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人说,酒的好处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雕刻刀,把友谊刻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的记忆之中。说到酒,我就想到了在新疆的日子,想到新疆塔城的那些好朋友。因为我曾负责过一段时间塔城市酒类市场的整顿规范工作,所以又专门学习了些与酒相关的知识并与酒结缘,因此总想把在塔城时的饮酒趣事记下来。</p> <p> (图为塔城的标志性建筑“双塔”之一塔。)</p> <p> (图为塔城境内的我国第二大草原库鲁斯台草原。) </p><p><br></p><p>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酒文化传统的国家,距今约38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便出土了许多的酒器。商朝人特别喜欢喝酒,殷纣王就曾"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据说殷即因此而灭亡。《尚书》中的《酒诰》,就是周成王告诫殷的遗民要以纣为鉴,不要沉迷于酒。周公还严厉查禁群饮,做出超逸礼仪容许的行为。酒器的分量越来越小,也是自周朝开始的。但是适量饮酒不但能增进食欲,使精神欢畅,宾主尽欢,有其他食物所难达到的效果。所以自古酒又成为祭祀宴饮的最重要食品及贡献。民间也有着无酒不成席的习惯。</p><p>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多有写到喝酒的描写。比如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p><p>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豳风.七月》)</p><p>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小雅•伐木》)</p><p> 后世文学著作与酒相关的文字更多。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过景阳岗一饮十八碗,王翰《凉州曲》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更是为人所熟知。近代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冯骥才笔下的酒婆喝酒时的形象也让人难忘。古时的酒多为低度酒,烈性酒的出现较晚,专家考证至早不过南宋。这大概是古人一次可以喝很多酒而很少醉酒的原因。</p> <p> (图为塔城风光。)</p><p><br></p><p> 中国人饮酒更提倡酒德,不论高低贵贱,城市乡村,饮酒者颇多,偶有醉酒的,酗酒者却很少。除了补酒、养生酒之外,喝白酒大多是跟人的忧与乐相联系的,遇到不愉快的事,一醉解千愁;遇到高兴的事,又是一醉方休。中国人喝酒,无论忧乐,又总喜欢跟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一起,高举酒杯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觉得这样才喝得痛快。当然,独自一人喝闷酒的也有,但确实不多见。</p><p> 自古中国的酒主要是以谷黍或稻米酿成,后来才用高粱酿酒。酒是不能代替食物充饥的,所以要有相当的农业生产,并有多余粮食的先决条件之下,才能充分发展酿酒的事业。如果一个社会所生产的粮食无法充分提供果腹的要求,人们不太可能把维生的东西大量酿酒以供享乐。因此,某个社会或地区有大量饮酒的习惯,一般表示该社会或地区有充分的粮食生产,农业有长足的进步。</p> <p> (图为塔城市文化广场一景。)</p> <p> (图为塔城北山卡浪古尔水库。)</p><p><br></p><p> 我援疆工作所在的新疆塔城地区就是这样。那里除了有大量的戈壁滩,更有广阔肥沃的土地,宜人的盆地气候;人均家庭拥有的土地面积达近100亩,农林牧均衡发展,各种农作物年年丰收。著名的巴什拜羊(为纪念新疆著名爱国人士巴什拜并因是其培育的优良羊品种而命名),"走的是黄金道,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肉质上乘,味道鲜美,是喝酒时的佳肴。塔城市内有阿不都拉等五条河流过,水质也好。因此,一个只有不到15万人口的小城市,却有着五个酒厂。</p> <p> (图为塔城克孜别提牧场。)</p><p><br></p><p> 塔城人好酒,更喜欢喝酒。初到塔城时,就有人跟我说过有两个人一晚上喝了13瓶酒的故事。后来我在负责整顿规范酒类市场工作时,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在一份文件中曾写道 :“ 塔城市是多民族聚集的边疆城市,各族群众历来有饮酒的习惯,全市人口虽然不多,但每年各类酒品生产和消费数量较大。初步统计,全市居民年消费酒品数量就超过2500吨 。目前全市各类酒品的生产、经营、销售企业(含个体户)接近700家,分布在城区,乡镇、牧场以及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个团场。 ” 粗略计算,塔城人(略去少年儿童)人均一年要喝300多斤酒!文件下发后曾一度在相关干部中引起一些反映,原来他们只是喜欢喝酒,却不知道自己一年到底喝了多少酒。</p> <p> (图为塔城北山风光。)</p><p><br></p><p> 在塔城工作期间,我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结下了友好深厚的情谊,他们又热情好客,待我们亲如一家,一周内总有几天会被邀与朋友一起吃饭,每餐喝上几杯酒,这是经常遇到的事情。我的酒量本来就很小,起初真是很不习惯,偶尔还会有醉酒的时候。除了正式宴会,塔城人喝酒一般很少用小酒杯,大多是用玻璃茶杯。真是大杯喝酒,大口吃肉。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群众,聚到一起也总会喝上几杯酒。特别是有郊游或宾客聚会的时候,酒会喝的更多。几年下来,我的酒量略有增加,同时也深深感到,酒是友谊的催化剂,粘结剂,紧固剂。</p><p><br></p> <p> (图为塔城著名建筑红楼。这里曾是苏联领事馆,后为塔城日报社,现为塔城博物馆。)</p><p><br></p><p> 塔城地区有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群众都喜欢唱酒,特别是蒙古族同胞饮酒文化更有特色。</p><p> 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博乐蒙古族自治县考察,我们乘坐的汽车还没有到目的地,就看见当地的干部在公路边迎接我们了。一道前来的塔城干部告诉说,蒙古族同胞对远方尊贵的朋友第一次来到,主人都会早早地出来迎接,车马刚停好,就会用金碗向客人敬酒。这叫"下马酒"。 </p><p> 我们下车后与当地领导热情握手见面,他们随即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白酒和金制酒杯,为我们每一个人分别敬酒。喝酒时,按照蒙古族礼仪,我双手式接过酒碗,然后一只手端着酒杯,右手用无名指沾上酒,分别弹向天空和地下,以示敬天、敬地,然后双手执杯一饮而尽。</p><p> 离开博乐时,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又请我们喝了“上马酒",为我们送行。喝“上马酒”的礼仪和喝"下马酒”的礼仪相同。不同的是,喝完酒后主人还要送客人一乘。而这一次,博乐的领导竟乘车与我们同行,送了我们30公里(新疆地大,一般两个县之间至少200公里距离)才握手告别。这个礼遇是很高的,情意是很浓的,让我至今难忘。</p> <p> (图为博乐县委领导请我喝“下马酒”。)</p><p><br></p><p> 还有一次,在塔城和几个蒙古族朋友在蒙古包吃饭。陪同的好朋友市民族宗教委局长叶尔江(哈萨克族)对我说:“在蒙古族人看来,一碗酒可以使人成为朋友,一碗酒也可以使人成为敌人。”这时,身穿绣有鲜艳图案的蒙古族服装的女歌手,正手端着斟满白酒的金碗,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唱着敬酒歌。我们被主人浓浓的待客情谊感染着,无法象在其他地方那样推三阻四地少喝一点酒。</p><p> 女歌手的第一首歌是献给从北京来看望我们的领导,还没有等我告诉他“歌罢酒尽”的蒙古族礼节时,豪爽的他就接过金碗一饮而尽。于是,金碗又被斟满。领导一愣,“我不是已经喝完了吗?怎么还要倒酒呢?”我们全笑了,告诉他,你喝得太快了。一人一歌一碗酒,歌罢酒尽,这是蒙古族人的礼节。而你在歌未唱完的时候便将酒喝了,那就要喝第二碗了。听我们这一解释,领导恍然大悟,笑着又喝下了第二碗酒。</p><p> 我的同事时任塔城市委副书记刘新军不胜酒力,面对金碗和女歌手为他唱的怀念家乡的歌曲,犹豫了一下,还是一饮而尽。</p><p> 轮到我的时候,受到叶尔江局长的特别照顾,只倒了半碗酒。尽管连日喝酒,胃疼的吃不下饭,我仍然按照蒙古人的礼节双手接过金碗,象征性地抿了一口,然后把碗递给正为我唱歌的女歌手。歌手也象征性地将嘴贴近碗边,再将手中的碗回送给我。这使我想起两年前路经博乐,当地党委领导也是在蒙古包请我们吃饭,敬酒歌唱到我面前时,我被动听的蒙古长调所感染,接过女歌手手中的金碗一饮而尽,结果是与刚才那位领导一样,又喝了第二碗,让我晕头转向。</p><p> 席间,原任和布可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委宣传部长时任地区民族宗教委主任的布英才斯克(蒙古族)知道我也曾担任宣传部长多年并且就要结束援疆工作回北京了,特意为我清唱了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的约定”。虽然歌词我听不大懂,但那悠扬的歌声中带着丰富真挚的情感,流淌着滋润心田的旋律。我为她的歌声和友情而感动,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p><p> 回想三年在新疆的工作和生活,我即兴呤诵道:</p><p> “援疆三载结友谊,</p><p> 兄弟真情驻心间。</p><p> 离别千日终一聚,</p><p> 北京塔城再欢颜。”</p><p> 这也是我和塔城朋友的一个约定。希望和塔城的朋友能够再次相聚,并衷心祝福塔城各族同胞幸福吉祥。</p><p> 歌唱完了,酒喝完了,情留下了,而我对这一夜也有了抹不去的记忆。</p> <p> (图为与塔城朋友郊游时聚餐。右二为市交通局长王新保。)</p><p><br></p><p>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在塔城时的许多往事已记不清楚了,而那些饮酒的轶闻趣事,尤其是比酒更为浓烈的情谊,却清晰的就像昨天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