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销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居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p> <p>今日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长时间的阴霾渐渐消散,阳光洒下来,感受湿热气息中的凉风拂面。</p> <p>武汉连续多天的大雨,让整座城市的空间填满了热与湿。长时间的雨季使人们异常想念无雨的日子,也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夏之凉风、春之百花、秋之落叶与冬之白雪。</p> <p>炎炎夏日,似乎任何点缀都是多余。</p><p>不如借此机会褪去一身繁杂,穿上清爽简约的衣服,在柔软飘逸中学会静坐、采摘、寻幽、莳花、避暑 ….. 将生活的无奈、天气的炎热置身事外,关心自己和家人的每一缕呼吸。</p> <p>2020年三伏时间:</p><p>初伏天:7月16日-7月25日,共十天。</p><p>中伏天:7月26日-8月14日,共二十天。</p><p>末伏天:8月15日-8月24日,共十天。</p><p>三伏天,是一年气温最高的日子。</p><p>入伏之后,面对炎热潮湿的气候,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呢?</p> <p>伏天饮食注意事项:</p><p>1.多吃苦味食物。</p><p>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p><p>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p><p>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p><p>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p><p>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p><p>4.蛋白质供给需充足。</p><p>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p> <p>请不要过食冰镇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促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坚持在伏天喝热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随的寒气逼出来。</p> <p>伏天到来,因此要隐遁与沉潜,往内里求。比如静坐,哪怕一刻钟,当你能听到窗外树叶沙沙响,身上流汗也不心烦时,那就真的心静了。</p> <p>三伏天,炎热的夏日,人发呆放空后的自己就像一个空瓶子,倒尽了心中的苦水和脏水后空空如也,自然也就无忧无虑。</p><p>六祖慧能的说法: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 <p>让心静下来,不需要太复杂的味道。</p> <p>要说武汉解暑食材,一定少不了莲子。武汉人喜欢吃藕,藕是什么?藕是莲花的茎,那么莲花的果实是什么呢?没错,就是莲蓬里的莲子!</p> <p>民间有道:夏喝绿豆汤,冬煮银耳汤。</p><p>袁枚的《随园食单》里讲,熬粥需得“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粥”。苦夏里,室外是一波又一波的热浪,锅内的绿豆也在沸水里翻腾,绿豆与水,在不断的磨合中达成某种默契。</p> <p>人们常说,热在三伏。</p><p>对于中国古人来说,消夏消火,上士养心。消夏的上乘境界,是保持一种静心、清心、散心的平和状态,一种充满禅意的境界。</p> <p>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p> <p>大暑虽热,心却是明媚的</p><p>在这个夏天最后的节气里</p><p>让我们珍惜这阳光灿烂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