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读后感这样写</p> <p> 说起写读后感,的确是一件令家长和孩子头疼的事。因为我们很难有创新,很多时候,拿着一本书先写第一句: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然后翻开书前面或背后的内容简介开始抄: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的故事。最后,一句话搞定:掩卷沉思,我深受感动……用这样的方法,一个上午估计可以写五篇读后感呢!恐怕我们的孩子写的读后感也是这样的三段论,没什么特别之处。</p><p> 那么怎样才会既能写读后感又能写出不一样的读后感呢?</p><p> 首先,孩子们得明白,读后感重在“感”,要重点写自己读后产生的感想、思考、评价以及联想到的事情,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独创。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只需简要写出,无需长篇大论地引用摘录。如果用百分比来划分,“感”大概应占全文的七成,“读”最好不超过全文的三成。可是孩子写的读后感往往本末倒置,用很大篇幅来进行内容介绍,自己的感悟却一笔带过,完全背离了写读后感的初衷。</p><p> 再者,“读”和“感”不能生硬地排列,很多孩子在写读后感时,总是先写书的主要内容,再谈谈自己的感想,连过渡语都是一样的:“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由地想到了……”这样的读后感缺乏新意。我们提倡“读感结合”,交叉进行。怎么操作呢?可以在介绍了文章内容以后谈谈自己的感想,又在谈感想发议论的同时回到文中去印证。可以使用自然的过渡语,如:“文中讲了一个……故事(主要内容介绍)……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正如文中父亲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过渡方式,在具体行文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使读和感自然过渡,紧密结合。 </p><p> 要把“感”写饱满、生动,一定要有具体的事例。一篇读后感如果全是作者的抒情感慨,就会显得空洞。事例来源很多,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举他人的故事,甚至动植物、自然现象都可以成为例证。还可以引用报刊、书籍、传统习俗、名人名言来举例。总之,读后感的事例,考的就是作者的旁征博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个例子后面最好能做个小结,使之得到升华。比如在一篇关于母爱文章的读后感里,作者引用了沈石溪的作品《斑羚飞渡》作为其中一个事例,就可以这样作结:“由此看来,母爱、亲情、友情不仅在人的身上,在动物身上也能体现出来。”有的孩子一心想着找更多的例子,却往往忽略了文章中的事件,其实,对文中的事件进行深入剖析体会,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p><p> 至于题目,如果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凸显主题,也更有气势。正标题揭示主旨,精炼有力,副标题很简单,就是在正标题下方打一破折号“读《……》有感”。如:为生命而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坚持不懈的力量──读《从奴隶到将军》有感</p><p> 读后感是一种特别的议论文,是看了一本书后发表的议论,自己的体悟就像论点,找的例子就像论据。对于孩子们来讲,的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练习慢慢积累经验,不要急于求成。有时候,只写一两段读后感悟,是一种好的方法,类似于前面提到的片段攻克法。</p><p><br></p> <p>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说到的一些写读后感的方法:</p><p>● 读后感重在“感”,要占全文篇幅的70%左右。而且“读”和“感”要交叉进行,告别老套的三段论。</p><p>● 读后感的例子来源很广,每个例子后面最好做一个小结,使其升华到主题层面。对文中事例的挖掘和剖析也是一种好的途径。</p><p>● 题目最好采用正副标题。</p><p>习作范例:</p><p> 伟大的母爱</p><p> ——读《懂你》有感</p><p> 如果有人问你:“这世上最伟大的是什么?”你会怎样回答呢?如果是我,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当然是母爱!”是啊,这世上还有比母爱更伟大、更无私、更令人感动的东西吗?</p><p> 今天,我读了一篇感人的文章《懂你》,里面讲了几个关于母亲的故事。其中一个是发生在医院里的故事。病房里,一位身患白血病的母亲用自己仅剩的时间争分夺秒地为深爱的女儿织毛衣,那是一件用伟大的母爱一针一线缝织的毛衣呀。那件毛衣充满着浓郁的母爱、温暖的亲情。织好后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枕头下。当她知道自己可能会在三天后的6月1日死亡时,便做出了与死神周旋的决定。四天后,她从半昏迷状态下醒来,得知已经是6月2日,安详地闭上眼睛,离人们而去。这是不能用语言形容的伟大母爱,为了不影响女儿节日的心情,她是那么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如果没有伟大的母爱在背后支撑,是没有人敢与死神抗争的啊!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妈妈,如果她是文中那位母亲,一定也会为了自己的女儿,向生命最后的希望发出呼唤,尽自己所能,维持生命最后的烛光……</p><p> 文中还讲了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母亲怀抱一个婴儿被困在了废墟里。救生员们四处搜寻,可就是发现不了她们,婴儿嗷嗷待哺,已经奄奄一息,那位母亲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用尖利的石头割破静脉,把鲜血滴进婴儿嘴里。当人们终于找到她们时,那位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而那个婴儿,则以响亮的啼哭歌颂着母亲的伟大。如果没有母爱的支撑,她能有足够的勇气用自己的鲜血去挽救一个生命吗?读了这个故事,我被那位母亲为了孩子大无畏的勇气所深深打动:那滴进孩子嘴里的哪里是鲜血呀,分明是母亲生命的唯一希望,是母亲满腔的爱。鲜血一点一点地滴进婴儿的嘴里,婴儿的脸色渐渐红润,她的生命在渐渐复苏,母亲的生命之火却在一点一点地熄灭,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相信,当那个婴儿长大成人听说了关于自己母亲的故事后,她一定会将这份伟大的母爱传递下去……是啊,天下的母亲不都是这样的吗?我又想起了我的妈妈: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我当时还理直气壮,把妈妈都气哭了。如今想来,我是多么后悔,自己是多么不懂事,怎么就忽略了妈妈的心情呢!我真想给妈妈由衷地说一声:“对不起。”</p><p> 正如文中所说:“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奉献和付出。”读了这篇文章,我真的懂得了母亲,懂得了母爱的意义。 </p><p>简评: </p><p> 文中有对原文故事的简要叙述,也有对事例本身的深度感悟和剖析。虽然作者没有过多地列举其他的例子,但丝毫不影响这篇读后感的饱满和生动。</p><p>所以,读一些故事性很强,尤其是由好几个小故事串起来的文章,写读后感,不要舍近求远,就在故事本身下功夫,谈自己的感想和思考,写出来的效果会比从书外找一大堆事例来堆砌的效果好。</p><p> 读后感的开头也很重要,这篇开头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告别了“今天我读了一本感人的书,名字叫……”的陈旧开头。其实有很多开头方式可以尝试:如引入式(引文式)、以身边的例子入手式、提问式、抒情式、感受式开头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