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树掌(千字文) 深谷幽兰

深谷幽兰

<p><b>咏树掌(千字文)</b></p><p><br></p><p><b> 深谷幽兰</b></p><p><br></p><p>千年古镇,人文树掌。</p><p>物华天宝,名扬上党。</p><p>人杰地灵,誉满太行。</p><p>山川锦绣,人间天堂。</p><p>四季分明,夏短冬长。</p><p>莺歌燕舞,鸟语花香。</p><p>天然氧吧,避暑山庄。</p><p>松柏如盖,绿色银行。</p><p>交通要道,致富桥梁。</p><p>民风淳朴,传统优良。</p><p>团结友善,发奋图强。</p><p>民殷物阜,小康在望。</p><p>百姓幸福,人民安康。</p> <p>风水宝地,梦幻树掌。</p><p>紫团抱犊,雄踞上党。</p><p>万峰突兀,重峦叠嶂。</p><p>云雾缭绕,仙居之乡。</p><p>炼丹修道,隐士鲍靚。(1)</p><p>得道徒众,百岁后亡。</p><p>紫团真人,玉壶天罡。(2)</p><p>翠微洞天,面壁听响。</p><p>树掌神北,真泽名扬。</p><p>乐氏二仙,家居益阳。(3)</p><p>微子之后,祖本系商。</p><p>生能纯孝,神为忠良。</p><p>诸多传说,流传甚广。</p><p>隆冬采茹,堪比王祥。(4)</p><p>双膝跪地,斑菜雪霜。</p><p>酷暑捡麦,翠微风黄。(5)</p><p>平台升仙,龙背飞翔。</p><p>西夏进犯,军中断粮。(6)</p><p>埋灶煮饭,惊动宋皇。</p><p>大观天旱,祈雨上香。(7)</p><p>真泽显灵,甘霖普降。</p><p>再感赵佶,敕扩殿堂。</p><p>二仙尊崇,河神猖狂。(8)</p><p>牛马助力,庙迁传广。</p><p>圣地重启,红色篇章。(9)</p><p>抗大分校,设置课堂。</p><p>真泽大殿,重放光芒。</p><p>三千学员,中坚力量。</p><p>中国革命,迎来曙光。</p><p>教育基地,初心不忘。</p> <p>古老树掌,圣地吉祥。</p><p>精神宝库,文化殿堂。</p><p>走进树掌,如入画廊。</p><p>背靠莲花,面向凤凰。(10)</p><p>左有青龙,背放光芒。</p><p>右伏白虎,尾巴悠长。</p><p>群山环绕,奇门卦象。</p><p>美如骊珠,溢彩流光。</p><p>传统村落,俗称寨上。(11)</p><p>堪比乔家,古色古香。</p><p>龙灯庙会,万般景象。</p><p>大庙神观,富丽堂皇。</p><p>商业古道,千米之长。</p><p>合峪大桥,临渊千丈。</p><p>五条官道,贯通四方。</p><p>古今繁华,云集贾商。</p><p>人才辈出,万古流芳。</p><p>北京盛景,山村可赏。</p><p>神南神北,腾蛟起凰。(12)</p><p>真泽仙宫,建于大唐。</p><p>五进院落,金碧辉煌。</p><p>依山筑砌,画栋雕梁。</p><p>巍峨庄严,碧瓦红墙。</p><p>寝宫主殿,真人塑像。</p><p>冲惠冲淑,贤惠形象。</p><p>福泽天下,声名远扬。</p><p>古村芳岱,弯曲道旁。(13)</p><p>背靠太师,连云叠嶂。</p><p>朝服常穿,环带久昌。</p><p>万马奔腾,虎卧龙藏。</p><p>青石古道,历史沧桑。</p><p>昔日繁华,三教殿堂。</p><p>东家院落,万世流芳。</p><p>秦姓家族,代代隆昌。</p><p>趋步回车,可观圣像。(14)</p><p>村口圣迹,记述周祥。</p><p>青松岭上,松桧千丈。(15)</p><p>阵阵松涛,清风送爽。</p><p>山村河东,清晴河旁。(16)</p><p>冯家大院,自古名扬。</p><p>磨掌竹马,能量释放。(17)</p><p>古服古装,队伍铿锵。</p><p>传奇福头,万亩林场。(18)</p><p>大车小辆,一度辉煌。</p><p>树忽道旁,南坡脑上。(19)</p><p>翠烟袅袅,承德景象。</p><p>大村小庄,情形别样。</p><p>星罗棋布,规整相镶。</p><p>发挥优势,百花齐芳。</p> <p>文化重镇,壶邑树掌。</p><p>比屋可封,文蕴深藏。</p><p>钟灵毓秀,凤集鸾翔。</p><p>乾清文止,五子气象。(20)</p><p>治学严谨,善著文章。</p><p>友芝艺高,国画巨匠。(21)</p><p>淹留台湾,兰苑芬芳。</p><p>军干夫真,敌工站长。(22)</p><p>参战淮海,赢得解放。</p><p>牛家岐山,屡上战场。(23)</p><p>贡献卓越,获得勋章。</p><p>检察院长,曾任校长。(24)</p><p>坦诚士端,勇于担当。</p><p>子为专家,父任部长。(25)</p><p>教育世家,誉满晋阳。</p><p>文教主任,李公发祥。(26)</p><p>善解人意,青年榜样。</p><p>神南贵生,国之栋梁。(27)</p><p>领导岗位,操翰成章。</p><p>江天峰野,奇文共赏。(28)</p><p>江峰提笔,横扫上党。</p><p>人才济济,领先百行。</p><p>树掌精神,代代传唱。</p> <p>乡镇党委,不负众望。</p><p>心系百姓,高位领航。</p><p>笃定前行,指导有方。</p><p>率领万众,乘风破浪。</p><p>挖掘潜能,发挥所长。</p><p>因地制宜,村品独创。</p><p>依山傍水,发热发光。</p><p>旅游产业,致富方向。</p><p>戮力同心,步道康庄。</p><p>伟大时代,凯歌奏响。</p> <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 鲍靚,字太玄,西晋著名隐士。曾在壶关紫团山隐居修炼,修真得道,曾收著名术士、医家、旅行家葛洪等为徒。后任广东南海太守。年百岁无疾而终。</p><p class="ql-block">2. 紫团真人,晋朝壶关人,旧志称其隐居紫团山中,其诗曰:“闭定天厨只一呼,天罡不动运阴符流精郁勃妇金鼎,炼出神丹满玉壶”。紫团山因山巅常有紫气团团如盖而得名。山西南有翠微洞,传为紫团真人面壁修炼之地。</p><p class="ql-block">3. 二仙真人,系商朝微子之后,潞郡屯留人氏,乐氏先祖从屯留李庄迁到陵川境内月牙湾村。二仙系孪生姐妹,幼年丧母,家境凄凉,两女16岁时,遇继母吕氏,受尽人间疾苦,但二女豪无怨言,对继母倍加孝敬。后移居壶关紫团山益阳里。儿女所为感动天地,升入仙界,唐代立庙祭祀。因其“生能纯孝不渝于亲,神能忠诚于国而恩泽于民”,宋崇明年间(1102——1106年)赐谥冲惠真人、冲淑真人,庙额曰真泽。真泽庙又称奶奶庙,二仙庙,坐落在紫团山神郊河北岸,塑有二仙真人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4. 相传,一年正值隆冬,冰雪封山,严寒刺骨,后母吕氏让二女挖新鲜苣菜(俗称ququcai)滋补身体。大地被积雪覆盖,万物皆隐,可孝女不敢违母之命,提篮踏雪寻找野菜。二女单衣掩体,蓬头垢面,踏遍山野不见野菜,饥寒交迫,二女不禁心生酸楚,奔至生母杨氏墓前,双膝跪地,号啕大哭,撕心裂肺,双泪交流,泪落墓前,融化了大片积雪(此情此景,感天动地),突然雪地里奇迹般地生出大片嫩绿的苣菜。苣菜的叶面上因泪而生出血斑(如“斑竹”的来历相似)。二女喜出望外,急忙采摘苣菜孝敬继母,此故事即为“雪地采茹”。</p><p class="ql-block">5. 相传,乐氏二女十六七岁时,酷暑季节,继母吕氏虐性大发,令二女去捡麦穗。当时,麦子早已收割完毕,麦地已被耕耘,哪有麦穗可捡?待她们姊妹俩徘徊在翠微山下时,平地刮起一阵黄风,瞬时天昏地暗,云雾中飞出一条黄龙突然停落在山崖的一块平台上,二个小姐妹爬上山崖,妹妹胆大,跨前一跃,骑在黄龙背上,升天而去,稍停片刻,黄龙又降,姐姐也乘龙飞升。这块崖石即为“升仙台”,这就是“捡麦升天”的故事。</p><p class="ql-block">6. 据《敕赐真泽庙诰祠碑》和《乐氏二真人封号记》二碑记载,大宋徽宗赵佶崇宁四年(1105年),西夏进犯中原,守边将士受命应征,但大军行至紫团山一带时,粮草不继,守军将士奄奄一息,在此关头,路边突然出现二少女,埋灶做饭,供将士充饥,不多时,守军将士全部果腹。全军将士谢过二女之后,突然不见了踪迹,全军皆惊。因二女相助,三军将士精神饱满,一举消灭了敌军。军队班师回朝后,主帅如实将原委禀报朝廷,朝廷下诏将二仙庙封为“真泽宫”,并下令此庙归朝廷直接接管并扩建。</p><p class="ql-block">7. 据传,宋大观三年(1109),天下大旱,七月,县令李元儒祈雨于真泽祠,其至诚感动二仙,遂降雨,大雨如注。此年喜获大丰收。奇事由县令逐级上报朝廷。宋徽宗赵佶被二仙功德所感动——二仙屡次忠诚于国,恩泽于民,于是敕封二真人号曰“冲惠”“冲淑”,庙号“真泽宫”。</p><p class="ql-block">8. 据传,二仙真人在民间受到尊崇,神郊河的河神遂生嫉恨之心,常与二仙发生冲突。对比二仙早有料定,早已选下河北岸的风水宝地。明万历年间的一天,河水猛涨,晚上,神郊村凡是喂牛马的庄户人家都做了同样一个梦——二仙真人要借用各家的牛马,并嘱咐说,各家把牲口喂饱,晚上要借用一下。第二天早上,家家户户发现圈里的牛角马尾都系有红布条,牲口在圈里大汗淋漓。此时人们才发现河南岸的二仙庙早已搬至河北岸。从此,河神再也没有发难于二仙,甚至从此断流。这个传说在树掌一带流传甚广。</p><p class="ql-block">9. 1939年7月,抗大一分校由校长何长工带领,从上党盆地经潞城、平顺辗转迂回迁至树掌真泽宫。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同年9月18日,抗大一分校第一期3000多名学员毕业。此举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一页。现在,真泽宫被确立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10. 树掌村,千年古村落。村南凤凰山、村西龙背山、村北莲花山、村东虎尾山。村四周群山环绕,是乃风水宝地,极具八卦图像。</p><p class="ql-block">11. 树掌村,在古代尤其在明清时期,村里有五条古道,其中三条通往河南的合涧镇,陵川的平城镇,长治县的荫城镇。这三镇均为古代商贸重镇。于是乎树掌村便形成了与外界连通的一条千米长的商业街,这条街为树掌赢得“小北京的美誉。树掌村现存众多明清四合院,并形成古村古建筑群,可与“乔家大院”相提并论。“寨上”古民居群赢得专家的称赞。“寨上”主人叫冯嘉冠。(冯家大院,牛家大院,东宫上,西宫上等均可与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相媲美,需要有识之士多加关注并深度开发)树掌村中有明代诸神观,坐北朝南。另外村中还有著名的“合峪桥”等人文景观。树掌村不仅有诸多人文古迹,这里的龙灯,庙会也是赢得社会赞誉的主要文化活动。树掌村不愧是有名的古村落。希望包括树掌在内的有识之士多多关注!让古代文明早日重放异彩!</p><p class="ql-block">12. 真泽宫,雄踞上党紫团山。此庙规模之大冠于上党、泽州两地同类庙群,始建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宋元明清年代均有修葺。此庙一进五院,坐北朝南,占地9000平米。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3. 芳岱,典型的古村落。此村,坐西朝东,背靠太师山,面前的公路宛如玉带将全村环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这里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且多有官位。</p><p class="ql-block">14. 回车,隶属树掌镇,与大峡谷紧邻,传说此地为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回车处,现在村口墙壁上绘有当年孔子回车故事。</p><p class="ql-block">15. 青松岭,隶属树掌镇,这里松涛阵阵,满眼碧波如浪,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16. 河东冯家大院,此院落为清朝大儒冯文止住宅。正房坐东朝西,正门开在西房的西北角,高大的门洞缩进墙内,两尺见方的青石铺地。门楼除门上部两块门匾外没什么装饰。门楣上四字匾额残缺,再往上是一块黑底金字的大匾,上刻“为民立公”四字。(此字是表彰一位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17. 磨掌竹马,“竹马”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最早记载于《后汉书》中,唐以后“竹马”舞蹈得到演变——以竹篾制扎,以纸糊成“马头”,有鼻有眼有耳有鬃。树掌磨掌的“竹马”舞形成于北宋,兴盛于大明,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因故停演,中断30余年。2016年在长治市公安局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又恢复上演,深受群众欢迎。</p><p class="ql-block">18. 福头,隶属于树掌镇。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在上世纪70——80年代,这里有壶关国营林场,负责管理全县的森林资源和树木的砍伐运输,曾为壶关的林业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19. 南坡脑,位于树忽线旁边,这里交通便利,古木参天,气候宜人,有“避暑山庄堪比承德”的说法,特别是春夏季节,白云在山间飘荡,鸟声不绝于耳,透过湿润的空气,可以嗅到淡淡的花香,真不愧是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20. 冯文止,号东山,清代壶关树掌人。乾隆乙卯科解元曾任平陆县教谕。后进士及第。其为人平和谦逊;治学严谨。善撰文。曾被征用县令,未任,返故里设教授徒,潜心研究学问,探幽发微,被人称为有宋五子气象。晚年隐居树掌河东,著有《东山堂集》。</p><p class="ql-block">21. 李友芝,树掌人氏,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大师,后淹留台湾。</p><p class="ql-block">22. 赵夫真,壶关树掌村人,军职干部。1937年2月参加山西牺盟会。1941年3月调入太行三分区工作,先后任山西省陵川县河南省修武及获嘉等县敌工站站长。1948年5月参加了解放郑州战役和淮海战役。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8月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p><p class="ql-block">23. 牛岐山,1927年生,壶关树掌村人。1942年参加本村民兵。曾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先后获得多枚英雄勋章。</p><p class="ql-block">24. 冯士端,1923年生,壶关树掌村人,长治简易师范毕业。新中国成立前,冯士端分别任小学教员,联合校长,壶关武委会干事,简易师范教导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任区委书记,壶关组织部长,壶关县委副书记,壶关县委书记处书记,壶关县县长等职。后任晋东南地区检察院检察长。</p><p class="ql-block">25. 杨纪瑞、杨波,杨氏父子系树掌镇神北村人。杨波,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工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曾任太原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曾被聘为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其父杨纪瑞,曾任壶关县文教部部长,堪称教育专家,上世纪70年代在壶关甚至晋东南地区名气非常大。</p><p class="ql-block">26. 李发祥,壶关树掌村人。1969年至1977年任壶关文教办办公室主任。其人重情重义,关心下属,平易近人,深受社会好评。</p><p class="ql-block">27. 丁贵生,1942年12月生,壶关树掌神南村人。1989年,主持晋城市委组织部全面工作,1991年6月任山西省运城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2000年4月任政协阳泉市委员会主席、党组第一书记。虽是领导干部,但他笔耕不辍。其著作颇丰。主编了《行政案例四十篇》《党员管理概论》《领导决策与领导科学》《党员教育400题》《晋城英烈传》《红叶集》诗选,《丁贵生文集》《印篆心声》《晚霞集》诗选,《相依》,总共300多万字。</p><p class="ql-block">28. 赵江峰,壶关树掌村人,曾任壶关政府办公室主任等职,堪称壶关一枝笔,作品有《江天峰野》,原壶关县委书记程潜题字曰“寥廓江天万里霜”;原壶关政协主席张平和题字曰“一笔横扫上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