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精英教育,还是“优秀的绵羊”?

知行(图文原创)

<p>一口气读完原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著作《优秀的绵羊》,阅读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个错觉,以为是在读一个中国大学教授在探讨中国高等教育一样。这种错觉虽然和译者“信达雅”的翻译笔触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作者在文中提出的美国大学生的问题和美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与中国的何其相似。</p> <p>不是吗,在作者的眼中,精英院校里的学生几乎都是“优秀的绵羊”,他们聪明上进,奖项傍身,但同时又胆怯焦虑、对未来一片茫然;他们老老实实和周围的人一样努力获得社会公认的金钱和权利、每天完成着一项项学习和工作任务,但同时却不知道解决这些有什么意义。</p> <p>这让我想起几年前中国学者钱理群教授曾经指出的,中国大学里包括最顶级的北大、清华,正在培养着一批批 “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这群人也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是为利己而不是利他的目的而服务。</p> <p>传统意义的社会精英,不应该是“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至少,也应该领悟到本身生命的意义。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优秀的绵羊》这本书尝试探讨了这个问题。</p> <p>本书第一部分“优秀的绵羊”给出了作者眼中目前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p> <p>其中“第1章: 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中,作者剥去名校大学生们外在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深刻地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他们对成就和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他们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我想,这也就是近年中学生、大学生们自杀率畸高,青少年抑郁症大量存在的原因吧!</p> <p>在“第2章哈耶普的上位史”中,我知道了以美国顶尖名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为代表的美国名校的成立初衷——它们于19世纪末为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培养子弟而建校,在20世纪初开始抵抗犹太冲击努力维护传统贵族也就是所谓OLD MONEY的优势,再到20世纪中叶时审时度势开始接纳上升期阶层子弟所以发明了SAT选拔制度以任人唯贤,直到如今获得名校入场券的竞争白热化,导致了学生们疲于奔命,不成为优秀的绵羊又能如何?</p> <p>在这样的竞争白热化形势下,“第3章 天才背后的魔鬼式训练”让我们看到了和中国教育现状极其类似的美国培养精英之路。作者提到了众人皆知的犹太家庭赋予教育成败的罪恶感,在其他文化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倘若你不能给你的父母带来荣誉,你将深感罪恶。许多人抗议《虎妈战歌》作者蔡美儿的育儿方式,同时也有不少人赞赏她的风格。她所呈现的是中上阶层家庭教育的一个极端典范:她对两个女儿的教育,除了无情的压力,就是对成绩的无限追求,这不就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目前的现状嘛!我在一次陪孩子参加校外考试时和其他学校的家长闲聊,北京一所顶级名校的家长告诉我们,他们学校的校风是“鄙视”——鄙视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同时自己也被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鄙视着,成绩最差的同学是被所有同学和老师所鄙视。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处于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心理上会出现两个极端,左边是自负,一种看不起他人的心态,右边是自卑,一种看不起自己的心态,不少青少年不断地摇摆于这两端之间。</p> <p>最后,在“第4章一流名校是如何运行的”中, 作者无情地揭露了目前美国教育产业化的本质,把高等教育的运作模式转型为消费者驱动的市场模式,谁有支付能力或者生产能力谁就被重视;谁不能,谁就将被严格审视。因此,出于效率和效益的考虑,高校重在追求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于是,“优秀的绵羊们”就这样被教育流水线迅速高效源源不断地培养了出来。</p><p>。</p> <p>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否定和批评的态度把目前名校学生和名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但他的目的并不是提出问题,作者在随后三个部分的论述中分别从学生自我、高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p> <p>第二部分“自我”中,作者阐述了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摆脱这个制造绵羊的程序,找到一条属于自我的人生道路。</p> <p>在“第5章 大学的使命”中作者指出,成人的标志是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而大学可以做的就是提供有效的工具帮助甚至迫使个人开始“灵魂铸造”的生命工程,发现自我,获得实现自我的方法与手段。</p> <p>在“第6章创建自己的生活”中作者给出了他认为正确的人生方向以及面临的风险。 他援引《临终时最遗憾的五件事》(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的作者——一位临终关怀护士揭示了她的对象在临终前最大的遗憾:“我真希望自己有勇气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他人期望的阴影之下。” 他批评现行教育系统中过于强调“价值”,指出理想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珍贵,能够如宗教一样给予青少年力量以抵挡地位、财富和成功的诱惑,使学生具有最强大的精神自主性,对外界声音的依赖性最低;他也提出了幸福感的问题,援引学术界的结论:在满足基础物质条件之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健康的社交圈以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宣称,人就是社交体,每个人的幸福来自他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之时。严格来讲,这种个人能力就是人所擅长。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我认为人的一生就是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探索世界影响世界的过程,在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而大学阶段就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p> <p>同时作者认为,“质疑是一种技能,犯错是智慧的基础”。一直成功(即从未失败)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脆弱的表现,因为出于害怕失败,个体往往放弃一些本来能够造就他成就自己的机会,精英式的职业发展路径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是一道极其乏味无趣的风景线。精英们体味不到不确定性的愉悦,总是在求稳;从未任由生活自由发展,总是要保持冷静和秩序;从未追随理想,总是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负责。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痛过,才是真实的。</p> <p>世界应该是公平的,但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人的基因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将永远不会公平。重建自己的生活是一种特权,有机会追随自己的热情是每个人最终应得的权利,即使公开反对这些不争的事实,我们也并不能使它们完全消失。</p> <p>在“第7章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中,作者对“精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公民和思想家。思想家是一群敢于质疑权威,而不是一心追求成为权威的人士,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思想家;思想家是以批判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组织和社会的人士,他们能够把批判落实到实处,并不一定非得是学术界的学者。思想家具有叛逆思维,不只是解答问题,还提出新的问题;不只是完成任务,还思考任何一件事情的价值所在;不只是勇于冲锋陷阵,更重要的是为公司、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制订新的战略方向。</p> <p>随后,作者在本书第三部分“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中详细讨论了大学应该拿出什么样的教育,他重点强调了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科学的价值以及小班授课等教学形式。</p> <p>作者首先在“第8章 博雅教育与人文经典”详细论述了博雅教育和人文经典对创造自我、认识自我、独立的思辨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作者通过一份对企业的调查问卷以及横向对比职业技术类学校的SAT成绩,说明博雅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优秀。</p><p>&nbsp;</p> <p>而在“第9章 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中,作者强调了优秀的教师是优质教育的必需品,认为优秀的教师能够激发并唤醒潜伏在每个学生体内处于睡眠状态的能量。作者认为,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最核心的能力应该是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掌握一项技能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练习,那么培养思考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就是本科、硕博士以及工作时间的总和。在本章中,作者指出某些常春藤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警告全职教授不要过于投入教学,“教授缺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同时,他也严厉批评了2010年以来风靡全球的慕课这种教育形式,毫不客气地指出这种教学形式的确廉价,但是它对于课堂教学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一点我完全赞同,因为2011年在慕课刚刚在美国风靡时我就对它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很快意识到它很可能是一种新形式的电大课程从而提出反对花费大量社会资源(老师的时间精力、Mook录制设备投入、网络系统的搭建等)去录制大批教学效果好不了的慕课课程。可惜这种声音完全淹没在高校管理者对慕课的狂热声浪中,直到大批花费巨资打造的慕课、智课们在中国的网络上汹涌而来又根本没有几个人使用,悄无声息死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之中。</p> <p>作者最后在“第10章 隐藏的常春藤”中,极力推崇博雅教育最好的执行载体——文理学院,他把文理学院叫做隐藏的常春藤。作者认为,美国的文理学院保持了最高的本科教学水准以及人文学科的教育质量,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人是不能企及的。该类学校规模偏小,地理位置偏僻,因此会有些许自我封闭或者说独树一帜。在文理学院大量采用小班研讨形式教学,15人左右的班容量和教授直接授课,决定了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和教学深度的贯彻得以顺利施行;师生互相熟悉、状类家人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学校对学生的全方位、无时无刻的培养与影响得以实行。</p> <p>在本书最后的“第四部分 社会中,作者把话题拉回到更大的社会问题,通过“第11章看不见的“特权堡垒”和“第12章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号召大家重新思考高等教育、改造和逆转美国整个精英教育系统。</p> <p>作者批评现行的美国精英教育是在扩大社会不平等、妨碍社会流动、,固化阶级特权,并创造了一个与盎格鲁-撒克逊贵族类似的与社会隔离的精英阶层——尽管该阶层本当引领社会,但实际上他们会为自己的这一特权沾沾自喜。作者批评现有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领导阶层不是在为人民服务,而是在与大众为敌,这些精英人士披着自由民主的外衣,但他们信奉的仍然是里根主义——二者的逻辑都是一样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p><p>&nbsp;</p> <p>我对作者最后号召精英教育进行自我救赎的结果持悲观态度,但相信物极必反柳暗花明,也许当前教育的弊端暴露得越来越充分之后,处于自我修正的需要,改革必将到来。</p> <p>推荐本书,我认为每一个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思考一下在现行的这种培养优秀绵羊的教育体制中,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p><p><br></p><p>教育的目标,首先是成人,其次才是成才。</p> <p>本文图片,绝大多数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