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缘起:</b></p><p> 《纲要》中指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许多各种各样的绳子,绳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这学期“绳来绳往”的班本主题,从遇见绳子到绳绳有想法再到绳子大挑战,我们班的小朋友围绕着绳子进行了探索,展开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走进绳子,跟随着小朋友们和绳子一起做游戏吧!</p> <p>第一篇章:绳子的室外玩法</p><p>故事一:绳来绳往之遇见绳子</p><p>1.团讨:</p><p>教师:我们身边都有各种各样的绳子,你都见过哪些绳子呢?</p><p>幼儿1:跳绳。</p><p>幼儿2:皮筋。</p><p>幼儿3:渔网。</p><p>幼儿4:麻绳。</p><p>幼儿5:鞋带。</p><p>幼儿6:晾衣服的绳子。</p><p>教师:你们觉得绳子可以和幼儿园里的哪些器材一起玩呢?</p><p>幼儿1:锥形桶。</p><p>幼儿2:攀爬梯。</p><p>幼儿3:梅花桩。</p><p>幼儿4:轮胎。</p><p>2.遇见绳子:</p> <p>3.我的绳子我做主!</p><p>教师:我们一起来和绳子做游戏,你们想怎样玩呢?</p><p>幼儿1:我想把绳子绑在轮胎上,走过去,然后攀爬,最后走线。</p> <p>幼儿2:两个小朋友把线拉直变成障碍物,其他的小朋友从下面钻过去。</p> <p>幼儿3:我要把线摆成方块儿跳进去,跳完以后再去爬攀爬梯,也可以从绳子下面爬过去。</p> <p>幼儿4: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跳大绳!</p><p>幼儿5:我想把绳子放在地上,拉直,我们一起走钢丝!</p><p>幼儿6:我想用绳子拉拔河比赛,还有用绳子拖轮胎比赛。</p> <p>幼儿7:我想用绳子玩“迷路者”的游戏,像走钢丝一样走绳子。</p> <p>就这样,一根绳子让小朋友的脑海里萌发出了许多奇思妙想:</p> <p>4.我和绳子对对碰。</p><p>教师:你们的想法可真不错,有想法就要有行动,带着你们的想法,我们一起去户外和绳子玩游戏吧!</p><p>于是......</p><p>借助绳子踩高跷</p> <p>用绳子拖着梅花桩走</p> <p>把绳子摆在地上围成圈,玩跳格子的游戏</p> <p>我们是跳绳小健将!</p> <p>“开合,开合,开开合!”</p> <p>我来拉,你来跳!</p> <p>我们一起走钢丝</p> <p>嘿咻!嘿咻!抬花轿~</p> <p>好朋友,一起走~</p> <p>多样爬爬乐</p> <p>5.我和绳子的约会。</p> <p>6.知识点:</p><p>各种各样的绳子调动起小朋友的好奇心,一个个讲述着自己和绳子的故事,跟随着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让孩子在了解各种各样绳子的作用后,让幼儿在不断的尝试、玩耍中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让绳子“大变身”。</p><p> </p><p>故事二:绳来绳往之“迷路者”</p><p>1.团讨:</p><p>教师:上次老师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创意名字叫“迷路者”,你们觉得玩这个游戏需要些什么器材?可以怎样玩呢?</p><p>幼儿1:需要绳子!绳子是最重要的!</p><p>幼儿2:“迷路者”的游戏要勇闯三关,最后一关还有怪兽出没呢!</p><p>幼儿3:我想先从我搭的垫子小屋出发,走过先以后跳过轮胎。</p><p>幼儿4:我想把小朋友用线绑在一起,然后再一起走过钢丝,接着攀爬。</p><p>幼儿5:我想和小朋友一起走钢丝、跳轮胎、跳火圈,最后再和小朋友汇合。</p><p>2.“迷路者”游戏计划。</p> <p>3.“迷路者”进行中。</p><p>有了想法,行动自然得跟上,于是,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民间游戏区,准备大显身手!</p> <p>加油!我们不要做迷路者!</p> <p>走,我们一起打怪兽!</p> <p>4.我们的发现。</p><p>经过第一次游戏,孩子们觉得此次游戏设置的关卡过于简单,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增加关卡的难度和一些“迷路者”,同时也完善了游戏规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改良版的“迷路者”吧!</p><p><br></p><p>排排队,挑战开始了~</p> <p>跳火圈,我们一定是最棒的!</p> <p>遇到怪兽,我们绝不认输!</p> <p>打败怪兽,勇夺胜利!</p> <p>5.教师思考。</p><p>在“迷路者”这个游戏中,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通过走钢丝、跳火圈、跳轮胎、冲出无人岛,最终打败了怪兽,这一系列的挑战,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创造性地运用绳子设计了层层关卡,较协调地进行走、跑、跳等动作,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也增强了孩子的团队意识。</p><p><br></p><p>故事三:绳来绳往之“穿越火线”</p><p>1.团讨:</p><p>有了“迷路者”的游戏经验,孩子们想出了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穿越火线”,可这穿越火线该怎么玩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p><p>幼儿1:我想先跳过小轮胎,之后爬上梯子,最后跳过“火线”。</p><p>幼儿2:我想先进入传送门,跳过梅花垫,经过层层闯关。</p><p>幼儿3:我想先走钢丝,接着爬梯子的时候不能踩到线,然后再继续“穿越火线”。</p><p>幼儿4:我想在锥形筒上绑上线,然后跳过去,接着走线,最后“穿越”成功!</p><p>2.“穿越火线”计划书。</p><p>孩子们一起讨论了游戏规则,并按照自己的想法绘制了游戏计划书。</p> <p>3.“穿越火线”游戏实践中。</p><p>经过讨论,孩子们共同商量并制定了游戏的规则,并结合了以往经验,以及自己的计划,搭建出了层层关卡,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闯关的吧!</p> <p>排排队,来走线,一起跳过梅花垫~</p> <p>一二三,弯弯腰~</p> <p>爬的时候可不能碰到线哦~</p> <p>看我勇敢地走梯子!</p> <p>嘿嘿!你的考验可难不倒我~</p> <p>我一定能跳过去的!</p> <p>看我“水火机关阵”</p> <p>耶!我们打败了怪兽!</p> <p>4.我们的分享。</p> <p>5.教师思考:</p><p>在“穿越火线”这个游戏中,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通过制定游戏计划——设定游戏规则——搭建层层关卡——勇闯火线这一系列的挑战,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创造性地运用绳子设计运动项目,较协调地进行跳、钻、跑、爬等动作,发展了其动作的灵活性。</p><p> </p><p>故事四:绳来绳往之“钻渔网”</p><p>1.团讨:</p><p>结合班本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渔网是用绳子编织而成的,经过孩子们的讨论,他们决定玩一玩“钻渔网”这个游戏。</p><p>教师:“钻渔网”这个游戏听起来挺有意思,你们想怎样玩呢?</p><p>幼儿1:我觉得钻渔网的话需要一张渔网,我想和小朋友们用跳绳编织一张渔网!</p><p>幼儿2:我想先走线,再从渔网下边钻过去。</p><p>幼儿3:我想和许多小鱼小朋友一起钻渔网。</p><p>幼儿4:我想用锥形筒当障碍物,跳过锥形筒后要爬上梯子,最后钻渔网通过了我们就胜利了!</p><p>2.我想怎样“钻渔网”。</p> <p>3.“钻渔网”初体验。</p><p>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并画出了游戏计划,于是我们将这些想法付诸于实践,“钻渔网”开始了……</p> <p>我是编渔网的小能手~</p> <p>渔网固定不了,该怎么办呢?</p> <p>看!我们的新型障碍物!</p> <p>我来试试这怎么玩……</p> <p>好像……有点太拥挤了</p> <p>加油!马上就爬出来了!</p> <p>4.我们的发现。</p><p>这是我们第一次“钻渔网”,游戏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编织渔网时两根线交织的地方固定不了,一拿起来整张渔网就会散了;绑在两个锥形筒之间的线高度太低了,小朋友们爬过去容易撞到线;下了攀爬架以后到下一关的距离太短了,造成小朋友拥挤的状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团讨。</p><p>5.探索渔网的固定方法。</p><p>针对编织渔网时两根线交织的地方不能固定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讨论,孩子们踊跃发言,有提议用绳子绑起来的,有提议用铁丝扎的,有提议用短橡皮筋绑起来的。最终孩子们根据班上现有的材料,决定用短橡皮筋在两根绳子的交织处绑起来。</p> <p>6.探索锥形筒之间线的高度。</p><p>针对两个锥形筒之间的线绑的太低这个问题,孩子们决定把线绑在锥形筒的最顶端,同时规定了在钻爬锥形筒这个关卡的时候不能够抬头,也不能撅起屁股,不然头和屁股碰到线这个游戏就输了。</p><p>匍匐前进,冲破渔网!</p> <p>小鱼小鱼快快游,快快游到网里来~</p> <p>7.“钻渔网”大挑战。</p> <p>8.教师思考。</p><p>在“钻渔网”这个游戏中,孩子通过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参与到游戏中来。比如孩子在第一次编织渔网的时候发现渔网离开地面就散开来,经过思考、和小朋友们讨论,在第二次玩的时候,孩子们共同商讨出利用短皮筋固定渔网的方式,这样渔网就不会散开了,新编织的渔网还捞到了好多小鱼呢!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共同推助游戏的发展。</p><p>故事五:绳来绳往之“蚂蚁觅食”</p><p>一天在农庄里观察植物时,有个小朋友突然大喊:“你们快来看!这儿有一排蚂蚁!”小朋友们闻声而去,都在猜测这群蚂蚁去干嘛。有的幼儿说:“我觉得他们肯定是在搬家!”“不是不是,他们是去寻找食物!”还有的幼儿说:“看!他们在表演节目呢。”小蚂蚁到底去干嘛呢?经过小侦探们的分析,大家觉得小蚂蚁在寻找食物,于是,“蚂蚁觅食”开始了……</p><p>1.团讨:</p><p>教师:你会怎样玩“蚂蚁觅食”呢?</p><p>幼儿1:我想把绳子摆成一条线,小蚂蚁们抬着手沿着线走平衡,走过线就能拿到网上的食物。</p><p>幼儿2:我想两个人一组,分别走过危险或者安全的平衡板,走过绳子,闯关怪兽,然后在垫子上爬,接着再沿着绳子走,一边可以拿到食物,一边还要跳过梅花垫才能拿到食物。</p><p>幼儿3:我想让小蚂蚁蹲着沿着线走,再爬过3根线,拿到食物后原路返回。</p><p>幼儿4:我想先走过绳子,爬进网里,钻进网里找食物。</p><p>幼儿5:我想把小蚂蚁分成几组,每组的小蚂蚁要和旁边的小蚂蚁手拉着手,再扶着前面的小蚂蚁的肩,蹲着沿绳子走到终点就可以找到食物了!</p><p>幼儿6:我想用垫子搭一间小房子,小蚂蚁们钻过去,小朋友们用绳子做一个渔网,小蚂蚁要钻过渔网,才能拿到梅花桩上的食物。</p><p>2.“蚂蚁觅食”计划书。</p> <p>3.“蚂蚁觅食”进行中。</p><p>有了想法,行动当然要跟上,那就让“小蚂蚁们”开始觅食吧!</p><p>看!这是我们的蚂蚁窝~</p> <p>呼呼~先吃为快!</p> <p>快快闯关找食物!</p> <p>分享食物的快乐~</p> <p>排排蹲,找食物~</p> <p>抓好扶好,我们一起加加油!</p> <p>4.“蚂蚁觅食”大挑战。</p> <p> 5.教师思考。</p><p> 在前边几个游戏的基础上,孩子的身体素质、自信心与团结协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蚂蚁觅食”这个游戏中,孩子们都能够充分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与同伴商讨解决了游戏中存在的各种小问题,规则意识也树立起来,孩子在健康、社会、语言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p><p><br></p><p>第二篇章:绳子的室内玩法</p><p>游戏缘起:</p><p>为了让游戏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中,使孩子能够随时随地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不仅开展了以绳子为主题的户外游戏,同时,我们也在室内设置区域,在区域中投放不同各类的绳子,让孩子们更加自主、自由地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让孩子感受玩绳的乐趣。</p><p><br></p><p>游戏一:小球夺金牌</p><p>玩法:两个小朋友手拿跳绳,通过力量、坡度的控制等把乒乓球运送到“奖牌框”里。</p><p>关键经验:锻炼幼儿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手部力量的控制力等。</p> <p>注意注意!球来了~</p> <p>游戏二:叠杯子</p><p>玩法:两位小朋友四根线,通过调整手部力度把皮筋套在杯子上并把杯子叠起来。</p><p>关键经验:锻炼幼儿的观察力、精细化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p> <p>游戏三:风转子</p><p>玩法:幼儿拉住绳子两端,把中间的圆形纸板片往同一个方向转动到一定程度后往两边拉线,使风转子转动起来。</p><p>关键经验:锻炼幼儿的手部力量、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幼儿的专注力。</p> <p>游戏四:挑花绳</p><p>玩法:把一根绳子两端打结,按照“挑花绳”的步骤图把“花绳”变幻出不同的造型。</p><p>关键经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锻炼孩子手部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p> <p>游戏五:几何钉板</p><p>玩法:选出相同颜色的皮筋,按照提卡的形状将皮筋在钉板上摆出相同的形状。</p><p>关键经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及对图形的概念,锻炼孩子的手部动作、手眼协调能力。</p> <p>认真创作中~</p> <p> 我们的感悟:</p><p> 在这一主题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与绳子亲密接触,探究绳子的不同玩法,通过幼儿间相互合作创生出更多新的玩法,最后探究绳子与其他辅助材料之间的新玩法。整个游戏过程都是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不断的探索,从对绳子的认识——探究玩法——创造玩法,将游戏不断地推进、深入。《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发展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性、力量和耐力,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身体素质。因此今后我会继续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游戏活动,来促进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在课程游戏化大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反思自我,改变自我,挑战自我,为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