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观课有感

👩🏼‍🏫左老师

<p>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 左文慧</p> <p>  今天有幸观摩了王玲湘老师执教的《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的交流课。</p><p>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所以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今天通过王玲湘老师执教的《神笔马良》让我收获颇多。</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教学过程</span></p> <p>一、课前展示</p><p>王老师执教的《神笔马良》阅读交流课,注重教授方法和用方法。</p><p>课前展示讲故事环节,王老师巧妙地让讲故事的学生传授讲好故事的小秘诀:</p><p>吐字清楚</p><p>声音洪亮</p><p>加入动作</p><p>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也为后面讲故事和展示故事奠定了基础。</p> <p>二、图文对照</p><p>开课伊始,王老师先介绍了交流的书目《神笔马良》和作者;王老师设计整体把握环节也是循序渐进的。在指导开始时,教师让学生回顾让我们怎么读的方法。“读的时候一边看插图,一边想每一幅画对应哪些内容。读完以后把插图连起来。接着按照先后顺序,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把握。</p> <p>三、故事接力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梳理书本内容。首先,找书本中插图的数量,根据老师出示的插图想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用一边想内容一边看插图的方法,在小组内按先后顺序摆插图。同时,通过直接出示和引导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按顺序梳理故事,取小标题梳理故事情节“去借笔——勤练笔——得神笔——助穷人——斗财主——藏着画——斗皇帝”,王老师以阶梯状的形式来板书,让孩子们有一种一层一层往上走的感觉,让孩子们了解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梳理故事情节先后的顺序时,王老师还展示在清华大学的艺术博物馆里看到了张光远爷爷画的这十多幅的原画,让孩子们观看,从而让孩子们从11个至11张,再到12幅,当有孩子说到“幅这个量词时,老师认为画用“幅”比“张”更准确。然后,发现图片摆放呈阶梯状,把故事分成四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回顾故事内容。最后,通过插图回忆故事,说一说最感兴趣的故事内容。</p> <p>四、故事奇趣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回顾讲故事的方法。即一边看插图,一边想故事内容。针对学生最兴趣的“得神笔”“助穷人”两个故事进行梯度引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首先,运用图文对应的方法讲“得神笔”部分。先让学生在书上找到马良“得神笔”图文对应的内容,随后引导学生概括。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组内展开讲故事活动,分享讲故事小妙招。</p><p>其次,用自己的话讲“助穷人”部分。老师先出示马良帮助穷人中的一个小片段。“谁家没有耕牛,我就给他画耕牛……”然后创设情境,如果你是马良,你会画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马良勤奋、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接着,图文结合,谈发现,知道插图也加入了绘画者自己的想法。</p> <p>五、故事万花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个环节主要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斗皇帝”故事,运用多种方式来讲故事。</p><p><br></p> <p>老师先播放了动画,再来图文结合,让学生找到想对应的页码,最后通过学生角色扮演:马良和皇帝,丰富了学生讲故事的方式。与此同时,老师在和师生的互动交流中提炼出创造性讲故事可以加入动作,进行唱歌,四川话,讲相声等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创造性讲故事的多种形式。</p> <p>六、延伸拓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王老师教师还推荐各种版本的《神笔马良》,以及洪汛涛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马良勇敢、智慧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版本的插图和形象,体会马良跨时代和世界的有趣故事,来帮助学生发散阅读视野。最后,推荐另一个有关神笔的故事——《狼毫笔的来历》。</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名师点评</span></p> <p>&nbsp; 点评老师指出:整本书的汇报交流课对师生的要求都很高。需要老师仔细研读,提取例子,交流方法。也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充分准备,是比较难把握得课型。</p><p> 《神笔马良》这本书,是介于图画书和文字书中间的桥梁书,相对于图画书来说,它的字数多,相对于文字书来说,他的图画比较多。王老师的课搭建了图和文的桥梁;搭建了情节和小节的桥梁;搭建了读和说的桥梁。一节课给了老师们很多的启发。</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听课有感</span></p> <p>  王老师这节阅读交流课的设计环环紧扣,紧紧围绕插图和故事展开,主要从故事接力棒、故事奇趣蛋、故事万花筒等几个板块展开,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儿童阅读和讲故事的兴趣,学生悦读、乐讲,教学氛围浓厚。</p><p>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老师引导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层层递进:数图—摆图—贴图—讲图”这一系列“爬楼梯”活动,开始让每个同学数一数书中的插图共有多少幅,再根据故事摆一摆手中的插图。老师引导学生知道这些插图的作者并出示原图,让学生边看边想这些图画的描绘了什么内容。帮助学生走进插图,回顾故事情节。然后又以小组的形式再摆插图,顺势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在贴图环节,老师有意识的渗透了情节教学,十二幅图构成了七个小节,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用同样的字数提炼小标题。再借助插图形成的故事楼梯分版块讲解。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故事楼梯,并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看,加深学生对每小节故事的印象。最后出示方法—图文对应走进“故事奇趣蛋”:一边看插图一遍想想每一幅图对应的是哪些内容,让学生明白怎样讲故事。思路清晰层层递进。王老师抓住《神笔马良》的特点:图文结合紧密,整堂课围绕情节和插图引导学生们更好的回忆故事情节,理清整本书的结构并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主人翁对话,学生不仅收获了阅读方法,更收获了阅读的乐趣。</p>

学生

插图

故事

马良

神笔

王老师

引导

讲故事

老师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