派往水库工地上,天不亮就起床,赶三四里路,有时候紧走慢赶,看得迟到呀,怕扣工分,撒丫子就跑……一阵狂奔,跑的是嘘嘘带喘,跑的是腿脚发软,气还没喘匀,人家就开始点名,点完名就立马干活……装满土的手推车推起……到现在提起那段岁月她都记忆犹新! 相比之下,外地的民工待遇就优惠点,吃饭有大食堂,那时候白面属于细粮,比较缺,但是民工们顿顿都是开花儿大馒头,一个半斤,每人两个,他们要吃不完,就把剩下的给了我们,有时候,馒头吃腻了,就早早的说给我娘:“大娘,今儿个多做点莜面,咱们换着吃吧”每当这一天,我,还有两个妹妹就最高兴,盼着太阳落山,好吃那开花花的大馒头……</h3> <h3> 那个年代,经济虽然贫乏,但是人们的日子都过得生龙活虎,有滋有味。每年冬天,村里都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全大队找二十多个或能歌善舞,或会吹拉弹唱的年轻人,上头派个老师来,每天排练,乔家梁有张瑞芬,高亮,乔胜娥,还有我三姐,年年都是高亮演李玉和,张瑞芬扮李铁梅,乔胜娥演李奶奶,我三姐则演一些歌舞类的节目。<br> 经过一段时间的拍练,宣传队就开始在本大队五个村轮流演出了,那个时候还没通电,人们用乱棉花在铁丝上扎两个圆球,蘸上废柴油,绑在两根固定的木杆上,然后点着火,整个街巷顿时就亮堂了,本村的临村的大人小孩早早的就搬着凳子等着了。<br> 二胡一拉,丝弦一响,嘹亮的歌声伴着此起彼伏的叫好声顿时就弥漫了整个村子,,明明就是那么几个节目,天天看也还是那么几个演员,人们就是看不够,只要你演,他们就这村那村的追着看。全公社每年都组织一次文艺汇演,汇演前分片排练,选出优秀节目去参加全公社的文艺汇演!</h3> <h3> 大集体时代,人们的生活虽然贫乏,但也是多姿多彩的,那时候的活计为什么就那么多,一年四季也做不完,过年时最多放个十天半月假,最累的活儿就是秋收的那几个月,我从十四岁起就和大人们一样挣工分了,最愁的就是收割庄稼,全村的劳力都集中在一起做,四人一小组,三人割一人捆,中间的那个当地人叫拉辕子,一般都是割庄稼的好手,咱虽然也是从小就不间断的参加劳动,但是不管是从体力还是历练上都差得很远,内里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br> 首先,攥把就吃了亏,人家的手像蒲扇,攥一把莜麦地下一放一片,再看看咱,人家放两把,咱就得放三下,嫌来回送的费时,随手放一把吧,后边捆莜麦的人又不让,无奈求人吧“大哥,把小点,我跟不上”大哥嘴上答应了“嗯,小点吧”可是人家干活也成了习惯,一会儿就不由自主的回到了从前。<br> 累得腰都不敢伸一伸,吃奶的劲儿都使完,到最后总得差人家几十米,先到头的哥哥姐姐没办法👐回头赶紧帮一把吧,可是人家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一边帮你一边把白眼🙄️翻!因为人家也累的够呛!<br> 秋天的集体打谷场,那场面是真壮观,几十亩的大场面,庄稼都垛成火车的形状,高高的,长长的,一垛挨一垛,那时候,脱粒机都还是小的,白天脱一天,晚上还得加夜班,一脱就是大半夜,熬上半月二十天,熬的人们眼睛都发蓝……<br> 熬盼的快脱完呀,人们也都累瘫呀,这时候,聪明点的队长为了鼓舞士气,就放话了“今晚好好做吧,完活了给你们打平伙”一听见打平伙,蔫头耷脑的人们,顿时来了精神。做到十二点,饲养员住的地方人们叫马号,早就有擅长做饭的两个人把饭做好,大油饼熬山药,美美的吃上一顿,管饱,这样的好日子可不多,一年最多一次,贫穷年代的人们就是这样的容易满足!</h3> <h3> 可认得画面中的小动物吗?当地人称作黄鼠,这个名字也许和它的皮毛颜色有关系吧,是一种生活在田野里的鼠类。那个时候,黄鼠特别多,一到春天就活跃了,茵茵绿草地,你走着走着,就突然间有一只黄鼠蹿出来,哧溜一下转眼就没了踪影……也有那老黄鼠胆儿大,蹿出去一段路,看你不追它,就停下来,两条后腿站立,东张西望,嘴里吱吱吱吱叫着,好像在像同类发出信息……<br> 黄鼠主要靠啃食庄稼为生,春夏吃秧苗,秋天吃颗粒,到了冬天,就封窝了,躲在洞里,吃秋天储存的粮食。<br> 那个时候,生产队年年发动社员灭鼠,交一只黄鼠尾巴给记一分,所以,每次下大雨后,不能干活,人们就三三两两的结伴,挑上水桶去山上灌黄鼠,那一次,我和栗桂香一起,刚走到小洼子那儿,迎面碰上李桂祥,他指指路边的洞说“这个洞里跑进一只黄鼠,快灌吧”我俩听了,二话不说,赶紧挑水,一桶水灌进去,里边有了动静,咕咚咚……咕咚咚一个劲儿的冒泡泡,栗桂香赶紧伸出手一掐,掐住了头,觉得光溜溜得不对劲儿,出水一看……原来是只癞蛤蟆,吓的哇哇大叫,赶紧扔掉,这才明白了,爱开玩笑的李桂祥把俺俩作弄了。<br> 小时候的最爱,烧黄鼠肉,把大黄鼠开膛破肚,用水冲干净,腔子里放上作料,头腚相抱,用线捆好了,做完饭,放在灶塘里,用碳灰埋好,不一会儿,那扑鼻鼻的肉香味连左邻右舍也闻得到!</h3> <h3> 那时候三天两头开大会,还要组织民兵搞训练,大队是民兵连,生产队有民兵排,记得那一年,民兵排长是高玉才,当时民兵结合的信号就是打鼓吹哨,那天收工呀,民兵有活动,排长郑重其事的说“民兵们都听好了,今晚有任务,大家听到吹鼓打哨子就赶紧行动”话还没说完,人们早就笑成一片,从此以后“吹鼓打哨子”成了民兵活动的特殊语言,一直沿用了好几年,只到民兵组织解散!</h3> <h3> 每年过年吃的大铁锅炸麻花,你现在还会搓吗?</h3> <h3> 当年张家口的品牌,官厅卷烟,你可否还记着它的味道。</h3> <h3> 儿时过年才能吃到的糖蛋蛋,外表像那个时代一样朴实无华,内里却是真材实料,那醉人的甜到现在都记忆犹新!</h3> <h3> 当年最诱惑人的莫过于演电影,一听说晚上来电影呀,老的小的高兴的好像过节一样,收工回家,顾不上满身的疲惫,赶紧洗洗脸,胡乱扒拉两口饭,呼朋引伴,看电影去!<br> 真佩服那个时候的精力,割一天地,嘴里说的“累死了”可一听说有电影,立马像打了鸡血似的来了精神,不光是本村看,周围十里八村的都不拉下:高家梁~十字街~庙南营子~马家村~二、三股泉张家坡,还有米家沟……等等,好多地方,我们都是常客</h3> <h3> 那些年,每逢阴历六月二十四,县城都要赶会,那时候没汽车,都是步行,四十多里路,住上一夜,只为看那山西梆子《打金枝》能去赶会的都是大人或者是二十来岁的闺女,小的都不让去。 <br> 海流图赶会我们是每年都去,因为离的近,十五六里地,连玩带走一点也不觉得累,两个馒头,两只煮鸡蛋就是一天的干粮,渴了戏台下卖凉水,几分钱一茶缸,解渴!去了也不为看戏,在人流中穿过来晃过去,看见啥都觉得新奇,看看这个又摸摸那个,想买又嫌贵,鼓鼓捣捣,到最后,父母给的那几个可怜的零花钱也都倒腾了出去……</h3> <h3> 记忆中的石碾子,小时候,每到冬天,碾房里就开始忙碌起来,全村就这一副碾盘,所以,整个冬天,基本上每天都有人家在磨碾,毛驴捂着眼睛,在磨道里一圈圈的转,嘎楞楞……嘎楞楞的石磨碾压声,和着嗒嗒嗒的驴蹄声,以及啪啪啪的萝子萝面声,组成了一首独特的乡村交响曲,一天天……一年年,仿佛时光的齿轮一样转动,推开了悠悠岁月;碾碎了日月星辰;磨灭了老辈人的青春年华;打磨了小一辈的楞楞角角……</h3> <h3> 大集体时,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马号——生产队饲养场,饲养员住的地方,全村人开会,算工,分红都在这个地方,要数年底分红最红火,家庭成员多半都在场,一年的花销,过年能不能买新衣裳,就看这一天了!那些劳力多的人家都是余款户,除了口粮款,还能领点零花钱,领到钱的欢天喜地往家赶;相反,那些劳力少,人口多的就惨了,挣的工分还不够口粮款,一家人愁眉苦脸……今年还没过完,想想明年该咋办……<br> 除了分红,还有一次大热闹,每年中秋节,生产队就杀几只羊给社员们过节,估摸着快分呀,就打发孩子们早早的去排队了,每人分个半斤八两的,大多数人家为了过嘴瘾,一顿就吃光,老母亲说“好日子不能一天过”她把肉分成两份儿,一半过节吃,一半晒成羊肉干,那时候没冰箱嘛,等到冬天了,遇到家里有人生病了,或者来客了,就把羊肉干拿出来泡上,吃一顿山药鱼儿外加羊肉蘑菇汤……那饭香的现在想起来都咽口水。</h3> <h3> 打裢枷,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生产队的时候被淘汰了,生产责任制的时候又拾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一些豆类,一来少,二来又怕碌碡碾碎,就用裢枷打吧,我打裢枷是跟老母亲学的,打裢枷看着容易,要想学好也挺吃力,手上的劲儿使不匀,平衡度掌握不灵还真是不行。脑海里常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红红晚霞下,袅袅炊烟中,母亲踮着一双三寸金莲,身子有节奏的一仰一伏,手中的裢枷高高的举起,又稳稳的落下,啪……啪……啪,不紧不慢……,不急不徐……黄黄的豆子蹦起来又落下,金黄色的夕阳余晖,把天地间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光仿佛是一幅美丽的油画……只可惜那个时候没条件,没有把那珍贵的画面拍下。</h3> <h3> 人往往就是这样,年少时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成年后又被命运所掌控,穷尽一生,为生活奔波,人说岁月如歌,我却道岁月如河,我们就是一小滴水,苦苦挣扎,总想把自己舞成那朵最美的浪花,可往往到最后,都是无声无息的被拍打在了沙滩上……<br> 这两年闲了下来,时不时的会想起我读的第一部小说《创业史》每次到书店,都会翻翻找找,寻找它的踪迹,可惜,没找见!琳琅满目的小说,到处都是科幻和穿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