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珈瑛 记一次有意义的研学之旅 <p> 清晨,伴着一声声鸟鸣,随着一阵阵清风,开启了今天的研学之旅。</p><p> 我们乘车前往丰惠镇协力村,一路上风景如画,青的山, 绿的水,都像是活了一样,向大家唱着歌,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野花在草地上开放,传来阵阵幽香。来到了目的地,那儿的稻田里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压得稻穗沉甸甸的直不起腰。</p><p> 同学们在心灵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农田边,先用眼睛估计一块田的面积,再用步测的方法进行测量,我用自己平时走路的步伐从田的这一头走到了另一头,一边走,一边记着步数,走完了田的长和宽,就计算出了面积,最后借助工具测出了准确的面积。这样我们既体验了稻田的大小又复习巩固了数学知识。</p><p> 大家顶着早晨温暖的阳光走在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田间小路上,小路边长着一株株挺拨的玉米,它们像一位位拿着红樱枪的战士保卫着田野。这时大家被一阵“轰隆隆”的机器声吸引了,闻声望去,原来是收割机在田里干活呢。只见它张开大嘴,把一株株稻谷吞进了口中,经过分离,一粒粒谷子进入了它的“大肚子”,被碾碎的稻杆下雨似地从尾部散落在了农田里,给下一季的农作物提供了肥料,使它们长得更加茂盛。机器就这样在田里一圈一圈地运转,它就像一个理发师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把一大块田剃成了大光头,现代化的设备真的让农民伯伯们省了很多的力气。</p><p> 望着一大片空荡荡的农田,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下到地里,弯腰拾起了落下的谷粒。虽然这时已骄阳似火、田地泥泞,但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p><p> 这真是一次有快乐,有体验,有收获的研学之旅啊!</p><p><br></p> 顾逸清 农民的初体验 <p>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亲身经历过后,才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才能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劳。</p><p> 今天,天蒙蒙亮,妈妈就叫我起床了,因为今天我们研学一队要去丰惠当一把农民。在妈妈的催促声中,我们一家人出发了。跟随着同学们的车队,一路向东,道路两边的金灿灿的稻穗低垂着头,它们好像在歌唱着丰收的喜悦。</p><p> 远处的天边朝霞刚刚泛红,我们就到了目的地,看到了一台台收割机像征战的战士一样,等待出发。张晨恺爸爸给我们介绍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收割机的轮子为什么是履带式的,收割机转动的前轴是干什么的,小伙伴们沉浸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不一会儿,我们开始丈量稻田面积,我们从稻田的这头出发,迈着矫健的步伐开始走向那头,“1、2、3、4……”“滴滴”,“孩子们靠边,汽车来了”。我赶紧靠边站,完了,我走歪了,没数好脚步,还是重新开始吧。数过来,数过去,我和黄圣洁一共走了4趟,才丈量了稻田的长和宽。邵彦宾爸爸用仪器精确地测量了稻田,我们进行了核对。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古代没有精确仪器设备下,用脚步丈量的方法,是可以测量稻田的面积的。</p><p> 跟随着收割机的脚步,我们来到了西瓜地里,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西瓜,这让口干舌燥的我们眼前一亮,赶紧跑过去搬西瓜,好客的农民爷爷立刻拿刀给我们切了很多西瓜。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感觉这个习惯比家里吃的好吃上千倍。</p><p> “滴、滴、滴、滴”收割农民爷爷家稻田的收割机来了,只见它像坦克一样开到了田里,只见机器上坐着个司机,他双手握着方向盘,在他的后面有一个大的扁形的长方体,像一个大箱子,箱子的上头有一个“长烟囱”,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收割机在司机叔叔的掌控下,收割着稻子,稻子被机器前面底部的两排锯齿状的装置有序地压倒,然后收割着,分离后的稻谷被装进了大箱子,稻杆被分离到了田里。“突突突”地收割机转了一圈又一圈,大概半个小时,刚刚还是直立的水稻就这样被机器收割了。“滴滴滴滴”收割机开到了路边,只见长烟囱像机器人的手臂一样转动着,转向了农用车,紧接着金灿灿的稻谷从长烟囱的端口往农用车里倒稻谷,“飞流直下十几丈,好似黄金落满车”两辆收割机把农用车装满了。我们赶紧抓紧时间跑向农田去捡稻穗,太着急的我一头栽进了水沟里,但是也阻挡不了我去捡稻穗的心。我们几个同学顶着烈日捡着残余的稻谷。</p><p> 看着眼前同学们兴奋的样子,真是“粒粒皆辛苦”啊!</p> 张心灵 观割稻 <p> “轰隆隆”,从远处传来收割机的声音。啊,要割稻了!我赶紧飞奔过去。</p><p> 站在田埂上,远远的只能看见收割机走过的地方稻谷全没了,等收割机开近些,我才看清它是怎样工作的。收割机先用车前的一根根弯弯的钢铁把稻谷压倒,接着钢铁下方的牙齿似的一排东西把稻割断,再通过传送带把割下的稻穗稻杆运到收割机的储藏箱里,就像食物从我们的嘴巴通过肠胃来到肚子一样。最后,稻杆和稻叶被切成细细的一小段一小段,从车尾上的方形孔里喷了出来,洒在泥地上,看起来软绵绵的,踩上去一定很舒服。</p><p> 过了一会儿,这片稻田里的稻全部收完了,两辆收割机来到大卡车前,准备将稻穗倒进卡车里。收割机先把车尾对着卡车,然后升起了横在车顶上的白色管子,将管子移到卡车上方,按一下按钮,那棕里带黄的稻穗就像一条迷你瀑布,从大管子里涌出来。过了好久,两辆收割机把所有的稻穗全装进了卡车。</p><p> 后来,从农民伯伯口中得知,一块长大约40米,宽大约30米的稻田,两个人用刀割至少要两天,但收割机割只用了半小时就能割完了!科技的力量真大呀!</p> 孙一 丰收的快乐 <p> 七月稻谷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在风中舞蹈,一眼望去,像金色的海洋。</p><p> 我们参观了割稻机,测量了稻田的面积。最精彩的时刻马上开始啦,两辆收割机开进了稻田,同学们都很好奇收割机是怎么割稻的。只见收割机经过的地方,稻谷都躺了下来,像在舒舒服服的睡觉,没过一会儿,稻谷就被卷了进去,经过过滤和分离,被碾碎的稻杆从割草机尾部的大口子喷了出来,铺在泥土上,像一块漂亮的地毯。这块地毯不仅漂亮,而且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它是泥土的天然肥料之一。接下来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冲进稻田,踩在软软的地毯上四处寻找着剩下的稻穗。我发现了1根稻谷,我一手拿着接谷子的草帽一手轻轻捏住谷子最下面往上一捋,一颗颗金黄的谷子纷纷跳进了我的草帽里。</p><p> 在阳光下,我已经挥汗如雨了,衣服湿透了大半。这让我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的体验懂得更加珍惜粮食珍惜大自然给予的恩惠。</p> 成梦蕾 美好又有趣的研学活动 <p> "叮铃⋯⋯"叮铃⋯⋯"闹钟响了,我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怎么回事,缓了好一会儿,我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我要和我们班20位同学去丰惠五云村参加我们的研学活动,想到这儿,我兴奋的从床上一蹦而起,我赶忙洗脸、刷牙,收拾好东西,穿上很干净的校服,吃好早饭后,妈妈催我赶紧上车,一路上车子"叭叭……""叭叭……"几声没多久,就开到了丰恵五云村,下车后我看见每个同学的头上都戴着一顶大大的草帽,就像一位位在地里种菜的农民,我们到了集合的地点,张晨恺爸爸来帮我们讲解收割稻穗的农具,我听得津津有味。接着,张心灵妈妈也就是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她给我们用步子尺量田的长和宽,再计算它的面积,还用了各种方式计算田的面积,张心灵妈给我们上了节很有意思的数学课。接下来,我们去看了农民伯伯是怎么用机器收割稻穗的,放眼望去那一根根稻穗弯下了腰,好像正在向我们鞠躬问我好,远远望去两辆收割机向我们直奔而来,它们有许多的功能,前面有一个特大的转盘,它上、下、左、右有很铎利的刺,后面有一个是把收来的稻穗清理干净后再把垃圾吸出大网格,还有一根长长的管子,用来将收好的稻穗漏到别的地方,更神奇的是那两辆收割车只要在田中绕几圈就可以收到很多很多沉甸甸的稻穗。</p><p> 时间过半我们最后去了一片有西瓜的田地,地上一个个圆圆的西瓜躺在那里,我们都向西瓜地飞奔过去,我捧来一个大西瓜看上去非常好吃的样子,农民伯伯看我们馋,就拿来一把小刀把它劈成好几半,给我们吃,大伙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东一颗瓜子,西一颗瓜子,这下子他们都变成了一只小花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p><p> 时间就像一条水流,不知不觉从我们身边流过,又到了分别的时间,大家都依依不舍地说了再见,我坐在妈妈的车里,开始回味着这一场美好又有趣的研学活动⋯⋯</p> 朱柯橙 研学丰惠五云村 <p> 我们一队小组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活动,去丰惠五云村观看自动稻谷机怎么收割,又体验了下地拾稻谷。20个小朋友齐心合力,每个小朋友用自己的脚步计量一块田的面积,周长。</p><p> 首先跟着张晨忋爸爸一起来到了一台巨大的收割机旁, 巨大的收割机轮子跟坦克一样,是履带做成的,里面还有个螺旋桨,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烘干机,他先阐述了机器原理。</p><p> 接着我们每个小朋友拿出笔和纸计量一块田的周长,这下可忙坏了我们每个人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测量,把3次数据写下来再取平均数。 然后我们又去了花生地,花生地的土里种着一颗颗白色的籽,农民伯伯弯着腰在辛苦地播种。 后来我们又到了西瓜地,我捧着一个沉甸甸的西瓜来到小溪边,让我妈妈帮我洗一下,然后使出我的独门秘籍,我用拳头砸了好几下那个大西瓜,鲜红色的汁水一下子爆出来,我尝到了原汁原味的现摘西瓜,实在是太甜了,小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p><p> 最后我们随着割稻机去捡稻谷,一眼望过去,都是金灿灿的一片稻田,稻穗都弯下了腰,像是在欢迎我们呢🎉,看收割机是怎样收割的一一收割的时候,收割机后面会喷出青草,前面的大螺旋桨就把稻谷运进去了,我想要是我们人被卷进去的话,那还岂不变成肉饼?我们小朋友在机器工作过的地方捡剩下的稻谷,这时候让我想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p> 最后我们在烈日炎炎下拍了一张集体照,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p> 黄圣洁 今天我是小农民 <p> “起床时间到了,起床时间到了”,我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看时间凌晨五点,也许你会问我为啥起得这么早,因为我今天要去研学,要去参加一个我从来没体验过的一个活动,我心情特别激动。</p><p> 六点钟,我们到了湿地公园集合,虽然同学们都起得这么早但看起来都非常兴奋。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地——丰惠五云村。</p><p> 一下车,看到路边停车几辆大家伙,就连我爸爸的七座车在它们面前也显得那么的小,原来这就是割稻机。张晨恺爸爸就给我们讲了割稻机的主要结构、作用,让我们迅速了解了割稻机。心灵妈妈让我们用脚步测量一块田的长和宽,这是我第一次用这种方法来测量,感觉好新奇。原来测量长度不只有尺子这种工具的。</p><p> 田里的稻谷一望无际,绿绿的叶子中间金黄的稻谷弯下了腰,好象在欢迎我们。“轰隆隆”割稻机来了,有两辆割稻机下了一块田,随着割稻机的行驶,大片片的水稻被卷了进去,它所到之处水稻被吃得干干净净,割稻机吃进去水稻,后面五个小孔里吐出了水稻渣,那谷子去了哪里呢?随着割稻机“嘀嘀嘀”的后退声,割稻机来到了一辆农用车的边上,像变戏法似的从后面变出长长的一根管子,谷子像瀑布似的从那里倒出来了。</p><p> 没过几分钟,两辆割稻机就把一块田收割的干干净净了。我们戴着草帽,手里拿着袋子也下了田,我们要捡稻穗了。泥土软软的湿湿的,看到稻穗我们就用尽全力从中间把它折断,我们的手上、鞋子上、衣服上都沾上了泥土,活脱脱一个个小农民。我们把稻穗集中到一个袋子里,用称称出来后交给了那块田的主人。</p><p> 天太热了,我们个个满头大汗,有的男同学的头发就像洗过一样。我不禁想起了那首“悯农”,亲身体验了这首诗写的内容。这次研学活动我们不仅增加了知识,还亲身感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要好好珍惜粮食。</p> 邵彦宾 研学日记 <p> 期盼着,期盼着,我们终于盼到了去稻田研学的这一天。</p><p> 清早,天刚刚亮,我们研学一组的车队就来到了丰惠古城的五云村。</p><p> 大清早农村田间的空气是多么清新,不时飘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又青又黄的稻田,稻穗已经压弯了腰。</p><p> 不远处,割稻的人们端坐在收割机旁的木椅上悠闲地吃着早饭,准备一天的工作。大伙们看到那一辆辆履带式的收割机,十分好奇,兴奋地跑过去打量着它们。</p><p> 这时,张心灵妈妈高喊一声:“同学们,请大家都站到这边来,下面请张晨恺爸爸为我们讲解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同学们就迅速地排好队伍,认真地倾听张晨恺爸爸的讲解。我们的研学活动,就这样开始了。</p><p> 听完张晨恺爸爸精彩的讲解,我们的第二项小活动就紧跟着开了。</p><p> 我们拿着研学活动记录表,听着张心灵妈妈对活动的要求,开始测量马路边上的那块稻田。我们用眼睛估测,用脚步估计,还用电子测距仪验算我们估算的准确性,这样的测量活动,让我们感到很新奇,大家都在认真地测量。等测量结束时,大家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测量结果,田地间一番热闹。</p><p> 测量活动结束后,大家都等待着观看收割机收割稻谷的景象。但是等了许久,还是没有等来收割机收割的消息。小孩们就在一旁三五成群的玩乐着,大人们聚在一起也闲谈着家常。</p><p>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这里有花生,大家快来看呀。”被这一声叫喊,大家都被吸引了过去。之后,我们看了花生,走了田埂,摘了西瓜,也吃了西瓜,乐了一番。</p><p> 正当我们还乐呵呵地吃着西瓜,忽然传来一个消息:收割机马上要开始割稻谷了。</p><p> 收割机终于要去收割稻谷了。我们就扔了西瓜皮,两手一撸,快速地奔向收割稻谷的田地。收割机发着轰隆隆的声音,开始割稻了。驾驶员熟练地操控着收割机,按照回字形的顺序从稻田的这头开到那头,收割机车头前面的稻谷被收割机的割杆装置割掉秸秆,不时就从车尾喷出一地被切碎的秸秆。慢慢地原来稻穗甸甸的稻田变成了铺面碎秸的平地。收割机机舱内装满了稻谷,驾驶员驾驶着收割机来到运输车旁,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操控着手动杆,机器后面的运输管就像机器人的手臂一样转了一个大圈,管口刚好落在运输车的车厢内,然后他轻轻一按,稻谷就像黄色的瀑布一样向车厢内倾泻而下,十分奇特,让我感叹收割机的作用真大。</p><p> 我们捡稻穗的时间开始了,有的踩在泥泞的田埂上,有的踩在刚收割完稻谷铺着碎秸田地上,还有不顾鞋脏直接踩在黝黑的田地上,看到田间剩余的稻穗就冲了过去,好似天上那一群小鸟,在快乐地啄食。当大家袋子里装着不少稻穗回来时,脸上都带甜蜜而幸福的笑容。虽然大家的鞋子都成了泥鞋,但是丰收的喜悦早已经把这忘却了。</p><p> 一张记录表,一袋稻穗,一张合影,记录了我们研学活动的点点滴滴。这次研学活动,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农民种地的辛苦和农业科技现代化的伟大。</p> 王饴萱 快乐“小农民” <p> “嗡嗡嗡,咔嚓咔嚓咔嚓……”“割稻机开始割稻啦,大家快看!”听心灵妈妈这么一喊,我们所有同学都被割稻机吸引了过去,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割稻机是如何割稻的。</p><p> 只见割稻机的最前面有个转动的轮子,轮子一边转一边水把稻压下去,然后用那一排锋利的牙齿状的刀口迅速地把水稻切断,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吞吃食物一样,把切断的水稻一股脑儿地吞进了它的“肚子里”,然后从它的尾部喷出一些粉碎状的稻草,割稻机就这样不停地“吞吃”着,长着的水稻越来越少了。我心想:吞进去的稻谷在哪呢?里面的稻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割稻机的底部为什么像坦克一样有履带呢?这时稻田的上空不自不觉地飞着许多小鸟?我猜应该是原本躲在稻穗丛中的小虫现在无处可藏了不得不飞出来了,聪明的小鸟立马发现赶来捕食了。眼看着水稻快被割稻机吞没了,整块田只留下了割稻机开过的痕迹和那一堆堆碎碎的稻草,看着那痕迹让我猜想到了履带的作用-----它可以防止割稻机陷进烂泥不能转动。稻田的一旁停着一辆高高的货车,割稻机慢慢靠近货车,随后一根长长的管子从割稻机顶部升起,一直伸向货车的车仓,一瞬间,干净的稻谷“唰唰唰”地从管子口喷洒而出,正好落在货车上。我们所有同学都“哇哇哇”地尖叫起来!这机子真是太神奇了。</p><p> 看着鸟儿们在空荡的稻田上空快乐地嬉戏着,我们大家也欢呼雀跃地不顾稻田的泥烂一个个跑进田里争先恐后地拾稻穗,穿着满是泥巴的鞋子却有着别样的快乐心情!我们还踩田埂、摘西瓜、用步子测量田地长宽……真是太有意思了!</p><p> 这次的研学之行,虽然天气炎热,但那种在田间挥汗如雨的感受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农耕的辛苦;我们也和大自然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大家都乐在其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让我们知道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更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p> 安家瑞 研学活动记 <p>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研学活动日。我一大早就起了床,和爸爸吃好早饭背好行装就去湿地公园跟大家会合,人一到齐我们就开着各自的小车浩浩荡荡地开往目的地——丰惠镇协力村了。</p><p> 一下车我们就被这巨大的车——收割机给吸引了。前面有个“铁牢笼”,高高的收割机车头一半是驾驶仓一半应该是收稻仓,顶上有个“大烟囱”...正当我入迷的看着时,凯爸走过来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收割机和我们在马路上行驶的车最大的不同就是收割机的轮子是和坦克一样的履带式的,作用是增加收割机的着地面积,防止收割机陷入泥土中。它的前面那个“大牢笼”是带齿的轮子,那是用来把稻谷收拢到收割机里去的,轮子下面有一个像牙齿的刀锋,那是用来切割稻杆的。当大轮子拢住稻子时,底部的割刀迅速切断稻杆,不停滚动的大齿轮顺势把稻子带到脱粒仓(顾名思义就是把稻谷从秸秆上分离开),里面也有一根不停旋转的带齿大轴,旋转拧绞间就把稻谷和秸秆分离开了,稻谷直接流向稻谷仓,秸秆则顺着齿轴向后移动最后在那根大烟囱——长长的排料管排出去。随着收割机不断向前推进,后面的稻田整整齐齐的像被剃了头一样,那个大烟囱排料管,突突突的向外喷洒着收获的喜悦,和我们的热情。</p><p> 我们在马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稻田边丈量土地,马老师先让我们走一走,数一数有几步,估计自己的步距再乘以步数,在本子上记录下来。然后邵彦宾爸爸拿出了一个仪器——电子滚轮测距仪,哇!这种高科技我还是第一次见。只见邵爸爸握着仪器的把柄,用另一端的地上滚动测量它的长和宽。最后根据数据算出这块稻田的面积。跟我的记录一比,电子测距仪太精准了。太佩服了!</p><p> 测量后我们在旁边一块落秧瓜地里寻宝——摘西瓜,它虽然没有街上卖的那么好看,却足以令我们这群汗流浃背的的小家伙兴奋不已,比比大小,比比力气,比比开启方式...</p><p> 最后,我们在收割后的稻田捡拾稻穗。同学们齐心协力把稻子收集起来,用秤称了称,哇,居然有一斤多哦,真正实现了——颗粒归仓,同学们一个个擦着汗,啃着歪口咧嘴的瓜,笑眯眯的互相看着。</p><p> 今天的研学活动不仅让我们学会在丈量土地、收割原理,更让我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也领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看着农民伯伯的车载满稻谷,我的心也满满的,带着我的收获回家!</p> 黄亦彬 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活动 <p>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真正理解这首诗,是在昨天的研学活动中。</p><p> 五点左右,天灰蒙蒙的,老天爷好像还没起床,我和妈妈就兴奋地起床了,我们匆匆忙忙地吃好早饭就出发了。</p><p> 一到目的地,张晨恺爸爸就开始“现学现卖”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台割稻机的工作原理吗?就是用前面这个东西把稻谷压到下面这个地方 ,你们看见这个尖齿了吗?就是这个把稻谷分为稻穗和稻草,稻穗被收藏到储存仓,稻草则被搅碎后吐出到土地上当肥料。”</p><p> 介绍完了割稻机,张心灵妈妈开始让我们实地考察了,她先选了一块长方形的田,让我们用眼睛目测这块田的长和宽,接下来又让我们用脚丈量,最后用仪器测,张晨恺和邵彦宾推着公路尺,认真地帮我们测量出了长和宽,和我用脚丈量出来的数据很接近。</p><p> 在等割稻机工作的间隙,我们还幸运地找到了一块农民伯伯挑剩下的西瓜地,我挑了一个个头相对比较大的西瓜,李佳烨爸爸帮我洗了西瓜,我以手为刃,手起刀落,只听见“砰”地一声,西瓜裂成了两半,我拿起半个西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西瓜,我和几名同学还饶有兴致地研究起蚂蚁来。</p><p> 终于,重头戏来了,割稻机缓缓朝我们驶来,它要开始工作了!只见它不停的把稻谷“吃进去”,然后迅速地把稻穗和稻草分开,稻草从割稻机的“屁股”后面不断地拉出来,我们好奇地用脚去踩,轻飘飘的,好像踩在云朵上。割了一会,割稻机突然停了下来,退到了一辆大卡车旁边,我正纳闷着,只见它突然把稻谷都倒进了那辆大卡车里面。哦!原来割稻机把稻谷装进卡车运回村里呢!最后,我们还捡了很多遗落在田里的稻穗。</p><p> 这次研学真有意思,不仅让我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还让我懂得了要爱惜粮食!</p> 张晨恺 一次有趣的研学活动 <p> 今天我们班的研学活动开始了,地点在丰惠的五云村。</p><p> 早上六点,我们准时出发了。到达目的地后,每人发了一顶草帽,戴上草帽后还真像一个农民伯伯。一望无际的稻田上全是金灿灿成熟的水稻,是时候收割了。一辆辆收割机就像装甲战车排列得整整齐齐,整装待发。爸爸给我们讲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到底它是怎么工作割下稻子,如何把秸秆搅碎扔到稻田里当肥料,如何把稻谷装到储存仓里,我终于明白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p><p> 张心灵妈妈还让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测量稻田的长和宽,进而可以求出稻田的面积。大家各显神通,有些同学用最原始的数步数测量,有些同学用卷尺,我和邵彦斌用最先进的电子测量仪器,马山就知道了稻田的长和宽,求出稻田的面积。</p><p> 农民伯伯用割稻机马上就把一片稻田割完了,大部分的稻谷都进了谷仓,可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遗留在了稻田的角落里。我们就开始捡稻穗,你一根,我一枝,全部捡到塑料袋中,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功夫就捡了满满一袋。</p><p> 一上午的烈日暴晒使我们各个满头大汗,可农民伯伯天天要在农田里干活,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以后再也不能浪费粮食。</p><p>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p> 王泽昕 研学日记 <p> 今天,我们到丰惠的田间捡稻穗,并观察了解收割机的工作原理。甚至到田里体验了一把采摘西瓜的乐趣。</p><p> 清晨,天还蒙蒙亮,妈妈就把我从舒服的小床上叫了起来。我们兴致勃勃地出发来到丰惠的田间。只见张晨凯爸爸正在讲解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底下的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听完工作原理,我们来到一块长方形的稻田旁来测量这块稻田的面积。我们先用眼睛来估算这块稻田的面积,再用我们身上自带的测量工具“脚步”来测量,最后再用专业的测量工具测量。经过校对,我的脚步测量仪还真准呢!</p><p>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西瓜田里采摘西瓜,自己摘的西瓜可真甜呀。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捡稻穗。</p><p> 我们来到稻田,看到收割机正在快速的工作。这个大家伙真是太厉害了,大约过了半小时,一亩水稻就收割完成了。我和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下去寻找遗漏的稻穗。金黄色的稻穗随处可见,我们用手一一根根地捡起来。虽然我们的鞋子都变成了“泥土鞋”,但是我们都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p><p> 我们观看收割机工作的时候,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收割机工作的时候,半空中有很多很多的燕子。后来妈妈查了资料才知道,因为收割机把稻杆弄得粉碎,所以燕子会很快找到虫子吃。</p><p> 快乐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经历了一上午的田间生活,我们该回家了。今天过得非常开心,不但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还体验了一把农间的乐趣!</p> 王溢 快乐的田间测量研学之行 <p> 暑期农忙,在家长们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实验小学三年级(3)班研学一队在今天迎来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研学活动。走农村、下田间、爱劳动、学知识。</p><p>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丰惠镇协力村的农田,一路上风景迷人,远处一道红霞连接在天地间,霞光透过云层,如同一道道金光。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在朝霞的照射下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帐。走在田间小路上,任由清晨的风肆意吹拂,吹在脸上,掠过脖颈,拂去我早起的困乏。伴着那一两声鸟叫蝉鸣,一片无限的生机和惬意。</p><p> 很快,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只见那一台台久保牌收割机整齐的排列在田边,像一辆辆装甲车整装待发,更像一个个战士随时准备战斗。知识丰富的凯爸给我们讲解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通过他耐心详细的讲解,我知道了为什么收割机前面有个大轮子,为什么收割机要装履带,为什么被它吞进去整颗的水稻出来变得了谷子和秸秆渣。我感叹凯爸知识渊博的同时更佩服科学家的聪明智慧。</p><p> 在收割机下田前的间隙,我们一起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给一小块田进行了面积测量。先测量长和宽,长我走了3次(75步、78步、66步),算出平均值是73步;宽我走了3次(58步、60步、62步),算出平均值是60步。我的一步有55厘米左右,这样我算出的长约是40米;宽约是33米。面积是1320平方米,1亩约是667平方米,所以这块田的大约有2亩。和同学们一讨论,结果奇怪了,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数学不好的我很忐忑,正在纠结正确答案的时候,邵爸带着他精密的测量工具给我们测出了标准答案:长49米,宽35米,面积1715平方米,约2.6亩。看来我好像真的没有做对,一脸的沮丧。这时同去的爸爸过来安慰我说其实我没有做错,科学实验做研究方法对了,误差是可以有的,只是我的误差大一点而已,呵呵一笑,我心情大好!</p><p> 轰隆隆,一声机器发动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收割机——我们的战士要下田帮农民伯伯们收割了。我们踩在田埂上,欢欣雀跃的观看的收割机大发神威,只见它把一大片一大片水稻吞进去,同时在机器尾部喷出绿色秸秆渣,然后把谷子通过上方的喷口喷进卡车运走。正在为它的高效点赞,突然发现很多小鸟一直围在收割机周围,或起飞或捕食,就像是在为收割机舞蹈。其实收割的同时,会有许多昆虫四处逃窜,正是小鸟们的美食,这才是小鸟舞蹈的真正原因。</p><p> 三下五除二,一会会时间这片两亩多的稻田就被收割完了,这时候该我们发挥作用了,下田捡稻穗,泥泞的水稻田真是难走,深一脚浅一脚的,我为摘一串大稻穗还一不小心的摔了一跤,一身的泥,感觉倒霉透了,此处宝宝我很不开心。但后来看到我们捡的稻穗成果,想想的农民伯伯整天下田的辛苦,也就释然了。</p><p> 最后在“茄子”“好帅”的合影声中,我们收获满满的结束了这次非常有意义的研学之行。我们踩了田埂、看了割稻、捡了稻穗、测了面积还在泥地里摔了跤,我们认真的在玩耍和实践中学习知识。好想再来一次啊!</p> 李佳烨 与众不同的研学 <p> “佳烨起床啦!佳烨起床啦!”天才蒙蒙亮,我就被妈妈的呼唤声叫醒了,我“嗖”的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因为我期待已久的研学活动就在今天。</p><p> 我们穿着整洁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来到了集合地点——湿地公园。一下车徐子涵妈妈就发给我们每人一顶散发着独特味道的草帽,等到人员差不多到齐了,我们就坐上车子,向着我们的目的地——丰惠五云村出发了!</p><p> “哇哦!”一下车,我就看见了好几辆收割机举着自己独特的“大钳子”停在村里的停车场上。张晨恺爸爸给我们讲解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后,我就随着班长妈妈一起来到了稻田边。微风吹过,金灿灿的稻谷微笑着弯弯腰,似乎再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p><p> 在班长妈妈的指导下,我们一群小伙伴开始测量稻田的面积,首先测量它的长度,我们的办法可多啦,有的用肉眼估算,有的用脚步测量,有的用尺子测量,更先进的是用电子测距仪去测量,大家拿着纸和笔,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别提有多认真啦!</p><p> 最精彩的环节到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田埂上,看收割机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只见两台收割机像两台坦克一样驰骋在泥泞的稻田里,他们整齐有序地把稻穗卷了进去,然后从后面喷出了稻梗,我很好奇稻谷去哪里了呢?没过多久,只见收割机停到了一辆农用车旁,它那长长的“手臂”里往车上喷出了一大堆金黄的稻谷,我们不断地赞叹着现在科技的进步和发达!</p><p> 真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研学啊!</p> 吴承泽 研学日记 <p> 今天,是我们假期研学的日子。天刚刚亮,我们就出发前往集合地。今天我们的研学内容主要是了解农耕。到达集合地,我们每个成员带上草帽,兴致勃勃地列队去往我们这次研学目的地—丰惠五云村。</p><p> 到达目的地后,张晨恺爸爸大致为我们介绍了收割机的构造,每个零部件的作用,让我们了解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p><p> 接着,张心灵妈妈带着到填边,让我们眼睛目测估计眼前的一片田长多少宽多少,我估计长大约15米的样子,宽大约12米的样子,紧接着让我们试试走一走长需要多少步,宽需要多少步,1,2,3……同学们都各自行动起来,这只是研学的一点小插曲,紧接着重头戏来了,一辆辆收割机从我们眼前开过,呜呜……开往田地开始工作,只见收割机将田里的稻穗快速的切割下收进收割机里搅碎,收割机装满后停到一辆货车旁,收割机顶上伸出了一根坦克炮管似的长管,稻谷从管子里哗啦啦的落下来,落到货车上,真是太神奇了,有了收割机,农民伯伯不用再顶着大太阳,拿着镰刀一根根地收割稻穗了。</p><p> 这一次的研学活动满满,懂得了关于农耕的知识,也懂得了知识改变生活。</p> 陈可馨 研学、数学和科学 <p> “丁零零……”一大早,我就被闹钟唤醒,睡眼朦胧地看着窗外。朝阳把天空染成了火红、金黄和蔚蓝,天空云蒸霞蔚,真是个好兆头!</p><p> 当我们一家风风火火地赶到丰惠镇五云村,其他研学成员已经各就各位了。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开始了。</p><p> 张晨恺爸爸是我们的研学顾问,他专业地介绍道:“这台是割稻机,你们看这个是什么?是履带,可以防止割稻机陷入稻田的软土中;这个是滚筒……”我们饶有兴致地听着,我们听得正入迷时,张心灵妈妈大喊一声:“孩子们快过来!大家按男孩女孩排成两排!我们要去量田了。”从收到研学活动计划表开始,我就心心念念这个活动了,终于要梦想成真了,真想大喊一声。</p><p> 迎面向我们扑来的是一整片金黄,轻风吹拂着稻穗,泛起微微细浪。啊,那么大!那么美!我尽情伸开双臂,幻想着无数个自己,手拉着手,围稻田一圈,“啊!我估算出来了,你们有600平米!”我冲着稻田高声嚷道。没想到它们为我的热情而高兴,而满意,竟送我满怀的稻香。</p><p> 正在我陶醉之时,“请大家用脚步丈量这块稻田的面积。”张心灵妈妈发出了指令,“觉得不确定的时候,可以多走几遍,再取中位数。”“一、二、三、四”话音刚落,就已经有同学开始行动了,没一会儿,数数的声音响彻耳边,还有两个同学使用滚轮仪来丈量。我想我要是有一个就好了,我要绕着稻田滚上一圈,给它画一个大红圈,表扬它真是一个好“田”。数着数着,一只金龟子不知是被人丢过来的,还是来凑热闹的,一个没注意,差点没被它绊倒了,趔趄了几下,小声对着它嘟囔:“你这是不要命了啦!幸亏我脚收得快。” 呀!我这是数了几步了?哎!只能从头再来了!</p><p> 我努力地把心思收了回来,继续我的研学,我的一步大约是0.5米,也就是半米。稻田的长是66步,宽是50步,所以田地大致是825平方米。我借用了同学的滚轮仪,绕着稻田滚了一圈,长48米,宽38米,并计算出了面积大概是1824平方米。啊!跟我估算的差的好多呀!我也太粗心了,科学真是需要严谨的。</p><p> 1公顷=15亩=1万平米。所以,这地只有1824÷667≈3亩,转换为公顷就小的可怜啦!只有0.1824公顷。</p><p>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现场观看了割稻,自己下田捡稻穗,还吃了自己搬的西瓜……</p><p> 这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研学活动。</p> 叶妤昕 研学日记 <p>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早晨五点多我就起床了,这个期待已久的研学活动终于来了。</p><p> 经过半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研学地点----丰惠协力村。村口的柏油马路两旁是一块块稻田,远远望去,如同波光粼粼的海面。随着一阵阵清风吹来,稻穗如同海浪一般翻腾起来。村口停着四、五辆大卡车,装着收割机。第一次看到,感觉太神奇了!张晨恺的爸爸给我们讲解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我听得津津有味,真想快点看到它的威力。</p><p> 心灵妈妈带领我们来到路旁的一块稻田,让我们估一估这块稻田的面积。我心里想着,这块稻田的形状类似长方形。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得知道它的长和宽。可以用步数测它的长和宽。我认真地把稻田的长和宽用步数记录下来,再测一下步子的长度,就估算出了这块稻田的面积。大家都相互讨论着,看看谁估得最准确,好一幅热闹的景象。</p><p> 走进稻田,如画一般的境界中,一阵清风袭来,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子弯着腰,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向我频频点头。收割机在轰轰作响,机器里有一人在操作,这个人双手把握方向,机器的轮子好像坦克的轮子,外面绕着一圈链条,机器前面的底部有两排锯齿状的装置,原来稻谷就是被这两排锯子有序地收割进大长方体的箱子里,然后在里面进行稻谷和稻杆的分离,稻杆被排出机器外,稻谷经过一条长管道被存放到一旁的卡车里。机器就这样在田里突突突的一圈又一圈地运转,刚刚还直立的水稻,就这样被收割机收割了。它真像一个理发师,在短时间内就把一大块田剃成了一个大光头。</p><p> 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下田间,忙着拾稻穗,捡起稻穗放进袋子里,有点扎手,我细瞧了每个稻粒上,都长了一个长长的像细针一样的,它叫稻芒。我们拾了一大袋稻穗,用称称了一下,把它还给农田的主人,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p><p>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欣喜,因为农民伯伯又收获了一个丰收的季节。</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