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聊城“光嶽楼”,也称“光岳楼”,“东昌楼”或“鼓楼”,在聊城东昌府区古城的中心地带,建成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楼高33米 ,聊城光岳楼是庄严雄伟的木质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p><p>光岳楼为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通高33米,由墩台和四层主楼组成。它与鹳雀楼、岳阳楼、 黄鹤楼、太白楼、蓬莱阁、滕王阁、镇江楼、大观楼、甲秀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p><p>光岳楼除墩台外墙为砖石结构外,其余廊檐柱体均为木质结构,且整个楼体无一枚铁钉镶嵌。自建楼六百多年来,经历了多次地震及火灾隐患,光岳楼始终保存完整无缺。</p><p>光岳楼东门是进入楼阁内部的唯一通道,其余三面的劵门常年不开。四方劵门上均砌有门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p><p>北门的“光嶽楼”三个字,是郭沫若 先生1974年为纪念光岳楼建成600周年题写的,白底黑字,气势磅礴。南门檐下匾额上的“神光钟暎”四个大字是清康熙皇帝所题,蓝底金字,边缘装饰有龙纹、玉玺。东面檐下悬“太平楼阁”匾额,为清康熙60年(1721年),“字压天下”的聊城籍状元邓钟岳所题。西檐下的“就日瞻云”,白底黑字,是清代史学家解岗所题。</p><p>光岳楼历史悠久,它的建成和留存是齐鲁人民和鲁西北百姓的荣誉和骄傲,它得益于生活在民间的能工巧匠的匠心独运和精美设计,也充分彰显了鲁西古运河沿岸的历史人文和文化底蕴。</p><p>光岳楼在古运河河道旁边,往北走一千多米是庄严雄伟的古城北城门及渗透了年代沧桑的城墙遗址。顺着城门向西北方向走,有道路和东昌湖连接,东昌湖湖水清澈,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水天一色,甚是勃然壮阔。东昌湖北岸是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门口有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八个鎏金大字,馆内苍松翠柏掩映着孔繁森同志纪念堂,纪念堂里有孔繁森同志雕像和生前事迹展览橱窗及书籍陈列。</p><p>在光岳楼和北城门之间的地段,还有许多书院,人物雕塑及中医药厅堂。房屋建筑大气恢弘,雕梁画栋,飞檐廊台,很是壮观。其间的人物雕塑,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有习武健身的,伸拳抬腿;有抬轿娶亲的队列,人物个个满脸喜气;有撸袖抻杖做饼的,充满了劳动的乐趣。</p><p>东昌湖和古运河河道相连,这池水浩浩殇殇,绵延数十里,并且把城中的河流连接地四通八达,乾隆爷三下江南,每次都从聊城运河水域坐船经过。水城是因水才美丽,水是万物之源,水是有灵性的载物主,是水的韵味滋养了千古水城文化;是水的灵长,繁荣了这座江北水城的政治经济,从而使百姓富足、平安乐业,进而来拥戴依托国家繁荣富强、兴旺发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