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p><p> 一山一水一圣人,共同凝聚了山东文化的生命和创造力。</p><p> 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不仅孕育了儒家礼乐精髓,而且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p><p>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聊城市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学生走进曲阜,开启了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p> 研学启动仪式 <p>聊城市外国语学校(中学部)校长任强向研学团队授旗,初一年级组赵宗舒接过旗帜!</p><p>本次研学旅行以“<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追寻圣人足迹,感悟国学魅力</b>”为主题,通过走出去,实现“最美课堂在路上”,让孔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p> <p>研学旅行中,每辆车都配备了一名年轻教官。超高的身体素质和育人素养,保障孩子们的安全。</p> <p>本次研学旅行的医疗保障,是来自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又名聊城市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全程守护孩子们的身体健康。</p> <p> 年轻有活力的研学导师,平均年龄二十多岁,本着真诚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孩子们答疑解惑,传道授业。</p> <p>“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凌云志,做栋梁材。”孩子们用心喊出,并在研学旅行中去践行自己的铮铮誓言。</p> 启程 <p>欢歌与笑语并行,不觉中度过了漫长的路程。</p><p>车上课堂,研学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孔子的出身,政治主张和孔府、孔庙、孔林中蕴藏的文化内涵。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去探索发现。</p> <p>这次研学课堂我们要去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领同学们去参观孔府、孔庙、孔林,尼山圣境。</p> <p>下午的三孔课程开始了。</p><p>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循着至圣先师的足记,怀揣对《论语》的课堂解读,我们来到了孔庙。这里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建筑群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踏着脚下的青砖,在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中,以虔诚之心,前行……</p> <h3><font color="#ed2308"><b>万仞宫墙</b></font>(wàn rèn gōng qiáng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h3> <p>研学过程中,聊报教育研学部专门为学生配备了无线讲解耳机,保证每个学生在参观过程中都能清晰地听到研学导师对孔庙、孔府和孔林和国学知识的讲解。</p> <h3>《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h3><h3>jīn shēng yù zhèn</h3><h3>金 聲 玉 振</h3><h3>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h3> <h3>犼又名望天吼,古代中国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其有守望习惯,故置于望柱之上。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h3> <h3>“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h3> <h3>“太和元气”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h3> <h3>至圣庙</h3> <h3>成化碑即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成化四年(1468年)立,龟趺螭首。</h3> <h3>霸下,又名赑屃、龟趺、填下、龙龟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霸下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h3><h3><br></h3><h3>从宋元到明清,每个朝代的赑屃形态都不相同。</h3> <h3>【弘道门】</h3><div>“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div><h3>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h3> <h3>中庸之道</h3> <h3>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h3> <h3>大成殿</h3> <h3>古代建筑设计神兽的顺序是龙、风、狮子、麒麟、天马、海马、狻猊(suan ni)、押鱼、獬(xie)、豸(zhi)、斗牛、行什。都是传说中的神兽。龙是天子的象征,同时有着携水镇火的意思;凤凰是神鸟,麒麟是瑞兽都象征着吉祥;狮子是佛教中的护法王,象征着勇猛胃威严;天马、海马象征着皇家通天如海;斗牛、押鱼象征着风调雨顺,镇火防灾;狻猊象征着万兽之王;獬豸代表的皇家的正大光明,行什外表和猴子一样,作为压尾。</h3> <h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研学的意义。</h3><h3>出孔庙,游圣府。了解孔子后代的故事,走进后花园,看五柏抱槐,看阳光大道。</h3> <h3>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br></h3> <h3>1、清代乾隆帝曾8次亲临孔府,第二次是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4月11日,正值孔子第72代孙孔宪培出生一年。在乾隆帝看来,第71代衍圣公孔昭焕上有高祖母,下有子女,孔府家族六世同堂,无疑是件值得大加赞颂和庆贺的事情,于是便欣然命笔为孔昭焕的高祖母黄氏题写下了这方“六代含饴”的匾额。</h3><h3>2、当初乾隆皇帝赐送“六代含饴”之匾不仅仅是对衍圣公六世同堂的家族祝福,还寄托着一份拳拳父爱。“饴”这种麦芽制成的糖,意喻着甜蜜与幸福,“六代含饴”便是希望孔府六代兴旺,其乐融融。因此,“六代含饴糖”至今还在曲阜大街小巷包括孔府内叫卖。曲阜人认为,吃了六代含饴糖,能保家庭和睦幸福,像饴糖一样甜蜜可心。</h3> <h3>接下来我们拜谒【至圣林】,俗称孔林,是安葬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占地3000余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林”。肃立孔子墓前,缅怀先哲,体会孔子与弟子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h3> <h3>文豹是传说中的神兽,神通广大,外形像 豹子,腋下能喷火,温顺善良,笑容可掏,和蔼可亲。传说孔子读书 时,文豹不仅两边作陪,而且捧书、研墨,为孔子服务。它们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既威猛,又温柔,满面春风的站在甬道两边,令许多游人情 不自禁地拥抱它,亲吻它。</h3> <h3>“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h3><h3>我们一起用歌声唱响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每一个脸庞都是青春明媚的模样。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看我们少年力量。</h3> 第二天 <h3>同学们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开始我们的孔子六艺城的课程!</h3><h3>孔子六艺城以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知识及先秦时代风貌古典乐舞加以再现。</h3> <h3>来到六艺城的第一堂课是参加我们的拜师礼。</h3><h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此次研学中,同学们身着汉服,举行了庄严隆重的拜师礼。同学们通过参加神圣庄严的拜师礼,感受“师道”崇高的精神文化内涵,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h3> <h3>师长和学子代表净手上香</h3> <h3>全体师生一起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礼</h3> <h3>学生向老师呈上拜师贴</h3> <h3>学生向老师献上束修六礼</h3> <h3>师长回礼</h3> <h3>开始研习六艺</h3> <h3>碑拓</h3><h3>用纸墨拓取石刻上的文字,以载籍为据始于梁、隋,若以实物为据则始于唐初,经宋元明清历代之发展,迄今已1400余年</h3> <h3>射箭</h3><h3>“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孔夫子在《论语》中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h3> <h3>【韦编三绝】</h3><h3>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h3><h3> --- 《史记·孔子世家》</h3><h3>后来用“韦编三绝”形读书勤奋。</h3> <h3>御</h3> <h3>数</h3> <h3>杏坛</h3> <h3><h3>杏坛,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于缁帷(即黑惟,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宋代以前此处为大成殿,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于是,“杏坛”,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h3></h3> <h3>“乐”指的是音乐、诗歌、舞蹈等。 音乐分为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分别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云门》用于祭祀天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六乐流传到汉代,只有《大韶》、《大武》二乐。 “舞”属于乐的教育,学生十三岁舞勺,十五...”</h3> <h3>《孔子说》</h3><h3>……</h3><h3>孔子说,孔子曰</h3><h3>天下大同贵为和</h3><h3>孔子说,孔子曰</h3><h3>天人合一是境界</h3><h3>扭头看看远方那些硝烟战火</h3><h3>还有好多人们在流离失所</h3><h3>天下大同的那个千年的梦</h3><h3>为什么就没有那梦圆的时刻</h3><h3>大世界,小村落</h3><h3>你别争,他别夺</h3><h3>都是地球的过路客</h3><h3>大家有话好好说</h3><h3>大世界,小村落</h3><h3>你别争,他别夺</h3><h3>处世讲究个和为贵</h3><h3>千年一梦天下和</h3><h3>……</h3> <h3>根据孔子的一生绘制的壁画。</h3> 小赵老师•伴你同行 <p> 这次曲阜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充实,让同学们重学古礼,感受儒家文化精髓,接受孔子智慧启迪,两天时间同学们满载而归,纷纷表示要胸怀大志,坚定信念,勤奋好学,书写更加灿烂的人生篇章!</p> <p> 美好的研学旅程结束了。本次研学活动由聊报教育小记者研学中心承办,各项预案准备充分,研学课程安排科学得当,班主任、带队老师、安全员、司机师傅不辞辛苦,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为每位同学安全文明研学“保驾护航”,确保了整个行程的安全有序。</p><p>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玩学结合,积极参与,认真记录,文明礼貌,纪律严明,表现出聊城市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一致好评。通过这次研学旅行,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