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按常理出牌的第九天我们从然乌湖到达并察察公路的察隅县入住。行程第十天游览察隅县的清水河和僜人部落。</p> <p class="ql-block">察隅县到下察隅镇一路景色美到爆。</p> <p class="ql-block">变幻莫测的雾。</p> <p class="ql-block">察隅,好一个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冰川融化加上雨季,察隅河波涛汹涌。</p> <p class="ql-block">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p> <p>沿着201省道从察隅去下察隅,路上没什么车,想拍照片就停车,一路太美了,时刻都想停车。</p> <p class="ql-block">浑浊的察隅河遇上清水河。</p> <p>清水河</p> <p class="ql-block">清者自清,浊者自浊。</p> <p>僜人部落:僜人俗称“僜巴人”,是西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因为僜人人数太少(据说全国只有两千多)没有被列入56个少数民族之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p> <p class="ql-block">察隅河上好美的雾。</p> <p>下察隅地处中印边境(进入下察隅要在居住地派出所办边防证),和这几个僜人(他们在给村里干活所以衣服有点脏)聊聊天,他们究竟从哪里来?他们的祖先是从印度过来的,在印度现在还有两万多僜人。他们开始住在深山老林里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也倍受当地人歧视,解放后政府逐渐把僜人从深山老林里搬迁下来,他们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孩子都可以接受教育,所以年轻的一代人除了讲他们自己的语言外也可以讲普通话。</p> <p>僜人部落现在有六七十户人家,家家都是豪宅。</p> <p>僜人部落最后一个首领阿鲁松是个传奇人物,他有9个老婆,几十个孩子,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八十年代去北京开会乘飞机时他携带着他们民族的传统长刀按照规定不能登机,后来经协商做了特殊处理,他是唯一的带着长刀登飞机的人。我们找到阿鲁松的家,现在他已经退位给新村长了,他开始开民宿了(照片来自网上)。</p> <p>阿鲁松的家</p> <p class="ql-block">门没锁,我们推门进入阿鲁松家的豪宅。</p> <p class="ql-block">豪宅啊!</p> <p>一个女人背着一个孩子,我们说我们想找阿鲁松聊聊天,看我们从杭州过来的多不容易,她说阿鲁松不在家,她开始不愿搭理我们(如果是我也不搭理你们,你们谁啊,私闯我家不说还要探讨我的隐私),我们态度很和气慢慢也和她聊了一些,她是阿鲁松最后一个老婆,别的老婆没去世的也住在这个部落里,我们问阿鲁松和她的年纪,她说都不清楚(也许不想告诉我们),这个豪宅现在住四口人,她和阿鲁松,他们的一个女儿,还有背上是她的外孙。问了其他的僜人说阿鲁松大概七十多岁,这个最小的老婆大概四十多。虽然没见到阿鲁松本人但是私闯民宅见到了他的第九个老婆也没算白来了。</p> <p class="ql-block">她说他们民族都抽烟。</p> <p>在网上找的一张阿鲁松和最后一个老婆的照片(我们和她聊天的那位)。</p> <p class="ql-block">察隅的小藏民眼睛多亮多精神啊。</p> <p>下察隅回察隅的路上碰到车祸了,第一次看到气囊弹出来的惨烈。</p> <p>为了圆梦丙察察任性从然乌湖来到察隅,冲人间仙境一样的察隅,绝对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208d4uy"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杭州出发一路向西(七)——丙察察,我们来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