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苏州河上的桥

时钟在说话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外婆河”旧称“吴淞江”,20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部分爱冒险的外国移民由上海乘船而上,溯吴淞江直达苏州,就顺口称其为“苏州河”。河道两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p><p class="ql-block"> 2020年,在好友的启发下,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苏州河之旅,探桥赏景让人身心放松的好去处。苏州河悠久的历史使得她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而那些横跨在苏州河上,建于不同年代、不同功能、风格迥异的桥,组合起来,俨然像座桥梁博物馆,其中许多桥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她见证着这百年来苏州河日新月异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周末时光,又逢梅雨季节,气候凉爽,我从外白渡桥出发,沿着苏州河畔,由东向西至外环线吴淞路桥,前后共花了5个下午的时间,徒步走完苏州河上(市区段)共39座桥梁(含在建和并列桥),细细品味了老(新)桥的风韵,这些点缀于河上的座座桥梁,已然化为件件精致的乐器,汇入了苏州河美妙的重奏乐章。苏州河畔旧貌变新颜的历史建筑和林荫河道,折射出上海市政府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所投入的精力,确确实实为百姓做了能看得到的实事,生活在世界级城市的魔都上海,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上海人真幸福!</p><p class="ql-block"> 我边走边情不自禁的用手机依次拍摄横跨在苏州河上(市区段)的桥与部分河岸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将逐步更新美篇,沿续苏州河上桥的新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站在外白渡桥上拍摄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交界口,在此出发,开始探秘苏州河上的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一座桥:外白渡桥。最早是一位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在近黄浦江的河口造了一座供外国人免费通行的木桥——外摆渡桥。之后,工部局在河的上游方向僻邻处也造了一座供中国市民免费通行的木桥——公园桥,市民称之为"外白渡桥"。同年,外摆渡桥卖给了工部局后,被拆了。为适应有轨电车的通行,工部局拆木桥"外白渡桥"建现今的铁桥,于1907年建成通车。现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二座桥:乍浦路桥。上海开埠后,美国圣公会主教蓬恩在此建造过一座浮桥,后改为木桥,外国人称蓬恩桥。之后,由工部局投资,一位法国工程师设计,拆除木桥改建钢筋混凝土桥,典型的欧式风情,并以乍浦路路名命名。现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座桥:四川路桥。一座充满历史沧桑感、造型经典又不失简约的桥,始建于清末,由浮桥改为木桥,在建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之际拆除重建成三孔钢筋混凝土悬臂结构桥。现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四座桥:河南路桥。一座典型的欧式风情桥。当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建造的驼峰式六孔木桥,后因桥北新建天后宫,俗称"天后宫桥"。民国时期拆木桥建3孔混凝土悬臂挂孔桥,命名为河南路桥。为适应交通需要,四车道的老河南路桥拆除,建成现今的六车道的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五座桥:山西路桥。早前,工部局建的一座六孔人行木桥,几经修缮,保留至上海解放,随着盆汤弄改名为山西路,木桥也易名山西路桥。因苏州河修建防汛堤岸之需,故拆木桥改建现在的钢结构人行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六座桥:福建路桥。早年为浮桥改木桥,并多次拆除木桥进行改建后,原来的老闸桥更名为福建路桥,木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因桥多次遭遇船撞事故变危桥而重新拆旧建成现在的福建路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七座桥:浙江路桥。俗称老垃圾桥,是我国现在仅存的几座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的老桥之一,更是一座国宝级的桥梁,是上海市级文物。</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浙江路桥原为木桥,多次修拆建,木桥毁损后,上海工部局拆去木桥,建成现在所见的桥梁,期间,桥梁多次修缮,现为北向南机动车单向行驶桥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八座桥:西藏路桥。建于1922年,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欧式韵味的桥梁,桥边是"四行仓库"——民国时期的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家银行的物贸仓库。</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西藏路桥历经长年使用,已多次大修,由于年代久远,交通变迁等原因,2003年起被拆除重建,现在成为一座稳重、宏伟的双向6车道崭新的、具有现实用途的景观大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九座桥:乌镇路桥。6孔木桥建于民国18年,在抗战中毁于战火,重建钢筋混凝土简支架桥梁,1997年拆除,1999年重建成桥身为圆拱形的人行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座桥:新闸桥。历经百年的苏州河上第一座桥已拆除。现桥梁建于1999年,形似浙江路桥,原来可通行重型车辆,大修后禁止重车通行,为非机动车人行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一座桥:成都路南北高架桥。建于1993年,是苏州河上桥面最宽的一座桥,它不是一座独立的桥,是南北高架路上的一个节点,南北高架路穿越苏州河到成都北路,造就了这座崭新的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成都路南北高架桥的东面</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成都路南北高架桥的西面</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成都路南北高架桥上观景</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二座桥:恒丰路桥。最早是由广东人和浙江商人筹建的木桥,上海人称为舢舨厂桥,后因木桥桩柱腐朽倒塌,又重建木桥,改名为恒丰路桥。1948年建成五孔钢筋混凝土结构桥。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通过此桥进入上海市区。</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1986年再重建恒丰路桥,对改善南北交通和水上交通安全起了重要作用。</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恒丰路桥边的蝴蝶湾公园是一个富有艺术感的城市滨水新景观。丰富的植物、景墙、桁架、廊架、叠瀑、亲水平台,形成动与静、光与影、虚与实的变幻,成为苏州河畔一个标志性景点。</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三座桥:昌平路桥。21世纪新建的一座造型独特的桥梁一跨过河,不仅可以通行机动车、自行车,行人都有便捷通道,避免市民绕道奔波之苦。</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昌平路一座现代艺术品钢结构桥梁与苏州河美景水乳交融,造型宛若明眸凝望着苏州河,由此得名为"苏河之眼",成为苏州河上的桥又一处"看点"。</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四座桥:普济路桥。建于1996年,2009年折桥重建成为现在的人行和非机动车二用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五座桥:长寿路桥。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桥,架在苏州河的一个拐弯处上。1996年拓宽改造,在原桥左右两侧各建新桥,三桥合一,即为现今的长寿路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六座桥:昌化路桥。解放初期建成7孔木桥,1974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桩基拱肋吊杆桥,2000年改建为双向二车道双拱肋钢筋混凝土中承式吊杆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昌化路桥上放风筝的老先生</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昌化路桥边上的网红打卡地——天安千树,此建筑是由英国“鬼才”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领衔打造,总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七座桥:江宁路桥。又名"造币厂桥",1929年上海市工务局于中央造币厂附近建5孔木桥而得名,改建后更名为江宁路桥。1969年再次改建竣工,同时拆除木桥。2011年因危桥拆除重建成现今三跨钢箱梁主桥结构的人车同行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江宁路桥边有一个"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沿苏州河一个大拐湾处而建,21世纪新海派园林风格,以绿为主,以活水广场为中心,很值得一游。</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梦清园"三面环水,象一条船头在苏州河上航行。公园风景怡人,漫步在竹叶林间可与绿色接触,能亲近园区内的各种水景观,也可以漫步在岸边看苏州河柔波荡漾,夜景色彩尤为绚烂。</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夜幕降临,在景观灯印衬下魅力四射的江宁路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八座桥:西康路桥。1981年上海市路政局所建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结构的人行桥。这座桥别有一番韵味,当华灯初放的夜晚,更加迷人,美不胜收!</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西康路桥附近有一栋优秀历史建筑:福新第三面粉厂(荣毅仁家族的老建筑)。</i></b></p> <p class="ql-block">左边镇坪路桥,右边西康路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十九座桥:镇坪路桥。2007年兴建的拥有4车道和人行道的新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镇坪路桥与宝成桥间苏州河的大湾道。</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二十座桥:宝成桥。又名叶家宅路桥,最早的五孔木桥由崇信纱厂出资建于1931年,被日军炸毁后修复。1971年改建拓宽为钢筋混凝土人行桥,现正在景观改造中。</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宝成湾</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二十一座桥:武宁路桥。1956年建成,后经整个桥体"中西合璧"的景观整治,现为苏州河上最具个性化的观赏性景观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桥头4座主柱采用艾奥尼克式立柱风格,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桥头堡顶部用铜浇注,立柱雕塑表面贴金,分别代表孕育、萌芽、成长、希望。</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二十二座桥:曹杨路桥。最早的五孔木桥建于1928年,被日军炸毁后修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拆除,1976年建造成市区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型连续梁桥,供人车通行。</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二十三座桥:华政桥。苏州河上唯一一座建在校园里的桥,它连接了华东政法大学苏州河两岸的校区。上世纪三十年,圣约翰大学扩建校舍到苏州河北岸,由校友企业家荣德生等发起捐款,1934年建造了一座连接两岸的木桥,定名学堂桥。华东政法学院建立后,木桥因破损被拆除。1980年重建钢筋混凝土人行桥,定名校园桥。2009年改名华政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二十四、二十五座桥:凯旋路桥和轻轨明珠桥(并列)。凯旋路桥原为铁路桥,供火车和行人通行。2000年,为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在现址并列新建贯通凯旋路和凯旋北路的桥梁,定名凯旋路桥。原来的铁路桥成为轨道高架桥,定名为轻轨明珠桥和凯旋路桥并列成二座独立的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二十六~二十八座桥(三桥并列):中山西路三号桥(东桥、西桥)和内环高架路桥。1930年竣工的中山西路3号桥被日军炸毁,后修建了军用桥和人行桥各一座,又被国民党军队炸毁,解放后修复。1958年拆除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桥。1993年,为完成内环高架路,重建中山西路三号桥东桥、内环高架路桥、中山西路三号桥西桥,三座桥并列。</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二十九座桥:强家角桥。1997年建成,替代了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一一强家角渡。</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座桥:古北路桥。这座桥为苏州河上跨径最大的桥梁,气势宏伟,不仅跨越了苏州河,还跨越了长宁路。2004年桥梁改建采用了中式仿古风格,与欧式风格有很大不同,宽敞的人行道及桥栏铺设着白色的大理石,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古北路桥苏州河上的一道湾</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一座桥:泸定路桥。2010年竣工,是中环高架路的配套工程。未来,还将建成一个新型的规模巨大的长风生态商务区。</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河对岸黑色的建筑物是上海国际采购中心</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二座桥:北横主线桥。北横主线桥2020年底与中环立交高架主体结构贯通。</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三座桥:车道并桥。车辆单向从路面跨越苏州河向中环立交桥并道行驶的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左桥为中环立交桥,右桥为车道并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四座桥:中环立交桥(主桥)。2000年起上海建设中环高架路,中环立交桥建在真北路桥的东西两侧,三桥一起跨越苏州河。</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中环立交桥共有4座桥构成:车道并桥、中环立交桥(主桥)、真北路桥、中环人非西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五座桥:真北路桥。原是木桥始建于1932年,我4岁那年,木桥拆除重建钢筋混凝土桥。为配合中环高架路建设,在建造苏州河高架桥的同时,对这座桥进行了系统性改造,现成为4车道通行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真北路桥下的钢架</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真北路桥附近的钓鱼爱好者在苏州河上钓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六座桥:中环人非西桥。中环立交桥下面供行人过苏州河的桥。</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景点位于中环立交桥和剑河路之间苏州河畔。</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七座桥:真光路桥(在建),苏州河上一座最年轻的跨河桥不久将问世,成为一条连通长宁和普陀区的通衢之路。</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八座桥:祁连山南路桥。2008年竣工,为适应虹桥交通枢纽的配套需要而建成的八车道人行横跨式桥梁,是苏州河上一座比较年轻现代化宽阔桥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第三十九座桥:(S20)外环线吴淞路桥。这座桥是为外环高速公路跨越苏州河而建成的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桥梁,桥为双幅,只准机动车通行,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桥东边的蓝色拱梁与桥没有关系,是过河管道的承重部分。</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这座桥是苏州河进入上海市区的第一座桥。桥上车流不断,车声隆隆。</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桥的西边"(S20)外环线吴淞路桥″几个字赫然醒目</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桥南边是长宁区的生态绿道,因附近苏州河畔正在改造,里面游人稀少,我未深入游玩,据好友拍摄的照片了解到,里面的景色也很不错,留点遗憾,下回有时间再去。</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苏州河上清晰可见的飞机✈️,虹桥机场就在不远处,每5分钟左右就有一架飞机穿过苏州河上空。</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外环线苏州河栏杆边属于长宁区,对岸是嘉定区。</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