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雨果先生曾说:“花的事业是珍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h3> 走进生机盎然的七月,走进七月滚烫的诗行,倾听柳荫深处抑扬顿挫的蝉鸣,挟裹着不安分的飞翔。在这样热情的日子里,推迟的班主任研修活动在柳城小学拉开序幕,当然,借此时机,工作室也召开了暑期活动。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也是一场全新的挑战,也引发了大家对生命的思考,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成了必然。这次研修活动,我们印象最深的几个词便是“疫情、生命、成长、思考”。 首先,钟旭良副局长在开场发言中,以孟子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和曾国藩读书,嗜书如命(唯天下之至真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的例子共勉,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人生何其短暂,如流星之于夜空;生命何其卑微,如尘埃之于苍穹。人的生命真的有时候很脆弱,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遭遇什么,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学会珍惜。珍惜生命,是我们经常喊的口号,可是学生懂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br><br> 涂淑莉老师分享:见惯了、听惯了亲子之间的互动,隔代之间在疫情之间是否可以也可以一起成长呢?《疫情防控期间基于互联网资源的隔代互学研究》打开了我世界。寻求一种促进隔代互学、共生的方式让孩子和老人相互学习,形成隔代滋养的新样态,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拓展疫情下的隔代互学活动,让可持续发展主题融入生活,诠释生命。<br><br><br><br> 巩淑青老师分享:以个别人影响一群人。教育有改变一群人的魔力,遇见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人就是春天。巩老师的《疫情下的2020年的春天》中提出立足班情,开展多样活动,那一瞬间引发了极多的思考 周晓娟老师分享:尽管是初三,但活动与学科是分不开的。周老师由疫情期间孩子的特点想到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家长面临中考的焦虑,由此展开新冠居家微主题班会,并在复学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筑牢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们在疫情中正视生命,健康成长。 疫情中关注班级教育生态,基于生态合作开设生命教育亲子课堂,为家校合作提供有益契机;基于生态健康,在食育中建构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找舌尖上的教育,蓝美琴老师总是走在研究的前沿,每一次聆听她的发言,都会深深的感慨,蓝老师让我意识到班主任就应该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中成长。 吴静超老师《寻找成长的“支点”和“途径”》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经验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 高峰博士后、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李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叙事探究方法及其在教师研究中的应用》带给我们新的研究方法,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会闭门造车。吕珂漪老师的论文写作经验分享简明实用。<br><br> 在活动后,工作室的成员来到正宗宣平小吃店,围坐一圈,品尝千层糕和宣平馄饨,各抒己见,分享感悟,积极交流,在欢声笑语和满满的收获中结束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