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竟--布鲁氏菌病

魏选莉

<p>一、病例分析:</p><p> 患者闵某,男性,56岁,因反复发热20余天,于2020年3月9日入住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否认接触武汉来华人员,否认与华亭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有接触史。体温最高39℃,以下午及夜间发热显著,自服药治疗11天(具体用药不详),伴乏力不适,无寒战,无肢体抽搐,无意识障碍,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腹痛腹泻。</p><p>体格检查:</p><p> 体温36.5℃,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90mm/Hg,体重70Kg。</p><p>辅助检查:</p><p> 3月9日: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单核细胞绝对值0.61×10∧9/L,呼吸道八项阴性。</p><p> 3月10日: 患者诉3月9日下午5时出现发热,3月10日清晨6时许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9.5℃,伴寒战、盗汗,随采集第一次血培养,不排除结核,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7U/L,谷草转氨酶98U/L,谷氨酰胺转移酶439U/L,碱性磷酸酶165U/L,降钙素原0.35ng/ml,血沉10mm/h。</p><p> 3月11日:患者诉3月10日夜间出现发热,体温39.8℃,伴寒战后出汗,随采第二次血培养。实验室检查:甲功八项正常,感染八项正常,抗环瓜氨酸抗体(阴性),行骨髓穿刺,未见明显异常。</p><p> 3月12日: 患者诉3月11日下午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1℃,随采集第三次血培养。</p><p> 3月18日:患者诉15日16日无出现发热,17日下午7时许再次发热一次,体温37.8℃。实验室检查:危急值报告血培养提示有细菌生长,具体菌种待检。</p><p> 3月20日:患者诉再无发热、无明显不适。实验室检查:血培养报告布鲁氏杆菌生长,人布鲁氏菌IgG抗体(阳性),谷丙转氨酶39U/L,谷草转氨酶23U/L,谷氨酰胺转移酶195U/L,碱性磷酸酶87U/L。</p><p> 再次询问患者,患者诉发热前有接触过生羊肉,考虑为接触性传染布鲁氏杆菌病。</p> <p>二、微生物学检验:</p><p> 本菌传染性大,要注意防止实验室污染。</p><p>(一)分离培养</p><p> 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盗汗时,分别于3月9日、3月10日、3月11日采集三次血培养于双相培养瓶中。置37℃10%CO2环境中培养,每天检查一次,如无细菌生长则摇荡培养基,当培养至8天时,其中3月10日179号血培养瓶有细菌生长,随转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放置37℃10%CO2环境中培养至72小时时,血平板菌落无色,半透明,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中央稍凸起,无溶血。麦康凯平板上无生长。</p><p><br></p> <p>血培养培养至8天</p> <p>血平板培养24小时菌落</p> <p>血平板培养72小时菌落</p> <p>  挑取血平板单个菌落,革兰染色,为革兰阴性球杆菌,菌体大小(0.5-0.7)um×(0.6-1.5)um,分散存在,呈细沙状,偶见聚集成小团块。鞭毛染色,无鞭毛。无芽孢。</p> <p>革兰染色光镜下形态(×1000倍)</p> <p>生化反应特征:</p><p> 触酶和氧化酶阳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尿素酶强阳性。</p> <p>触酶、氧化酶实验</p> <p>硝酸盐还原实验</p> <p>尿素实验</p> <p>微生物血培养结果:经10天培养:布鲁氏杆菌生长。</p> <p>(二)血清学检查</p><p> 通常作凝集试验,判定凝集效价1:50可疑,1:100以上为阳性。效价增高4倍以上时,更有诊断价值。</p> <p>三、布鲁菌病相关知识:</p><p> 布鲁菌病又称波浪热,是布鲁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发热多不规则,5%-20%出现典型的波浪形,常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关节痛呈游走性,主要累及大关节。</p><p> 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可经皮肤及粘膜接触传染,还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p><p> 病菌自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随淋巴液到达淋巴结,细菌在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灶。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解,随之大量细菌进入淋巴液和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在血液里细菌又被血流中单核细胞吞噬,并随血流带至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p><p> WHO首选多西环素(又称强力霉素)(每次100mg,每天2次,口服,6周)联合利福平(每次600-900mg,每天1次,口服6周)或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每次1000mg,每天1次,肌内注射,2-3周)。</p><p>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经规范治疗大部分可治愈。</p><p> 对疫区的传染源进行检疫,治疗或捕杀病畜,加强畜产品的消毒和卫生监督,做好高危职业人群的劳动防护和菌苗接种。</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