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永不暗哑的灯光<br>(登于2020年《福地南城》2期<br>王皋子<br> 这是一张长方形的旧桌,桌上铺着一张不大的军事地图,地图两头放着两盏大小不一的旧马灯。桌子左边的墙上挂着发灰的斗笠和褐色的旧蓑衣。但这却不是普通的农宅,那两盏马灯更不是普通的马灯。<br>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种被“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燃起的“土地革命”战争烈火在赣南闽西地带熊熊燃烧,愈烧愈烈,烧旺了穷苦人民的希望,烧得国民党反动集团惊慌失措。这个曾对最得力的合作者痛下杀手的集团像被激疯了的恶狼,组织了一次次对“土地革命”的疯狂围剿。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个“剿赤悍将”张辉瓒听命于反动集团,对新生的人民武装从湖南剿到江西,从南昌杀到龙冈,执意“拔朱毛”。结果好笑,他却成了“朱毛红军”的俘虏,并被愤怒而失控的农民砍下头颅,扔进了大江。 <br> 这幢旧农宅和这两盏旧马灯便是“土地革命”烽火岁月的一个历史遗迹——“毛主席旧居陈列馆”。不久前我们宣传部党员的一堂教育课就放到这里上,全体党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这座简陋而神圣的红色陈列馆。 <br> 陈列馆地处南城县麻岭下姚家巷村,原本是这个村子的危家祠堂,因了这一光辉的历史,这一极普通的宅子便成了人民永远景仰的圣地。 <br> 那不大的客厅便是当时的会议室,客厅两边是四间卧房,前头北侧那间便是毛泽东的卧室,里面靠床的小桌上还放着毛泽东那豪放峻逸的墨迹。客厅屏风后面是枪炮梭标之类的陈设。站在会议室的那张长桌旁,我不禁想象起当年的情景来:夜已深沉,农历7月23日的下弦月却迟迟出不来,只有麻岭山脚危家祠堂会议室的灯光灿烂辉煌,撑破了四边的黑暗。客厅里一个伟岸的身影,头发长长的,目光悠远深邃。他手上夹着香烟,时而来回走动,清瘦的脸上飘着淡淡的忧思;时而叉着腰附下身子认真查看着桌上的地图。两盏马灯清辉悠悠,和着这位伟人的思想在一丝不苟地探寻着胜利前进的道路……<br> 这人便是毛泽东。1932年8月,他同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同志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军围剿,率红一方面军,灵活机动,避实就虚,诱敌深入,攻克宜黄后,乘胜东进,于24日抵达南城附近的麻姑山山脚下。此时的南城已有敌人三个师的重兵把守。红军原本是要直取南城的。这座地处赣东腹地的“赣地名府、抚郡望县”,“扼五岭之咽喉,控三吴之襟带”,为历代兵家所必争,拿下它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任何好的计划和设想都离不开客观实际,否则就要吃大亏,甚至变成恶梦。这个教训实在太沉重了。那年那月,星火燎原,红军的家底经不起消耗。据载,南城历经多朝修固,城池十分坚固,东南西北四门城门均曾为双重城门,外为铁片包裹的双开城门,内为近尺厚的闸门。许克祥等退守南城又进一步加强了备战。历史证明,暂时放弃攻打南城,改为在南城、南丰、宜黄一线分兵筹款发动群众是非常英明的,它不仅保存了实力,更重要的是为后来第四次反“围剿”中的“南城战役”“金溪战役”等的胜利积蓄和壮大了力量,发挥了无可低估的作用。 <br> 两盏马灯在长桌上静静地默立。这时,作为纪念物的它并没有点上,但它分明已成人们心中永不暗哑的明灯。这是探寻的明灯,它从“井冈山”的斗争一路探寻下来,每每用它来照革命之路,革命便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是闪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光辉的明灯,在它的照耀下,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便从低潮走向高潮,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希腊神话里说,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为人类盗来火种,人类便迎得光明。中国共产党点亮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明灯,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便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 <br> 从陈列馆出来,便是小桥流水、古巷人家的姚家巷生态村。村前五彩稻田、百果农舍、秀美鱼塘、中草药花卉基地、竹宝动漫园、中草药种植大棚、有机蔬菜大棚等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农博馆、花果园、稻梦空间、千亩荷塘、颐养山居等更是诗意纵横,画意烂漫。和现代农宅相比,危家祠堂是越来越显得旧漏窄小了,但活水有源,幸福有根,没有前人流血奋斗,就没有今人的幸福甜美,没有从前的艰辛务实摸索,就没有今天的大路通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不仅为人民打下了幸福江山,也为中国的建设事业锻造了光辉的思想。<br> 说起姚家巷,这里有着紧邻麻姑仙山“洞天福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势,“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南北朝山水大诗人谢灵运都为之倾倒。但就是这里却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正是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姚家巷人抓住旅游生态发展机遇,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特色打造,才使姚家巷人一步步走出穷境,走向诗意农家甜美的今天。<br> 小祠堂的马灯默默地立着,它的光辉永远也不会暗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