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新花溪》流光溢彩.远方的客人看过来

仁者忍者行者

<p>  雨!雨!雨!好大的一场雨!可是,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花溪街道文化中心多功能厅里正在进行的“麻雀艺评”进基层文艺评论活动——《光影中的新花溪》。7月17日上午,巴南区副区长冯毅梅、巴南区宣传部相关领导、巴南区文联主席戚万凯与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卫洪一道,陪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奉节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委、县文联等党政领导,冒着疾风骤雨走进了活动现场。</p> <p>  一曲由戚万凯作词、曹秋圃作曲的“麻雀闹春”把远道而来的客人带入了“麻雀艺评”的奇妙世界中,窗外的风声雨声如何敌得过这动听的旋律?</p> <p>  首先 “精品赏析”环节就令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只见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窦绍林老先生,如数家珍一般分享了几幅古今中外的经典摄影作品。作品的文献性、纪实性、批判性、时代性和艺术性,扩张了观众的视野;作品背后感人的故事,更令现场的、花溪街道辖区的文艺评论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文艺骨干等100余人和奉节客人一起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p> <p> 接下来在 “引你入门”环节中,区摄影家刘纪湄老师简要地讲解了摄影的入门基础知识。“快速"地把观众从“看热闹”引入了“看门道”。这么快就从“外行人”变成了“内行人”?相信许多人和奉节客人一样,心中有疑问。别急,请看“博士问答”环节。</p> <p> 巴南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波这个“土博士”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十有八九都被现场观众答对了。尤其是现场一个八九岁小男孩,对答如流的表现令他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危机感。于是,观众的掌声再一次淹没了窗外的风雨声。</p> <p>  此刻,窗外依然风急雨骤,但室内的艺评活动却也达到了高潮。 “麻雀闹春”环节,观众用刚刚学到的鉴赏知识,对辖区群众“随手拍”的照片进行了点评——“挑刺儿”。这一下可热闹了!随着美丽主持人陈映月一张张照片的展示,举手发表见解的观众十分踊跃,争论之声如同麻雀闹春一般此起彼伏。忙得陈映月像一只灵动麻雀一样,围着活动现场欢快的飞来飞去递话筒。令人捧腹的是,几位耄耋老人用地道的重庆方言对一些作品做了风趣的点评,就连矜持的冯毅梅副区长和庄重的客人袁正领先生也忍不住优雅地莞尔一笑。</p> <p>  热闹过后,即是宁静。此时,连屋外的风雨也屏住了呼吸。只因为此刻,巴南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明霞正在深情地讲述“走三峡”摄影背后的故事。那一张张摄影作品,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她们“走三峡”所经历的的苦与乐。更有她们与三峡民众一起,脱贫攻坚的感人画面。尤其是她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要想拍出一幅好照片,必须要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她这一番话,犹如一道灿烂的阳光,照亮了观众的胸膛。</p> <p> 谁说不是呢?在紧接着的“言为心声”环节,一个观众就说出了内心的感动,分享了他今天的收获。他说:感觉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环节,分明就是一场生动的课堂。不仅增长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对摄影作品的鉴赏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因为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对其灵魂进行了一次洗礼,提升了他的精神和思想境界。他的发言引起观众的共鸣,雷动的掌声流露出人们内心的激动。</p> <p> “专家点评”环节,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文勇先生对此次“麻雀艺评”基层文艺评论活动,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他还感慨万分地表示,从这些“小摄影家”、“小评论家”和社区群众踊跃的参与度,以及表现出来的不俗见解,不难看出巴南将来的文艺繁荣和评论艺术的发展实在是未来可期啊。</p> <p>  “嘉宾感言”是活动的最后一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激动地对此次艺评活动发表了感言。他表示:他的“第一感觉是震撼、震惊。活动形式具有创新性,活动内容充分体现出专业性、艺术性与思想性。通过对文艺评论活动的设计和包装,让其更加的基层化和大众化,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艺术修养,这样的创新性实在值得全国各地借鉴。他还衷心地祝愿巴南区“麻雀艺评”活动越办越好,继续扩大影响,使之形成燎原之势,走向全国。</p> <p>  《光影中的新花溪》 艺评活动圆满地结束了,屋外的雨依然下个不停。那摇曳的雨帘、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那美丽绽放的水花,仿佛要让人们记住:最美的,依旧是这个下雨天………</span></p> <p>  正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也留。紧接着袁正领先生和奉节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等党政领导一行人在巴南区副区长冯毅梅、区文联主席戚万凯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花溪街道313会议室召开: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麻雀艺评”调研座谈会。</p> <p>(图片源于摄影爱好者万承尧、冯亚宏、胡勇/文·刘仁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