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库峪(隋唐时期因朝廷在山口设立兵器库而得名)深处有座名山叫“太兴山”。距西安市45公里,其险如华山,秀似黄山,观庙庵殿,苍松翠柏,曲径通幽,群峰挺拨。山景由香炉峰、东西腊台山、天门峰、无量遥、望主峰和瀑布组成,自隋唐以来成为道教圣地,山上庙宇众多,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和神话传说,整个景区可与湖北金顶武当媲美,故有“铁顶武当太兴山”之称。</p> <p> 2019年7月14日,我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早晨9:00,就到达了库峪峡口。</p><p> 在一个小卖部里打听到,到爬山的地方还有15公里,没有公交,必须租车到哪儿。这可怎么办?从山上下来不知道何时,荒山野岭的,人生地不熟啊。正在犹豫不决之际,在公交车上下来了一位单身游客,也在打听进山的车。😄😄,这下好了,经相互介绍,这位是武汉的朋友,姓高,我们一起搭伴进山。</p><p> 经过讨价还价,40元钱租了一辆五菱宏光车就进山了。</p><p> </p> <p> 车在蜿蜒曲折的峡谷里行了一段时间,在一个岔道口,停了下来。说是上面打硬化路,无法通行,剩下的路只能靠步行了。</p> <p>太兴山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儒佛道家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人文遗迹及神话传说。</p> <p>由于修路,景区买门票的地方也撤了。</p> <p>太兴宫</p> <p>大唐宝刹</p> <p>沿途有许多道观。有些修的富丽堂皇,有些年久失修,杂草丛生。</p> <p>磨针观。记得有句俗语“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就是出于此处。(可惜当时走的太急没有看到,返回是天色已晚,只拍了张图片)相传,隋文帝之三子,隐居于此,修行二十八年未能成仙,遂生还俗之心。在出山路上遇一老翁铁杵磨针颇受启发,遂返隐山中继续修炼,终得道果。因太子在此修行,取太子兴盛之意,故此山称为“太兴山”</p><p><br></p> <p>三圣宫</p> <p>经过一个小时终于走完了硬化路,开始爬山了。由于路程太远,担心当晚无法返回,我们没有去千佛洞,直奔主峰——铁庙。</p> <p>路向左拐,便是一段水泥路的台阶。</p> <p>往上一公里,就到了一个小垭口。有几个道观</p> <p>山高路远,在此不敢多做停留。向右一拐,就是登山的小路。</p> <p>白衣仙洞</p> <p>南天门</p> <p>终于登上南天门,到达天街了!至此有些游客已精疲力尽,准备打道回府了。事实上,在这里只是登山的开始。</p> <p>这座山的南天门修的比泰山、华山的南天门简陋多了。</p> <p>进入门内,在右边的山石上写着“焦岱寨门”四个大字。这是隋唐时期看守兵器库的四寨之一</p> <p>回望南天门</p> <p>不远处有座道观,”太兴山老母殿”。我们听到里面的说话声,推开了山门,这时一个女孩很热情的提过来了一暖瓶开水。这儿的开水却是免费的哦!</p><p>老母殿,也是一个中转站。里面是一个小卖部,山上的道观中的面粉、蔬菜用完后一般从此处采购。价格便宜,公道,这些商品都是山下的香客们带上来的。我们在这儿倒了杯开水,又买些饮料,继续登山。</p> <p>沿途每隔几百米到一二里,就有一座道观。这个道观里,虽然没有看到道长,但从摆放的整整齐齐柴来看,还是有道士居住于此。</p> <p>山谷中的泉水。</p> <p>兴隆宫。兴隆宫内住着一位年轻道长,我们进去时正在烧水做饭,很热情的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坐下休息。</p><p>这些隐士一般都是一天吃两顿饭(早、午饭),过午不食。个个精神健硕,面相清奇,仙风飘逸!</p> <p>正门对面是“祖师殿”</p> <p>他们穿的衣服也不多,只有一套换洗的衣服。据说有的一套衣服穿好几年。</p><p><br></p> <p>降龙木,也叫六道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p> <p>红豆杉。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p> <p>雷神洞</p> <p>下山的游客</p> <p>天梯。共有564个台阶</p> <p>看看这石条,每个至少有几百斤重,当时修建这样的台阶,不靠机械设备,实属不容易啊!也足见昔日的辉煌。</p> <p>艰辛的登山途中,看到装满开水的暖瓶,虽然很累,但心里暖暖的。</p> <p>八仙楼</p> <p>这座道观正在修建中。大殿门口有位道姑正在打坐。(怕打扰只在远处拍了张照片)</p> <p>三教堂</p> <p>道士们种的菜,主要是土豆。</p> <p>背篓</p> <p>每个道观里,基本上都有道士。我们只能沿途看看,不想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p> <p>天然的盆景艺术</p> <p>到这个地方,已没有山泉水,主要是背上来的水或者是收集的雨水。</p> <p>瑞云庵</p> <p>下山的游客,自觉的将垃圾带下山。</p> <p>羊肠小道穿梭于灌木丛中。</p> <p>路边备有饮料、开水、方便面,这儿可是无人售货啊!</p> <p>这里,道观遍布。道士们除吃饭、劈柴等一些生活事务之外,基本上都在禅房里;有的已好几年没有下山了。我们在此只是安静的拍张道观的照片,就离开了。</p> <p>药王古洞。相传药王孙思邈,曾在此修行,采药炼丹,著有《千金要方》、《唐新本草》等主要的医药经典。</p> <p>一个小女孩,道姑打扮,正在山上捡垃圾。我连忙拿出手机准备拍照时,已经消失在树丛中……</p> <p>这儿是一个垭口。是前后两条爬山路线的交汇点。</p> <p>垭口的后面是“观音老母殿”。有个小平台,可以休息一下,拍拍照!</p> <p>俯瞰秦川八百里,烽烟历史五千年。</p> <p>供游客休息的石条</p> <p>终南第一峰。据记载,清康熙年间,云南湖广释子云游太兴山,刻石志胜:“太兴山古终南第一峰也,仙凡奇迹幻境,形势穹窿,真乃圣地也”。故在岩石上镌刻“终南第一峰”五个大字。此时这有几个游客下山,给我和高飞朋友照了张合影。</p> <p> 此处开始,路就难走的多了。陈旧的铁链,没有台阶处放的是铁板,很多路段塌陷,使人望而却步;四肢着地爬上几十米,双腿就开始打颤。</p> <p>看前面就是岱顶,坚持……</p> <p>岱顶的石门上写“太兴山”三个红色大字。</p> <p>庙内的铁狮子。</p> <p>铁香炉。</p> <p>精美的图案。</p> <p>这是道士们收集雨水的方法,是山顶上生活用水的来源。</p> <p>无量殿。</p> <p>禅房</p> <p>看到山顶上的小块菜地,不由得想起:《空谷幽兰》一书中的一段话:“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的很少,穿的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尘;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p> <p>绕过无量殿</p> <p>向西望去,四座小庙在一条山梁上,两边是悬崖峭壁,最远处的那个,就是“铁庙”。从岱顶到铁庙只有短短六、七百米的距离,但到达目的地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路太难走了。我们在一位道长的禅房里,放好登山包、登山杖,向铁庙进发。 </p><p>绝大部分游客登到此处,看看四周风景,就原路返回,极少有人去铁庙。</p> <p>铁瓦。锈迹斑斑,而且每片上都有文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据山上的人士说,这个瓦已经好几百年了,都是道士们从山下一片一片背上来的,每片至少也有十多斤。主要是山上风大,瓦怕被风刮走。</p> <p>此处有句民谣:“天外天峰绝谷关,五大天险在此间。鹞子翻身头道关,人人见了心胆寒。猴子抱柱二道关,老君犁沟上下难。铁板桥前铁箍头,回心石前魄飞天。果老骑驴履天险,好汉移步腿打颤”。</p> <p>鹞子翻身</p> <p>猴子抱柱</p> <p>老君犁沟</p> <p>咸丰八年,就是1858年,这个铁链已经170多岁了……</p> <p>铁板桥</p> <p>回心石。游人至此,十有八九不敢过。这里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天”,能过去的叫“过天”,过不去的“没过天”。</p> <p>不管上山的旅程有多艰难,身体有多累,当达到目的的,觉得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p> <p> 铁庙。三块石成“品”字形堆积,下部空洞,上部一小平台,上放一个铁庙,重千余斤,高耸入云,也叫“天外天”。</p><p> 很久以前,这么重的铁庙,这么险的路,人们是怎么放上去的?真是不可思议!</p><p> 此时已下午4:30,必须马上下山了。</p> <p> 太兴山风景区是一个神秘的宝地,也是一个远足和爬山的好地方。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原生态,也可以说这里是一座还没有被大众旅游所污染的净土。</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