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送培展风采,携手共进谋发展——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对康乐县马集小学进行送教送培活动

<p>  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夏日,康乐县马集小学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2020年7月17日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校长卓宏伟携团队一行莅临康乐县马集小学。 </p> <p>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p><p>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p><p>捐助是大雨中的一把小伞,</p><p>帮助需要的人解决燃眉之急。☔</p><p>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徳。扶贫帮困,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p><p> 此次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为我校师生捐赠了500多件T恤。看我们的新衣服……</p> <p>  “捐助是真诚的,关爱是无价的。我们感动之余,只有立即付诸行动。要把滴水之恩,化作自强不息、奋发学习的动力,化作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社会的关怀之情,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p><p> 蕴涵爱心的事业是太阳底下充满希望的事业,充满爱心的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让我们深深地祝愿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蒸蒸日上,深深地祝福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各位领导、老师们幸福安康,万事如意!</p> <p>  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李宝华老师为我校六年级同学精讲了《伯牙鼓琴》一课。古文韵味悠长,李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朗读这一教学主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意思,引导学生理解知音,一个善听一个善弹,这就是知音。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伯牙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呢?引导学生品味知音之情。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的学习,感受伯牙和钟子期的真挚友谊,通过补充资料和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知音的含义,以及和朋友的区别。突破重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得到了老师们一致的肯定。</p> <p>  洪奕杰老师为我校四年级同学带来了计算机课《亲亲家乡》。洪老师先播放了一段空中鸟瞰厦门的视频,给学生介绍了老师的家乡——厦门,然后引导学生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从而揭示课题《亲亲家乡》,紧接着引导学生确认主题,构思脑海中家乡的美景,之后进行电脑绘画。整堂课能够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语言亲切,注重引导,让学生学有所得。</p> <p>  课后由许冰环副校长为我们大家做了一个专题讲座——《今天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许副校长告诉老师们快速成长需要通过读、写、思、悟、听、行。并重点讲解了如何进行专业化阅读,一是读书——读教育名著,二是读人——读教育名师、读学生家长、读班级学生,三是读课——读教育课例,四是读网——读教育网站,并鼓励教师们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实践。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而带来的刺激是压力,然而从内心至外则就变成了动力也就造就了自己的成长!</p> <p>  最后,在康乐县马集小学校长马德英同志的陪同下,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卓宏伟校长一行参观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器材室、各功能室,参观过程中马德英校长向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的各位领导及老师们详细介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各功能的布置及使用情况。参观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对我校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精彩的校园文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马德英校长和卓宏伟校长就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功能室的使用交换了意见。</p> <p>  此次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兄弟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对于共同探讨研究办学经验、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双方领导还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两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发展共商大计、共谋策略,让兄弟学校这份情谊更加深厚。</p><p><br></p><p>图文编辑:董琳</p><p>审 核:马德英</p>

同安区

中心小学

我校

大同

老师

学生

康乐县

马集

知音

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