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凌晨小雨后济南天气格外晴朗、清新,端午假期第一天2020年6月25日徒步目的地再游龙洞、观景台、藏龙涧、一线天、浆水泉、黑峪风景区。9.45出发燕山立交桥东坐K139车鼎秀家园下车,带上水、牛奶、糖、食品走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进南部山区龙洞、观景台、一线天、藏龙涧、浆水泉。龙洞风景区是最美的景点之一,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旅游路的南侧,在已开发的龙洞景区的西南方,是一山体的断裂带,形成年代不详。长数公里,东西狭长,两侧刀劈斧削,最高处逾百米,危峰壁立,陡峭如削,开阔处宽数丈,紧窄处伸两臂几可摸到两侧峭壁,似神工鬼斧所为.因特殊的地理结构,山谷里的风声低沉如龙呤而得名。谷中植被不同于周边柏树的墨绿,更多的是桃树、核桃树、桑树、柳树、苦楝和绿檀,高大的树木,使谷中更加阴翳蔽日。一年四季风光无限,夏天的浪漫,满涧葱茏,翠峰、清泉、溪流、潭水,让人赏心悦目;初夏及深秋是游览良机,风光无限,温度适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爬山很累,但是山顶的风景很美,山如人生,使我清醒,也使我在前行的过程中,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路程。旅途中结识2位老年人、2位中年人我们临时组成5人驴友团队,互相鼓励,坚持一定爬到各处景点不留遗憾,深深体会到团队精神重要。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山里,水是清澈的,风是质朴的,蜿蜒的山路,因为有了虫儿、花儿草儿等,也变得更加鲜活起来。朋友,常到大山里走走,让山里的风去掉浊气,让山里的水涤荡疲惫的心,到山路上去,让快乐缭绕到你的周围,那心灵就似山一样坚韧,似水一般纯净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沿着陡峭的山路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路的两旁是悬崖峭壁,途中常有巨石挡路,须攀岩附葛才能前行.但为了“人登山顶我为峰”的豪情和体现“一览众山小”气概,我们还是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攀登、再攀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觉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没有退路。坚持、坚持、再坚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沿着陡峭的山路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路的两旁是悬崖峭壁,途中常有巨石挡路,须攀岩附葛才能前行。但为了“人登山顶我为峰”的豪情和体现“一览众山小”气概,我们还是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攀登、再攀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山路很崎岖,路是用泥土修的,很滑,很容易就摔跤。从一线天、藏龙涧到浆水泉风景区路程很远,我们走走停停大约需要3小时才能到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进南部山区黑峪风景区:济南藏龙涧、佛峪一带有一个很有特色废弃荒村黑峪村。黑峪村的人早就搬迁了,留下了几座废弃的石屋。这几年来这里爬山的驴友越来越多,有一家精名的村民在周末节假日回来售卖食品饮料,这里成了驴友们休息的好地方,被驴友戏成黑峪大饭店。这里的手擀面很有名,8块钱一碗,驴友吃起来真香。所有的食品饮料都是这头黑驴驮运上来的。这里有很多户外俱乐部的挂的旗子,五颜六色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济南市市中区黑峪顶的半山腰处,遮天的大树中间,一座石头砌成的小院显得格外显眼,墙上到处挂着游客们打卡的旗帜。走进院里,屋门口立着的餐牌已经有些破旧,屋主石胜才大多时候都在院中里外忙活着。小院方圆4公里内没有其他店铺、人家,这是驴友们来此观光的唯一驿站。几乎每天,石胜才都要和他的小毛驴带着货物从山下家中徒步进山,这条路他已经走了9年。</b></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在半山腰的小面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黑峪临近龙洞,与藏龙涧相隔不远,周围的几处山头连成一片,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是不少驴友探险观光的不错选择。如果您也曾去附近登山游览过,那沿着山路走到半山腰,很大可能会“碰见”一栋灰白色的石头院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房主石胜才,今年50岁了,院子里是他开的一家小面馆,没有名字,去过的人多了,大家都习惯叫它“黑峪饭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穿过影壁走进院中,200多平方米的露天小院里,摆着几张石板做的圆桌,桌旁小腿高的圆木墩就是凳子,有些上面还镶嵌着几枚啤酒瓶盖,“都是之前院子旁边枯死的梧桐树,我砍下来自己做的。”石胜才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院子一角有栋不大的小屋,除了屋顶上盖着的瓦片,整栋屋都是用石头砌成,里面摆着烧柴的大锅、木质的厨具、用纸杯盖住口的调味料……这里就是平时做饭的厨房。在这手机信号都有些不佳的大山里,屋里自然是没通电,周围大树遮蔽了阳光,就算是在晴日里,屋里的光线也有些昏暗,“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他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现在天热了,来这边旅游的人少了。春秋天人最多,不过现在周末人也不少。”说这话时,时间刚过上午10点,趁着院儿里没来客人,石胜才介绍起了院子的“前世今生”,“这一片原来是我们的老村子,叫老村,后来大家陆续都搬到下面的矿村去了,屋也渐渐都没了,就剩下我家这个院子了。”他说,院子的历史已有上百年,是家里代代传下来的,每一块石头都带着岁月的痕迹。</b></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人与的驴进山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屋外的墙壁上,张贴的菜单已经有些褪色,手擀面、大葱炒蛋、农家炒鸡……小店的菜谱都是常见的家常菜,菜单的下方,特别备注了炒鸡需要提前一天电话预订,“山上没水没电,所有的材料都需要提前从山下运上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胜才口中的山下指的是搬迁后位于矿村的新家,“从家里上山,如果走游客们旅游的路,要绕特别远;最近的路线没有公路,走不了车,只能是我自己把东西背上去。”面馆开张的日子,石胜才店里所有的食材都是靠着他一步一步背上山的,这条4公里的山路,他已经走了9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每天清早8点左右,只要天气不错,石胜才就会在家清点需要运送的东西,准备进山。山路陡峭,每回出发前他都不忘戴上护膝。和他一同出发的,常常还有一到两“位”好帮手,“一次要运200多斤货,我自己扛不了,就买了毛驴来帮忙。”他笑着说,进山的山路单程就要花费将近1小时,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实在有些吃不消,几年前才一咬牙花了将近7000元,从外地买回来一头驮货用的小毛驴,因为那时没有经验,刚买回来时还闹了笑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时候它才5个月大,到了才发现太小了,只能先养几个月。”即便它长大了一些,石胜才第一次带它驮货时,两箱啤酒刚放在身上,它就被压得倒在了地上,“不光是个子小,那时我也不会牵,经常是站在那里不动弹。”后来,石胜才家的驴圈里又陆续迎来几位新成员,现在他的毛驴帮手们还能排个班,轮流陪着他进山运货。记者探访的当天,他就拉了两头毛驴运货上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刚开始那几年啥也没有,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小路。”直到现在,石胜才的妻子韩世凤还忘不了小毛驴刚到家那会儿的情景:有一次夫妻俩一同进山,因为山路陡峭难走,毛驴不敢向前,急得在原地跳来跳去,一头顶上了在前面牵绳的石胜才,他当时一下就摔在了旁边的石头上,好在包里背着的两瓶矿泉水垫了一下,没磕到脑袋,“现在将近有一半路都修了防火用的水泥路,比之前好走多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座有温度的驿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山里没水没电,山路崎岖难走,为何要在这里开家面馆?“一开始意识到这个事儿,是因为来玩的游客。”石胜才说,刚搬家那几年,老房子附近还有些耕地需要打理,赶上春耕秋收的时候,自己都会来这里住一阵。“那年我正在翻修老屋,突然来了几个人跟我讨水喝,一问才知道是来玩的驴友,因为这片山不小,又没有商店,带来的水喝完了,人渴得不行。”见几人口渴,石胜才赶紧从屋里拿出了水,“他们临走时还跟我合了影,说如果我在这里开店卖些吃的喝的,肯定很有市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游客们的话给了石胜才提示,可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妻子韩世凤的身体,“我有强直性脊柱炎,犯病的时候疼得不行,他这是为了照顾我。”韩世凤说。没开面馆前,石胜才都是跟着同村人进城打工,没什么时间照顾妻子,“我要是自己开店,时间就自由了,能多顾顾家,她要是不舒服也方便照顾她。”石胜才说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胜才说,自己从没指望能靠着这家面馆挣多少钱,能挣够一家需要的就很满足了,“你看着来店里的人,很多都是回头客,日子久了大家都成了朋友。”其实,走进他小院的游客,并不是每个都会选择吃东西,有好些只是山路走累了,想找个能坐下休息的地方。遇到这样的人,石胜才也不驱赶,“能给大伙提供个歇脚的地方,我觉得挺好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韩世凤眼里,自己的丈夫虽说没读过几年书,却是个把别人放心上的人:小院厨房的抽屉里,装着石胜才自备的急救箱,创可贴、藿香正气水、碘伏、棉棒这些东西都常年准备着,一遇到突发情况就能用上,“就今年五一的时候,有位大姐从我们院里吃完饭,刚起身没走两步就瘫地上了,眼瞅着犯了心脏病,还好老石随身一直带着速效救心丸,吃下去一会儿人就缓过来了。”韩世凤说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去过这家深山面馆的人都知道,院子里厨房大门上破掉的玻璃,主人是常年不补的,“这破有破的用处。”石胜才笑着指了指大门旁边,屋檐下立着根一人多高的木棍,棍子一头安着一个铁丝做的钩子。“有时我不上山,厨房门上锁,要是赶上有人渴了,能用这根棍子从门上的洞里伸进去,把桌子下面的矿泉水袋子钩过来。”屋外的菜单上,标着矿泉水的价格和石胜才的手机号,人们喝完水后,都会用微信把钱给他转过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些年,是否有人拿了东西后直接走了没跟你联系呢?”没有,一次没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