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书法园地】</p><p>作者/任永忠</p><p><br></p><p> 书法,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p><p> 学习书法,从欣赏入手,循序渐进,进入到线条、墨色、章法、书写内容、舒缓张弛。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宣泄人的喜、怒、哀、乐、忧、恐、悲、惊。</p> <p> 学习书法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参透了它本身的微妙变化,才能给人带来浓厚的兴趣。人有六欲:“眼、耳、鼻、舌、身、意”,字有:浓、淡、焦、润、疏、密变化;书法有:“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法。人有七情变化。按《礼记》观点指“喜、怒、哀、惧、爱、恶、欲”;按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按佛教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而医家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起伏变化,都能渗透到书法的变化境界。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也是这个道理。</p><p> 自古流传下来的天下三大行书: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生死观。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写就,文里尽是家仇国恨,情绪最强烈,通篇气势磅礴,郁金香拔纵横,一气呵成;宋代苏轼的《寒食帖》,传达的是人生失意的落寞委屈,是一种人人都不陌生的感受,但失意并未失态,落寞亦未颓废。点画结体也是如此,平和绵厚又柔中有刚,不亢不卑却又风骨独具。这些作品从文字内容到书法艺术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人的感染力如戏、如歌,若人生百态,如扣人心弦的影视作品。</p> <p> 字要全面的体现思想,要不断的发现发掘它的魅力。平庸的练习,满足现状,就走进了学习书法的死胡同。书法为什么不能登峰造极,就说明书法艺术的艺无止境,历朝历代的书法名家,其作品表现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这就像做人一样,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但打动人心的还是他的内涵,他的思想,他在环境中磨砺的冲动形式。</p><p> 我们客观的讲,学习书法,看字要看有没有帖味,这是书法的根基,从书法历史上看,还没有那个人不依古法就能创造出感人的作品来。看看古代书法家,都从法帖入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循序渐进,在求变中提高。在一幅作品中很难表现出人的内在与外在变化,但稳定的人品、人格魅力一定会从作品中透出。</p> <p><br></p><p> 书法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变化。读帖是研究学习书法的重要环节,读不懂帖的味道,就练不出到家的功夫。那些名家法帖都各有特色,不会读帖,就参悟不透它的内在美。</p><p> 读帖练帖要先从自己喜好的风格入手,随着练帖的水平提高,达到能背临的程度后,保持了其本帖的用笔技巧后再換帖,不然就会进入到迷茫的程度,这是字无变化给人带来的结果。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帖延续的补充,新帖的不同笔法,会唤醒变化的新鲜感,消除保持中不变的气馁、乏味。另外,每个法帖的特点都不同,运笔方法也不同,所以,换贴是改变新鲜感的需要,是保持在变化中无穷无尽追求的需要。</p><p> 书法的变化,主要就是墨色浓、淡、焦、润的变化。章法的变化是疏、密、张、弛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要做到反差的高度,是个用一生来探讨的问题。浓者一池碧水,淡者不露痕色,焦者干枯冽燥,润者春芽破土,疏者放浪形骸,密者难以透风。作品要有字眼,还要有洽到好处的留白,这样的作品才耐人琢磨,趣味无穷。</p> <p> 在学习书法中,一定在变中求索。刚入门的帖,犹如看到仰止的宝藏,从头发掘,从头欣赏,爱不释手。练习,发掘,上瘾,引人入胜,能让人废寝忘食,魂不守舍,每笔每画都渗透着新鲜的灵气、诱人的光芒。</p><p> 书法在学到背临日久,不满足于现状时,就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感觉往复于乏味之中,懈怠了,厌烦了,这是失去了变化的体现。谁不喜欢千变万化的诱惑,谁又愿意欣赏僵硬无味的运笔?</p><p> 当你把字写到几百遍,形仍同出自一个模子时,自然会乏味。有的人一生也就保持着一样的字形神态,连真、草、隶、篆书体都不换。让我说,这种循环往复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他们是怎么保持下来的,真让人佩服!</p> <p> 我想,学书法就应该日有进步,时有惊喜。变化的元素很多,墨色、运笔、结构、章法、各种古人法帖的特点等……,都有其千变万化的因素,研究、发现是个无穷追求。就按照视觉艺术的观点来说,也是如此。没有新鲜感的一味追求能有意义?能有吸引吗?</p><p> 每个人的视觉艺术欣赏都在不断的更新,表达人思想的艺术作品,也会跟随人的欣赏水平需求而变化。所以,书法艺术的变化,就是艺术本身的生命力。就因为求新求变化,才有那么多的后来人发扬和继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