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提升,非常感谢宋如郊工作室所有的导师与学员,感谢五年来的相伴相扶,感谢五年来的相督相惜!</p> <p> 2020年7月16日至18日,宋如郊中学语文卓越工作室,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方仁艳中学语文工作室,海口市高中语文龙敏工作坊牵手琼山侨中,共品一场“群文阅读”的大餐!</p> <p> 7月16日上午,杜海燕和徐芹老师就鲁迅的《孔乙己》《药》《祝福》进行群文阅读课展示,她们的议题是《别在苦难边上看风景》。杜海燕老师从人物出发,带着学生去挖掘小说人物——看客的基本特征,以及看客有什么样的“看”的形式,进而认识了鲁迅笔下的这群看客,深深感觉到了看客的丑陋和罪恶。比如,在看客们不断地嘲笑挖苦议论下,祥林嫂孔乙己和夏瑜死了的悲惨结局。</p><p> 接着徐芹老师从小说的现实意义出发,带着学生从文本走向现实生活,让学生深刻了解“看客”的劣根性,从而做一个阳光,善良的人。</p> <p> 课后我们分组评课,议课,进一步深入了解群文阅读,还听了三场关于群文阅读的讲座。两天的群文盛宴,终于让我对新奇的群文阅读有了一些可行性的收获。</p> 什么是群文阅读 <p> 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p> 群文阅读如何议题 <p> 群文阅读的“议题”是指一组群文文本中蕴含的具有开放性和可议性的话题,所以我们要找到群文的共同点,也就是课脉。</p> 群文阅读的主要特征 <p> 1.群文阅读的“群文”是相对“单篇”而言的,但“群文”的“群”却并非“单篇”的简单叠加,“群文”组合的机理是结构化,这是群文阅读最主要的特质。群文阅读的特质就是运用结构化原理对多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解结构,所以,群文阅读是一种结构化的阅读。</p><p> 2.群文一定是有异于单篇的,所以群文的授课就不能是知识的讲解,而应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比如:群文阅读建立了立体紧致的课堂结构,可以让学生的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得到发展,而且在多文本人文滋养中,获取正确的道德认知与方法论,凝炼终生受益的核心素养。另外,群文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辨识提取,比较整合,批判创新,提升常态阅读能力。</p> 群文阅读的形式 <p> 1.教材内选文以单元整合、单元内一篇带多篇构成群文。</p><p> 2.教材内外选文以教材内一篇带教材外多篇构成群文;</p><p> 3.教材外选文以课外阅读文本构建群文。</p> 群文阅读的五个关键行为 <p> 比、对、读、议、整。</p><p> 五种行为是群文阅读议题学习过程中问题解决和任务达成的重要标志。</p><p> 1.“比”是指对多文本言语内容或形式进行比较、筛选和辨识。</p><p> 2.“对”则将议题带来的笼统认识与多文本中相对应的语言文字材料相对照,以获得相应的阅读体验和感悟。</p><p> 3.“读”是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本特质,有意识地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p><p> 4.“议”就是在“比对读”的基础上对议题涉及的人、事、物、理进行主观评判和反思,形成尊重学生个体认识差异的知与行成果。</p><p> 5.“整”即是整合,是在“比对读议”基础上的及时的意义建构和成果统整。</p> <p> 群文阅读作为新课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优良的策略,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各位同仁,让我们在新课改教研的路上一路同行,争取打造卓越的语文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