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被古诗词滋养长大的孩子,多的不仅仅是一份才情和气度,更可以让平凡的世俗生活变得多那么一点色彩,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多一些遨游的天地。</p><p> 让孩子多读些诗吧!停课不停学,古诗有故事~</p> <p><b>【古诗故事】春晓 孟浩然</b></p> <p>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p><p>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p> <p><b>【背景故事】</b></p><p>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p><p> 鹿门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有神奇的传说。古时候有一对金色梅花鹿住在山林里,它们形影不离。晨曦初露,这两只鹿全身闪光,一会儿在林中漫步,会儿在山坡上吃草。有一天,一位樵夫上山打柴,遇见了这一对金梅花鹿。樵夫忙捡起石块掷去,正巧打中其中一只的前腿,不能动弹,另一只鹿看见自己的伙伴受伤卧倒在地,不肯单独逃跑。眼看樵夫快要接近时,两只鹿立刻变成一对石鹿,纥立在山坡上。从此,这山就叫鹿门山。后来人们在山上建起寺庙来,庙门前刻有两只鹿,庙取名鹿门寺。</p><p> 孟浩然很喜欢鹿门寺一带风光,早年曾隐居在这里。他常和寺里的高僧谈论学问,吟诗下棋直到深夜。这里夜色蕨(jué)胧中的群山,月光下的小路,绿树环抱的村庄……都深深印在诗人脑海里,成了写诗的好材料。</p><p> 优美的自然环境给诗人以源泉和灵感,诗人高雅的胸怀和超人的艺术才能,又使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披上了一层清新淡雅的轻纱,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优美境界。</p> <p>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p>