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娟,中共党员。2000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是一名阳光快乐的班主任。从教20年,她坚持“立德树人,求真务实”。她热“爱”教育事业,更“爱”她的每一名学生,“千姿百态”不抛弃;“滴水穿石”不放弃。 她以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潜心学习,不断探索;待人真诚,热情友善;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水平高;钻研教材,课堂精彩高效、语言生动幽默;班级管理灵活有趣味性、人文性和艺术性;与学生及家长关系融洽亲密,多年来倍受所教学生和家长的喜爱。</p> <p> 一、她,心怀使命“学”在每一天。</p><p>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工作20年来,她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她认为教师要热爱学习并且应该终身学习,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读书是最好的备课。她总是利用工作之余挤时间、抢时间学习。定期买教育教学类书籍广泛阅读,利用网络观看教育家著作,还阅读了大量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看名师视频课、教育家的讲座,她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她特别喜欢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也特别珍惜外出学习的机会,每次学习后都载着满满的正能量和崭新的教育动态,再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感,为本校教师做精彩讲座,总是会受到高度好评!</p> <p> 她坚持学习的同时,有意带动家长学习。每当她读到好的教育方法就会分享给家长,久而久之,家长也开始借书读、买书读。她还会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或技能与学生分享,孩子们特别崇拜爱学习的李老师,也有可爱的学生说:“哦!原来老师也要学习啊!”她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学无止境,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型老师和学习型家长用实际行动带动着孩子们爱上学习。</p> <p> 二、她,因材施教“育”在每一天。</p><p> 教育要“一个都不能少”,要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她希望教育能影响更多的孩子,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和快乐。</p><p> 她说:“育人,要育心!要以爱育爱,更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助力学生成长。”</p><p> </p> <p> 2017年9月,她第三次接新一年。虽然是带过两届大循环的班主任,但是学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情况是70后的老师,80后的妈,10后的萌娃天不怕地不怕。班里的孩子们真是千姿百态。有多才多艺自信满满的公主和王子;有潜心功课一心为分数的小学霸;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有崇尚自由酷爱玩耍的无敌自由娃;还有不管课上课下,都会让你哭笑不得的、喊老师为妈妈的小奶娃。</p> <p> 童童是奶娃中的一个,告诉他一件事至少要说三遍。一次李老师让童童接水浇花,他去了很久又回来了,胆怯地问接热水还是凉水。当时李老师为他的可爱笑出了眼泪……她心疼这个小家伙,多么大的勇气和信任才能回来问老师!他不会穿衣服,不会系鞋带,不会用筷子夹菜,不会倾听和表达,课堂上常常急得直哭……学前的七年,他的父母??</p> <p> 李老师深深地懂得这个孩子需更多的“爱”和“时间”,否则他很可能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李老师忽略他的分数和能力,关注他努力的态度,关注他善良的品行,更关注他的特别之处,对这个孩子及其家庭展开系统而专业地教育和影响。</p> <p> 首先,通过劳动帮他找到自信,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他安排的劳动依次为:倒垃圾、打水、倒水、套垃圾袋、摆放黑板擦……由简单到复杂,让他不断的从各种劳动中体验到成功和认可,慢慢的孩子的笑容多了,愿意和老师说话了。然后再给他安排稍有难度的物品摆放、拖地、整理书架,逐步过度到收发作业本、给本组同学发奖励贴,这使他的自信大大提高,虽然他贴得比别人慢很多,但是每次贴时,他特别努力,不想被落下。</p> <p> 课上的他表现的不仅是努力听,已经开始思考了,有时候他还能答对一些问题。他变聪明了?不!她本来也不是笨,而是成长过程中缺失了某种教育,如今他在李老师的课堂上不那么紧张了,能听、会听了,有时候他的回答会让孩子们哄堂大笑,这时李老师一定会肯定他,然后转移话题让大家马上忘记他闹的笑话。</p> <p> 在李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每次测试后李老师都带着他认真总结反思,肯定他的努力和进步。李老师知道小小的他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颗自信的种子正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期间李老师数次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如何管理帮助童童。告诉家长教育者要懂得静待花开,如此她们坚持了两年,两年间孩子和家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 <p> 班级里不只有童童,还有明明、洋洋……,孩子们各不相同。她用心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捕捉能激发他们成长的某一闪光点,提升能力扬长避短,或针对孩子的不足,量体裁衣、通过活动建立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补短板,促进其全面发展。李老师真正做到了用心育人,因材施教,所以她班级的孩子个个阳光自信,快乐健康.她说每当看到孩子身上微妙的变化或者有明显进步时,内心都无比激动,这永远比教会一个知识本身更加重要!</p><p> 她说 “我事无巨细的努力,换来孩子的快乐和成长,这就是有价值的教育。”</p> <p> 三、她,携手家长践行“ 共育”在每一天。</p><p> 她说教育责任和使命是给学生终身学习和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孩子在离开学校以后,仍能快乐地学习着追求着成长着,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这样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助力,她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这一使命。</p> <p> </p> <p>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p><p> 李娟老师懂得,家庭教育才是教育之根,学生都会从自己的班级毕业,但是却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家庭”中,接受着父母的终身影响,所以家长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于是从接班开始就对所有的家长进行培训,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语言和行为。不片面的追求分数,而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p> <p> 家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制作家风家训,进行家庭角色分析,开家庭会议,做家务劳动分工,学习家庭礼仪,规范作息习惯,创设“美丽家庭日”,秀秀我温暖的家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在一个个活动中改变着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使孩子们回到正确的位置上。妈妈不再是佣人,教育中爸爸不再缺席,宝贝也会下厨房了。爸爸妈妈们为了督促自己,自发组建微信小群,互相分享,阳光积极的家庭就起到了带动的作用,姥姥姥爷都被阳光宝贝们带动的运动起来。有温暖幸福的家庭才有阳光快乐的宝贝。</p> <p> 正确的教育观~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p> <p> 正确的教育观~最好的爱是陪伴</p> <p> 爸爸不缺席</p> <p> 正确的教育观~百善孝为先,美德代代传</p> <p> 正确的教育观~父母要悦纳自己和孩子</p> <p> 李老师特别喜欢黄英校长在一次会议上分享的一句话:“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确是生命。”她被这句话深深触动,觉得这是对教育最美的诠释。</p> <p> 李老师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假期里她从来不会布置机械性抄写大量刷题等作业,总会布置一些习惯养成和亲子作业,让大人孩子身动手动脑筋开动,还巧妙的把下学期要学习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融入生活之中,孩子们在活动和玩耍中预习新知。她说:“孩子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有教材!生活是本书,人人都要用心读。”</p> <p> “新冠”袭来,她一边有序引领每个家庭居家抗疫,一边钻研探索线上教学的有效策略。</p> <p> 她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无声胜有声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母亲。她说她相信那句话:“推动世界的是那双推着摇篮的手。”</p> <p> 观念的改变如同习惯的养成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鼓励的也不只是孩子,包括孩子的父母,所以李老师会多种方式鼓励和督促家长。李老师总是带大循环,她说用六年的时间去影响一个家庭,如果成功了,收获是不可估量的!教育要静待花开,学会等待。</p> <p> 2、家校携手培养学生好习惯。</p><p> 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书写、运动、做家务等好习惯,她特别制定一系列的评比和奖励措施,一年一年坚持着。对于养成好习惯,李老师说就靠“坚持”,坚持就有收获,所以班级组建以来,从未间断过。坚持要求,坚持督促,坚持检查,坚持鼓励和评价。对于一些孩子还要坚持等待!</p> <p> 每一个好习惯培养的最初,都家校携手有跟踪性评价,日评周评月评,日积月累才能成功!</p> <p> 3、家长助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p> 每一学年她都会根据班情设计活动。届届如此、年年坚持。活动分为: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感恩父母养育,感恩自己成长,感恩同学陪伴,感恩祖国培育;劳动教育系列活动;美好生活系列活动;跳绳、美文朗读、汉字书写、变废为宝等技能比赛;快算24、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等趣味学习活动;家长进学堂;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等。</p> <p> 社会实践活动</p> <p> 爸爸妈妈进课堂</p> <p> 亲子拓展活动</p> <p> 感恩教育系列活动</p> <p> 感恩父母</p> <p> 照顾蛋宝宝,体验父母辛苦</p> <p> 感恩自己</p> <p> </p> <p> 感恩同学</p> <p> 感恩英雄</p> <p> 感恩祖国</p> <p> 劳动教育系列活动</p> <p> 叠被子</p> <p> 洗碗</p> <p> 扫地</p> <p> 系红领巾</p> <p> 系鞋带</p> <p> 刷拖鞋</p> <p> 随季节开展劳动技能大赛</p> <p> 美好生活系列活动</p> <p> 传统节日~快乐端午</p> <p> 团圆中秋</p> <p> </p> <p> 父母童年的游戏~漂亮肥皂泡</p> <p> 学习小组活动</p> <p> 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家长的教育理念,因为在活动中家长看到了试卷上无法体现的,对孩子的了解更加全面,活动还拉近了家校距离,老师、家长、学生亲如一家,炎炎夏日,总会有小“家”的爱心爸妈把美味的果品送到快乐的“大家庭”来。每逢节日李老师总会精心给孩子们准备礼物。孩子们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快乐成长!</p><p> 李老师说: “当孩子感觉到被爱时,他们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她们也会爱身边的人、爱生活,他们会对生活充满好奇,有探索的渴望,她们的眼睛都是闪闪发亮、会说话的,这样的孩子有无限潜力的”。</p> <p> 四、立德树人有成效,遇见“幸福”每一天。</p><p> 她是一个付出爱也收获爱的老师。毕业的学生和家长总是对她的好念念不忘,孩子们忘不了小学快乐的学习生活,家长们感激她改变了自己的育儿观念。毕业的孩子家长总会给她发来喜讯,感谢她曾经的教育和终身的影响。已经读大学的孩子们对李老师也格外亲近,总会与她相约在网络或假期。</p> <p> 第一届</p> <p> 第二届</p> <p> 第三届</p> <p> 李老师享受着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也品味着自己和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她曾经的“小魔方中队”如今的“蓝太阳中队”都经常代表学校迎接参观检查、各种节目录制及电台采访。她参加的比赛,无论是班主任技能大赛还是赛课活动,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经常会在教师培训、课程研讨等活动中承担教育教学展示工作,都会给与会教师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受到一致好评。她连续多年被评为语文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所带的班集体也曾荣获区、市优秀中队等荣誉称号。</p> <p> 被肯定是幸福的,更为幸福的是家长和孩子们带给她的惊喜和感动。毕业生家长会把锦旗送到学校,现在的家长会悄悄地集体为她制造惊喜,她可爱的学生们自己跑到学校德育处,要求给李老师颁发奖状,以爱育爱,孩子们得到爱也学会了爱,不断进步、成长,这是李老师最大的收获!</p> <p> 她说自己真是一个幸福的老师,没有一种职业,能像教师这样,总有遇见“幸福”的机会,总有来自幸福的力量促使自己不断前行!</p> <p> 她,秉承着“立德树人”的思想,心怀“教育的使命”一直坚持探索。李老师最喜欢肖川教授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和追求。”</p> <p> </p> <p> 李老师认为用爱去“唤醒”就是自己的使命。唤醒自己,让教育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没有恐惧和害怕,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流淌,让智慧之花勇敢绽放;唤醒家长,给孩子建造一所最好的学校;唤醒孩子,用心呵护她们的心灵,让孩子学会把“爱”传承。</p><p> 人无德不立,师无爱不成。 立德树人、心怀使命;“学育人”;践行“家校共育”;把“爱”写在平凡的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