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个不同的背影,那是一张张不同的脸庞,那是一声声不同的呼唤;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他们有着相同的目标,他们有着共通的心语;是他们阻挡着一次次的洪水侵犯,是他们维护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他们守护着人民的美好家园;他们就是负重前行的东塘干群。 <p>一、守望初心,不忘使命。</p><p> “好的,我马上就到”,在听闻下属分指挥部发现疑似泡泉的迹象时,他放下了手上的碗筷,随即赶到了现场,只见那游弋在水中不停寻找着泡泉的身影,他就是东塘乡党委书记夏青林。</p><p> 自抗洪抢险开始,为了顾全大局,他没有回过家,与乡、村干部同在。为了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科学调度,一线指挥,亲力亲为,倾全乡之力,固守指挥部,保卫着东塘不受洪水的侵犯。作为乡党委书记,在全力以赴抓重点的同时,他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加强对全乡防汛救灾工作的指导;在不遗余力抓防汛的同时,他认真指导各地切实抓好村民安置、救灾及生产自救,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大局稳定。就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p><p> </p><p><br></p> <p>二、不惧艰险,奋战一线。</p><p> “赶快调度应急队、党员队、志愿者队,火速支援现场”,话音刚落,一道身影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就是东塘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余先党。</p><p> 在此次抗洪抢险中,余先党同志始终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哪里最关键,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大,他就紧张奋战在哪里。越是艰险越向前。7月14日,新建村发现泡泉,乡防汛指挥部紧急通知应急队、党员队、志愿者队火速增援,余先党身先士卒,不惧艰险,亲自到田里搜寻、检查泡泉情况。由于天黑路滑,他不时摔倒,但仍坚持亲自检查并带头扛沙包。他说:“危险的地方没有领导在,就会更危险;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需要领导干部坐镇在那里”。这就是余先党同志,始终坚持知行合一,身先士卒,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p> 三、心中有责,心中有爱。<div> " 夏书记,我有经验,我去。" 一会儿,家住在东方村的党支部书记胡华生就和志愿者队一起出发了。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准则牢记心中。</div><div> 此次防汛,他一次次冲到了抗洪抢险一线,带领村志愿者加入全乡防汛服务中。因为劳累过度,在家人的叮嘱下,他住院观察,住院期间,他一直关心家乡灾情,他说:不知道今天东方的水势怎么样了,上次堵好的泡泉有没有再发,希望乡亲们不要受到什么伤害。由于他再三坚持,很快就出院了,带病作战的他,丝毫没有影响,依旧跑在最前头,扛起沙包就停不下来,这就是我们尊敬的支部书记——胡华生同志。<br></div> <p>四、村官本色,干劲十足。</p><p> “我来帮你扛沙包吧”,抬头一看,一个皮肤黝黑、面目憨厚的小伙笑着说。吴宏义从上堤抢险开始,一直坚守在大堤上,吃住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在这1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皮肤晒黑了,人瘦了一圈。他舍小家为大家,心里只想着大堤的安全,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却顾不上查看自家水稻受灾情况。他担当实干,重活累活抢着干,遇到险情第一个冲上去。“我是干部,危急时刻就该冲锋在前。”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用使命担当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就是入职不久的党建、文化、法制宣传员——吴宏义同志。</p> <p>五、脱贫能手,抗洪战士。</p><p>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的好政策帮我度过了难关、脱了贫。做人要懂得感恩,现在出现洪水险情,我当然应该加入抢险队伍,为防汛抗洪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在参与抗洪抢险的周天保说。</p><p> 周天保家是东塘乡东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得知村里防汛值班缺少人手,在安置好家人后,他自告奋勇加入到防汛抗洪队伍中。东塘乡防汛大堤上不时活跃着周天保忙碌的身影,他正用农用车一趟接一趟运送着防洪袋,用自己的行动感谢党的恩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