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建设路

大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设路是处于涧西区,与中州路平行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道路。东起七里河,西至谷水街。</p><p class="ql-block"> 这条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洛阳工业大建设时期的配套设施。许多年来,它承担的不是城市市政功能,而主要是为生产服务的。路上承载的是运送生产物质和产品的车辆,以及每日川流不息的上下班人流。</p><p class="ql-block"> 它最初叫纬一路,"文革"时称作大庆路,工业学大庆的意思。后改为建设路。无论叫什么名,都与工业生产和建设密不可分。正因为此,道路两侧,密布工矿企业。北侧,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洛铜(原名黄河冶炼厂)、洛轴、一拖,中信重工(原名矿山机械厂)等特大型国企。而南侧,则是一些集体小厂。如润滑工具厂、蓄电池厂、标牌厂、针厂以及各种为大厂服务的配件厂等等。</p><p class="ql-block"> 各大厂厂门前,都有中间为花坛的双行道路,与中州路相连,便于居住在中州路以南生活区的职工上下班通行。由于建设路与中州路之间隔着一条为工厂排放工业废水而建的大明渠,为方便职工就近上班,大明渠上自东向西搭建了七、八座小铁桥,又形成了连接建设路和中州路的便捷小经。这样,骑自行车上班的可走厂前大路,而步行上班的则大多走了小铁桥捷径。</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条路是十分静寂的。除了偶而开过的解放卡车和前苏联产的嗄斯卡车,一天到晚几乎难见人影。路北各大厂围墙间,是土路或炉渣路,路边杂草从生,十分荒凉。而南边生活区的职工都是走路上班,绝少见自行车。</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后,自行车多了起来,建设路的早晨,也渲闹起来。每天早上6点半后,路上就响起了骑车上班的清脆车铃声。7点后,数不尽的自行车从西工、老城滚滚而来,在建设路上汇成了壮观的洪流。而在几大厂矿门前,汇合了从中州路南边街坊里涌入的自行车浪潮,场面更为壮观。为避免拥堵,各大厂早上都会在门前丁字路口派厂警指挥交通。金色的朝阳把柔情的光波洒在骑车人的后背,无数条腿在重复着圆周运动,叮呤叮铛的自行车铃声,汇聚成了奔向工作岗位的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建设路,比较窄。路两侧没有道牙,紧贴着排解雨水的土沟。沟边是长得不高,树冠不大的刺槐。由于路上几乎见不到汽车,由东往西的自行车流占滿了大半个路面。有的二、三并骑,说笑而行。有的单抢匹马,铃声急促,在车流中左挤右钻,这往往不是秀车技,而是急着上班。不时有人碰见本单位的人,互相打着招呼汇合一起往厂里赶。</p><p class="ql-block"> 不难想像,建设路上一顺儿摆下了四个国有特大型企业,十几万产业工人,每天早上,在朝阳的护卫下,几乎同一时间段骑车涌入建设路,那种壮观,再也无法复制,再也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虽不在建设路上的企业上班,但路北的大厂,路南的小厂,都有我认识的人。所以,我也会经常骑行这条路。</p><p class="ql-block">夏日,到黄冶,洛轴找同学玩,不为看他们如何工作,而是要去占点小便宜,饱饮厂内大量免费供应的冰水。也不知水里添加的是白糖还是糖精,反正是既香甜又冰爽,好喝!在洛轴的锻压车间,看到十几个工人,穿着油污的工装,共同怀抱一根十几米长,直径5、6公分的钢柱,伸到火红的炉膛里来回翻滚着加热烧红,再送进锻压机内。一个个都是大汗淋漓。我心中很有祟敬感,这时,一大碗冰水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慰贴了。</p><p class="ql-block"> 我还在一拖总装车间看过东方红履带拖拉机的装配全过程。每个工位装一组配件,一环扣一环。拖拉机的骨架一个跟一个在总装线上缓慢挪动,随着每个工位上工人手中拖着长长汽管的气动工具呲呲旋转着上紧罗帽,各种大小配件就仿佛一件件衣服、鞋帽穿上了身。到了装配线尽头,就"容光焕发"地下了线,轰鸣着开往停放场。</p><p class="ql-block"> 总装线上嗡嗡的震动声还在耳廓里鸣响,我又来到拖厂大门斜对面的针厂,找在这里工作的一位老同学。看到那小小生产线上流动的纤细纲针,想想刚刚看过的拖拉机生产线 ,不禁感慨起来。用大象和蚂蚁来比喻这两种工业产品,再贴切不过。一个特大型企业,一个集体小厂,会在建设路两侧,碰撞出″我们工人有力量"的豪迈音符。那时建设路所迸发出的工人力量,大到洛矿生产的万吨水压机,精密到洛轴的航天轴承,耀眼到黄冶厂的铜板铜棒,也纤细到集体小厂的一根根缝衣针,一枚枚胸佩的小标牌……也就是在那个年代,产业工人们才可以真正把"我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唱响心声,唱出自豪。</p><p class="ql-block"> 建设路上,壮观热闹的上班之晨交响乐,贯穿整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建设路实施了第一次大修,拓宽了路面,加装了道牙。但早晨的自行车洪流画面依旧。</p><p class="ql-block"> 建设路上,还有两座始建于60年代的高大伟人塑像,这可视为这条路的标志性建筑,分别耸立在一拖和洛轴门前。历经数十年风雨,典型的时代特征牢牢地植根建设路上,昭显着建设路的独特风范。试想,建设路上若缺了这两尊塑像,就必然失去了灵魂,而无所附从。只要伟人仍屹立于建设路上,人们就仿佛又听到60年前那风趣而又果断的话语:洛阳多少个皇帝都放下了,难道还放不下一座拖拉机厂吗?这下明白了,为啥叫建没路?就是要建设新工业,新洛阳,新中国。</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路南的集体小厂陆续退出市场。路北的国有大企业,也在一轮轮的国企改革中,缩减了生产规模。或在郊县、新区建了新厂。大批职工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签约下岗……</p><p class="ql-block"> 建设路上,晨起上班的自行车日渐稀疏。而路两侧,高楼一幢幢竖了起来,饭店、商店多了起来。九十年代未,公交公司曾在这条路上试运行了公交,是十几座的中巴车型。由于当年鲜有人乘坐,自生自灭了。新世纪后,这条路上有了全线运行的15路车,及区间运行的23、27、45路车。路两侧建的小区多了,出行也方便了。一条条公交线路开通,各大厂围墙之间也形成了嵩山路、华山路、衡山路等繁华街道,把建设路与机场区域,火车站区域连接起来。建设路也从一条服务大厂生产的道路华丽转身为真正的市政主干道。</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前的建设路,晨起的自行车洪流是一大奇观。而整个白天,路上鲜见车辆和行人。天一入夜,更是万籁俱寂,昏黄暗淡的路灯下,偶而闪过一辆二辆自行车,也是下夜班的职工。</p><p class="ql-block"> 而如今,入夜路灯炫目,路两侧灯红酒绿。诸如邓记烤羊腿,北京峥峥饺子之类的饭店,透过明亮的厨窗,可见桌满人稠,食客们春风满面,吆五喝六,大块朵颐。而建设路主干道和两侧慢车道,无论昼夜,小汽车,公交车、电动车、摩托车川流不息。从上世纪的早晨自行车洪流,到如今昼夜不息的机动车浪潮,这不是一般的演变,而是时代潮流推动的巨大变革。</p><p class="ql-block"> 建设路,你不仅脱胎换骨了,而且而更加繁忙,承载起了更多的城市道路作用。也许若干年后,伴随这条路六十年的大工厂都搬迁了,标志性的厂门也消失了,代之而起的可能会是大片的高层建筑。但仍希望保留建设路的路名,保存那两尊伟人塑像。因为这是火红的时代标记,绝不能轻易抹去。</p> <p>早期的建设路</p> <p>建设路上一拖厂门外不同时期</p> <p>建设路北洛轴办公楼</p> <p>建设路东头的洛铜办公楼</p> <p>建设路西头的洛矿办公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