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美友10071050

<p>  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犯错时,你会怎样处理?是爱的鼓励?批评教育?亦或是请家长……曾经的我上述的处理方式我都用过,直到我遇见了苏老师,我才幡然醒悟为什么越用力,越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教育效果。</p> <p>  再读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想起自己在教育之路的点滴经历和成长,有了很多新的体会和理解。</p> <p>  刚做老师时,很倔强,很较真,赋予了自己太多的教育使命。所以眼里容不得沙子,特别是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当看到他们犯了错我总一刻都等不了,必须当场指出他们的错误,并且告诉他们怎样做才对。有的时候情绪上头甚至会在教室大声批评训斥学生。我总认为他们都是小孩子不懂得分辨对错,而作为教师我有责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纠正错误行为。就在我陶醉在自己对学生的用心和付出时,我满心以为我的用心能换来孩子们的理解:他们能按照我给他们建立的行为道德标准去行动。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一小部分调皮的孩子更加肆无忌惮。我开始困惑、迷茫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后来我试图通过家校沟通,希望能够取得家长的配合,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教育效果并不持久。也试过鼓励教育企图帮助孩子放大优点,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都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教育效果。</p> <p>  直到我有幸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我恍然大悟:我的教育方法从一开始就像偏离航线的船,驶向了错误的彼岸。苏老师在此书里谈到:教育从广义上说就是对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的统一,而自我教育则是个人教育中的主导方法。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从小认识自己并自我教育呢?</p> <p>  他谈到:自我教育的前提是信任。首先必须建立起深信对方具有良好意愿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育作风,在集体中有安静的气氛,不要有大声喊叫和爱动气的现象。这让我恍然大悟。是啊,孩子如果长期处于一个嘈杂气愤的环境中,他对好言好语是听不进去的,更谈不上自主思考的能力。</p><p> 其次,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要杜绝惩罚教育的。原因是因为惩罚已经使学生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受了惩罚的学生会想:我已经受到了应得的惩罚,我对自己的行为没什么好愧疚和反思的了。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问题学生”在受惩罚后行为变得愈发肆无忌惮。</p><p> </p><p><br></p> <p>  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面对学生犯错时,我们要和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但是这需要教师有能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热爱和信任的人,能在孩子抱怨时听懂他的表达,温柔谨慎地接触他们的心灵。善于保守孩子向我们透露的秘密。一旦这种信任建立,他们就能认真对待并感受到教师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任性的触动。这交教育法则是我成长路上一直追求的教育信条。现在的我很重视和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在他们犯错时,我会真诚地做一个聆听者而不是输出者。并且我发现,给予孩子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师生彼此信任的氛围下,其实孩子们是完全可以认识到行为中错误因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到这些行为所带给他们的坏的感受和结果的。并且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其实是怀有深深的愧疚感的。而孩子一旦有触及心灵的感受,教师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长期的跟踪,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今天比昨天有长进,体验到自尊心。他对你在道德上的教诲和规劝就越走心。</p><p> </p> <p>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们中间,从而教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约束。而在我看来,让孩子明白最亲近的人对自己的期待是帮助孩子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之前,我在班级发起了“你最喜欢的人及理由”投票活动,孩子们为了获得好的评价都会自我提醒,自我管理。但是要想让孩子真正有所改变,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追踪孩子的行为轨迹,帮助孩子从依赖他人的教育走向自我教育。</p> <p>  </p> <p>  顾明远教授曾说:苏霍姆林斯基既是一名教育科学家,又是一名教育艺术家,他所创造的美丽作品永远是我们的楷模。我想我会在追寻楷模教育足迹的路上永不停止,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进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李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